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5: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字词意思,并准确解释诗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王维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珍惜与思念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味与美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乡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深层的思乡情感,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件或PPT,包括诗句、注释、背景介绍等。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示例。
2. 学生准备:
预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解诗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准备纸笔,用于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重阳节的视频或图片,引出重阳节的主题。
(2)提问学生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情境。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与重阳节有关的诗歌。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播放视频)
视频结束后,教师继续引导话题:
教师:看完了视频,大家应该对重阳节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谁能告诉我重阳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
学生A:老师,重阳节我们会登高、赏菊,还有吃重阳糕。
教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重阳节做这些事情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学生B:老师,我知道登高和赏菊是希望身体健康、长寿,因为重阳和长久谐音。
教师:B同学说得非常对!重阳节确实寓意着长久和健康。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歌,就与重阳节的这些习俗和意义紧密相连。希望大家能够用心感受,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2. 朗读诗歌
(1)教师首先范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节奏的掌握。
(2)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尝试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师生对话: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首先,老师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大家在听的时候,注意一下老师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以及诗歌的节奏是如何把握的。
(教师开始范读,声音清晰、抑扬顿挫,表现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教师:好了,同学们,老师已经读完了。现在,你们试着跟老师一起读,注意模仿我的语音、语调和停顿哦。
(学生跟读,努力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节奏。)
教师:很好,大家跟读得很不错。现在,你们可以自己试着自由朗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体会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有的低声吟咏,有的高声诵读,都在尝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有感情,特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让我感觉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教师:很好,学生A理解得很到位。这首诗的确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那么,大家在读的时候,也要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让听众能够感受到。
学生B:老师,我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到了诗歌的节奏,每句诗都有固定的字数,而且每句诗的尾音都有押韵,读起来很有韵律感。
教师:学生B观察得很仔细。这首诗的确有固定的字数和押韵,这也是古诗的一种特点。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种韵律和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的美。
教师:通过今天的朗读,我们不仅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还掌握了如何朗读古诗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朗读习惯,感受更多古诗的魅力。
3. 理解诗句
(1)教师逐句讲解诗歌,解释字词意思和诗句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诗歌中表达的思乡情感。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中的“独”字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异乡”指的是他乡、外地,“异客”则是外地来的客人。这句话合起来,就是诗人在外地,感到孤单无依。
学生:老师,我明白了。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身处外地,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所以感到孤独。
教师:很好,理解得很到位。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佳节”指的是美好的节日,“倍”是更加的意思,“思亲”则是思念亲人的情感。整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诗人会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学生:我明白了,诗人是在说,在节日这种特殊的日子里,他会更加想念家里的亲人。
教师:没错,正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来分析第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遥知”是远知、猜想的意思,“登高”是古代重阳节的一种习俗,“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避邪。“少一人”则是指诗人自己不在场,无法与兄弟一同登高。
学生:老师,我懂了。这两句诗是诗人在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因为缺少了自己而感到遗憾。
教师:非常好,你理解得很深刻。那么,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你觉得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后
学生代表:我们组讨论后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外地,每当节日来临,会更加想念家里的亲人。他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的情景,更加凸显了自己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
教师:你们的分析非常到位。这首诗确实表达了诗人浓烈的思乡情感。他在外地,感受到了与家乡的隔阂和距离,而节日的到来则加深了他的这种感受。同时,他也通过想象与家人的互动,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深刻而真挚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在远离家乡时都可能体会到的。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字词意思和整体含义,也感受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情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在远离家乡时也能保持一颗思念亲人的心。
4. 体会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生闭眼想象,尝试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教师:好的,同学们,我们已经对这首诗进行了初步的解读。现在,我希望大家能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中描绘的场景,尝试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们纷纷闭上眼睛,课堂上一片安静,只有教师轻柔的引导声在回荡)
教师: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周围是连绵的群山,青翠的树木,还有那条清澈的小溪。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们静静地想象着,脸上浮现出各种表情,仿佛真的进入了那个世界)
教师:好,现在请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我想听听你们对刚才想象的场景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A(激动地站起来):老师,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他笔下的山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我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呼吸,感受到它们的脉搏。
教师:非常好,A同学捕捉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那么其他同学呢?你们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学生B(思考片刻后回答):我觉得诗人在这首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想逃离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享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教师:B同学的解读也很有深度,他捕捉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确实,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追求。
(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
教师:看来大家都能很好地理解并体会这首诗的情感了。通过想象和感受,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去品味诗歌的美,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在一片和谐而富有思考的氛围中结束)
5. 背诵诗歌
(1)学生尝试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2)学生分组进行背诵比赛,激发背诵的兴趣和积极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思乡情感和韵律美。
老师:好的,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即将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起学习了诗歌,特别是其中的思乡情感和韵律美。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关于思乡情感的内容?
学生A:老师,我们学习了思乡情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老师:很好,学生A总结得很到位。那么,关于韵律美,大家又有哪些体会呢?
学生B:老师,我认为韵律美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节奏和押韵上。诗歌的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押韵则让诗歌更具音乐性,让人回味无穷。
老师:说得很好,学生B。韵律美确实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更具有感染力。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诗歌中会经常出现思乡情感和韵律美呢?
学生C:老师,我觉得这是因为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普遍存在的。而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自然也会反映这些情感。同时,韵律美也是为了让诗歌更加易于传播和记忆。
老师:学生C的理解非常深刻。思乡情感和韵律美确实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多欣赏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深刻。
7.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继续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尝试创作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感受诗人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爱好。同时,通过朗读、背诵和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