第20课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6: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诗歌大意,认识慎重地选择人生之路的意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体会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课本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体会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诗歌,感受两首诗歌写法上的异同。
三、教学设想
本诗为外国作家作品,哲理意味浓厚,在象征意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很难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以及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继而感知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诗哲理意味浓厚,学生单纯的通过阅读感知诗歌所蕴含的哲理是比较有难度的,加之学生平时接触学习到的外国作家作品有限,思维不够开阔,在意蕴理解方面还是存在困难。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年—1963年)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诗歌全集》。
2.介绍背景
《未选择的路》的灵感来自作者罗伯特 弗罗斯特对他在英国最好的朋友爱德华 托马斯经常做的一件事情的善意玩笑。弗罗斯特经常与托马斯在乡间散步,托马斯不停地想要选择一条可以向他的美国朋友展示某种奇异的植物或者奇特的风景的路。但是,每次散完步,托马斯都要为做出的选择后悔,为如果他们选择“更好的”方向就可以向弗罗斯特展现的那些事物而长吁短叹。从这种为本来可能发生什么的长吁短叹中弗罗斯特悟到了一些东西。这种行为方式是弗罗斯特从不选择的道路,是他学会避免的道路。因此,在他作为一个成功的、新近被发现的诗人回归美国后不久,当他想起这件事情时,弗罗斯特装出自己就是爱德华 托马斯而写出了《未选择的路》。
三、诵读训练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涉(shè)足 伫(zhù)立 萋(qī)萋
幽寂(yōu jì) 延绵(yán mián)
2、读出节奏 齐读 (两节诗歌,读完一节,停顿,然后,再读第二节,就把诗歌的层次脉络读清楚了。)
3、教读
明确:这首诗的旋律,平稳、深沉、忧郁的,接着是乐观、亮丽的。
4、小组pk读,让学生自己朗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5、全班合作读(配乐)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
学生开展交流,师相机点拨。
预设:
(1)诗歌中的“路”仅仅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吗?
明确:“路”作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既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也象征着人生道理。
(2)诗歌第1节中,“我”站在歧路口,为什么“久久仁立”?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人生道路的选择对每个人的人生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慎重选择,因为一旦选定,就不能回头。
(3)诗歌第2节中,“我”为什么选了一条“更幽寂”“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道路?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希望“我”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更有挑战性,更不平庸。
(4)全诗写“我”选择了一条路,为什么题目又叫做“未选择的路”呢?
明确:这其实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出于对自己选择的不满,才会产生对于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提示: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外国诗两首》中两首诗的差异进行提问。
(5)这两首诗写法有什么大的差异?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未选择的路》则用了许多具体形象来阐释人生哲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形式特点语言风格蕴含的哲理以对话的口吻娓娓道来。口语风格,亲切委婉。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相信困境终会过去。《未选择的路》用象征性的路来表达对人生道路的认识。朴实无华,耐人寻味。人生中总会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
知识讲解: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以某种具体的物体形象去暗示一种精神内容或不可具见的抽象事理。象征能将化抽象为具体、化理念为形象,可以加强文章的含蓄性,使文章耐人寻味。比如:红色象征喜庆。象征革命;绿色象征生命;兰花象征高沽淡泊;牡丹象征富贵;鸽子象征和平。太阳象征光明。此外,春风、杨柳、暴风雨、山峰、红旅、火炬、灯塔等等、也常被赋予不同的象征义。
象征与比喻是不同的:
象征:一种艺术构思的手法;贯穿于全篇之中。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五、品读,诗人形象探析
师问:诗人在这个岔路口,是立刻就决定下来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我”?
生1:我从“可惜”二字中读出了诗人对不能同时去走这两条路的惋惜之情;
生2:我从“久久伫立”中读出了诗人在思考,他很矛盾、很犹豫——到底我该走哪一条路?
生3:“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久久伫立”看出诗人惋惜、思索、矛盾、犹豫。
师::真好!我们的同学从字词入手,抓住了诗人此时“惋惜、思索、矛盾、犹豫”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读诗还可以抓住关键词。
生4:“更诱人,更美丽”“虽然”,诗人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随大流;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坦途,无所畏惧地选择了更富有挑战的道路
生5:“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割舍之后告别的恋恋不舍
生6:“恐怕”人生短暂,必须作出取舍的遗憾
师:这个诗人坚定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思索惆怅。所以,为什么这首诗名字叫做“未选择的路”?
生7:诗人38岁写下这首诗其实是带有惋惜的,问问自己为什么不选择未选择的路,但是这不是后悔,这是惋惜惆怅。就像英文原版所写的一样,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因为一个选择,人生截然不同。
再次齐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师总结:这就是弗罗斯特的选择。两条路,一个“我”,一段人生!我们好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读出了他的万千思绪。
六.写写,迁移拓展。
师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选择的难题吗?
预设:升学择校、课外兴趣、假期安排等
生1:在外国语没考上后,在家附近的学校和中天之间做出选择,选择了中天初中。
生2:国庆七天假期,在手机和学习之间徘徊不定,最后坚定选择了学习。
生3:我现在还没有做出过选择,但是我高中就要选择选修学科了,所以这三年初中我还要努力思索,面对三年后的选择。
生4:面对手机游戏和篮球,我选择了篮球,就算我那次腿受伤了,但是我一直没有后悔过。
过渡:人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就像弗罗斯特说“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你学到了什么智慧呢?
生5: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
生6: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生7:在已选择的路上,更要不惧艰险,坚定信念,努力走好;
师总结: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学到了智慧,刚才我们是为他读诗,接下来,让我们为自己读诗。
分角色朗读设计
老师读序“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男独 第一节 女读 第二节 齐读 第三、四节
女读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齐读第四节 师读第四节
七、分析学习象征手法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但却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八、课堂结语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九、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有关人生的诗文以及弗罗斯特的诗歌来阅读。
教学反思
本首诗歌的教学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思维特点设计了教学环节,力求按照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程序。本篇文章内容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此,我在教学中吸取以前教学的经验教训,首先在导入上改变了以往的思路。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走路的故事,如果你行进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岔路口,你该怎样走 你必须得选抒一条,当你选择了一条在走的过程中遇到了磨难,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答:会想到自己选错了道路,会特别留恋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会调转头重新选择然后,我又讲道;有两条道路,一条平顺,一条充满荆棘,你会选择哪条 学生答:充满荆棘的,因为他充满了挑战,可以磨练自我。接着我就给与他们的回答以肯定,顺势引入今天的课文,其实人生道路的选择未必不是这样,一旦选择绝无回头的机会,因为时间已经过去。所以选择时要慎重。人生道路也是不平坦的,风雨会不期而至,你必须勇敢的面对。而且你的人生道路只有你能主,不能随波逐流。其次我没有去讲解,而是让他们去一遍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主题思想,学生能在朗诵中体味诗中所蕴涌的感情。第三,我让他们展开讨论,人生道路如何选择 引导他们开始能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能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能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最后,我结合上一首诗歌《假如生活会欺骗了你》设计了一个问题,抓住两首诗的主旨写一段人生的哲理:学生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我们要慎重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脚下。这些环节的设置,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这节课的成功源于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精心分析,所以我认为:离开学情的教学是没有目的的,离开文本的教学是盲目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