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素养测评 基础卷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素养测评 基础卷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6 13: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苏教版)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___________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成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
2.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发芽后总是根___________,芽___________。
3.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昆虫的奥秘。
4.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___________。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___________太阳光。
5.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作___________。
6.水结冰时体积会___________。
7.暴风雪中的帝企鹅用___________的方法抵御严寒,外层的帝企鹅不断地转向里层,以免___________时间过长,里层的帝企鹅则填补外层空缺,这样整个帝企鹅群就能在严寒中存活下来。
8.很多科学家都有___________的习惯,他们在日积月累的日记中会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发。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9.下面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的是( )。
A.蚂蚁 B.榕树 C.水
10.太阳高度角是描述太阳的( )。
A.角度 B.长度 C.温度
11.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下面( )是蟋蟀的家。
A.草丛 B.海洋 C.树枝
12.观察蚕卵的形状,发现蚕卵是( )。
A.椭圆形的 B.方形的 C.三角形的
13.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凤仙花靠( )传播种子。
A.弹力 B.风力 C.动物
14.下列选项中,和蚕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蜘蛛 B.蜗牛 C.蚂蚁
15.小明在养蚕中记录蚕身体长度,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
A. B. C.
16.当太阳快到头顶时,估计是( )。
A.早上6时 B.上午11时 C.下午3时
17.月有阴晴圆缺指的是( )。
A.月亮的明暗变化 B.月相变化 C.月的大小变化
18.下列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月食现象 B.麦哲伦环绕航行一周 C.中国古代的盖天说
19.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白色的水 B.“白气”是水蒸气 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20.刚蒸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会儿就容易剥皮,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热缩冷涨 B.热胀冷缩 C.凝固
21.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角度( )。
A. B. C.
22.在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重要的作用。植物对虎的作用是( )。
A.为虎提供氧气和隐藏场所
B.帮助虎捕食羊鹿等动物
C.为虎提供花粉、果实、嫩叶
23.昆虫的( )是它的“鼻子”。
A.头 B.触角 C.嘴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24.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一个月。 ( )
25.测量物体温度时,手应捏住温度计的上端。( )
26.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
27.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是为了让环境更美丽。( )
28.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求偶的方式都相同。( )
29.无论将葵花籽埋得多深,都会发芽。( )
30.蜗牛、蚯蚓、蜘蛛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 )
31.雌蛾的体形很小,雄蛾的体形很大。( )
32.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
33.有经验的电工架电线时,应该冬天的时候拉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松一些。( )
四、连线题(4分)
34.将下列动植物与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连起来。
银杏树 增加毛量和脂肪抵御寒冷
猴面包树 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
雷鸟 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
麻雀 会变换羽毛颜色
五、简答题(8分)
35.你知道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36.假如你想给太阳做一个介绍,你会怎么介绍?
六、实验题(8分)
37.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2)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3)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七、综合题(8分)
38.如图,将种子正放、倒放、横放种在瓶子里,并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以后,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图:
(1)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___________,然后长出___________。(填“根”或“芽”)
(2)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根都是向___________生长,芽都是向___________生长的。(填“上”或“下”)
答案解析
1.竺可桢 【解析】气象学家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这个事例说明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就要从小养成善于观察,爱探索,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
2.朝下 朝上 【解析】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是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的这种朝上和朝下,是在地面上说的。也就是说植物的根有朝向重力方向生长的特点,茎有背离重力方向生长的特点。因此,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芽朝上生长。
3.实验探究 【解析】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一些问题,比如昆虫的食性偏好、生长条件偏好、如何传递信息等,也是了解昆虫的重要方法。根据了解昆虫的方法,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
4.卫星 反射 【解析】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5.太阳高度角 【解析】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6.增大 【解析】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增大。所以水结冰后由液态变为固态,水结冰后体积增大。
7.扎堆取暖 受冻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等行为。暴风雪中的帝企鹅用扎堆聚暖的方法抵御严寒,外层的帝企鹅不断地转向里层,以免受冻时间过长,里层的帝企鹅则填补外层空缺,这样整个帝企鹅群就能在严寒中存活下来。
8.记日记 【解析】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我们 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
9.C
【解析】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蚂蚁、榕树是有生命的物体,属于生物;水没有生命,是非生物。
10.A
【解析】阳光照射到地面上,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11.A
【解析】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在不同的地方。动物的家都会安在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例如山洞、树洞等,或者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如树枝、树叶、杂草、土块等来搭建巢穴。蟋蟀的家是草丛,喜鹊的窝搭在树杈上,松鼠的家在高高的树洞里,兔子的家安在靠近地面的树洞里,蜜蜂在高高的树枝筑巢,海洋是鱼儿的家。
12.A
【解析】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近似扁圆形,很像小米粒,近看可以发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
13.A
【解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凤仙花的果荚成熟后爆裂,种子被弹射出去实现传播,是靠弹力传播种子的。
14.C
【解析】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与蚂蚁的身体特征都符合昆虫的特征,它们都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所以C符合题意。
15.A
【解析】测量、记录蚕的身体长度也是记录观察蚕生长变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从图中A、B、C三幅测量蚕身体长度方法可以判断,图A记录方法是合理的,蚕体伸直,并且与刻度线垂直。
16.B
【解析】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需要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具有周期性,我们就可以利用太阳来计时。观察发现太阳快到头顶,此时大约是上午11时。
17.B
【解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球的圆缺其实是月相变化。
18.C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能清楚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充分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月食现象也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中国古代的盖天说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19.C
【解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烧开水的过程中,我们看见的大量“白气”冒出,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露和雾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与该实验中“白气”出现的原理相同的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20.B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会儿,蛋就很容易剥开,是因为蛋壳和蛋白遇冷收缩程度不一样。
21.C
【解析】温度计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22.A
【解析】A.植物光合作用为老虎提供氧气,同时也可以为老虎提供隐蔽的场所,选项正确;
B.植物没有办法主动帮助老虎捕食羊鹿等动物,选项错误;
C.老虎为食肉动物,老虎不需要植物提供花粉、果实、嫩叶,选项错误。
选A。
23.B
【解析】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故选B。
24.√
【解析】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都是循环的,月球的方位和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
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25.√
【解析】温度计,是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以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的现象为设计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上端。
26.√
【解析】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
27.×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蒸发掉植物体内大量的水分,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由于温带地区冬季寒冷,降雨也少,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减少,所以大部分树木叶片要脱落,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热量的散失以及水分的流失,以适应冬天的环境,故题干说法错误。
28.×
【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求偶的方式不同,比如孔雀会开屏求偶、刺猬转圈求偶、弹涂鱼“跳舞”等。
29.×
【解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葵花籽种子埋得太深,使得空气、温度等条件不充分,导致种子无法发芽。
30.×
【解析】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们都不是昆虫,题目说法错误。
31.×
【解析】蚕蛾是蚕的成虫,有雌雄之分,其中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2.√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围绕地球进行公转。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月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33.√
【解析】电线里的金属一般是铜或铝,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经验的电工在夏天架电线时,应该注意多预留一些电线,电线松一点是防止入冬后电线收缩,会损坏甚至拉断电线。
在冬天架电线时拉紧一些,是防止入夏后电线膨胀,会变得更长、更松,造成安全隐患。
34.
【解析】为了在自然环境中获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动植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式,植物受到伤害时不能移动,但它们有自己的防护方式。例如,银杏树通过落叶,减少热量流失和保存水分,度过冬季;猴面包树树干储存水分,叶子稀少,度过旱季;雷鸟会变换羽毛颜色;麻雀增加毛量和脂肪抵御寒冷等。
35.昆虫的共同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
【解析】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物总数的80%。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
36.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解析】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37.答:(1)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2)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3)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解析】(1)观察温度变化曲线图,我们可知,在冰融化前,温度是持续上升的,从-10°C一直上升到0°C。
(2)观察温度变化曲线图,我们可知,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3)观察温度变化曲线图,我们可知,在冰融化前,温度是持续上升的,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0°C,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以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0°C并且保持不变。冰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从0°C到了10°C。
38. 根 芽 下 上
【解析】(1)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种子
(2)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播种时,无论把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放,根都会向下生;芽都会向上生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