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明和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证明( )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植物生长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 D.尖端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
2.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酸橘人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哑剧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3.小明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分是( )
A.内脏 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
C.肌肉、皮肤 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
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胞体两部分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
5.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脑神经 B.脊髓和脊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脑和脊髓
6.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的疾病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和呆小症 B.生长激素和呆小症
C.甲状腺激素和侏儒症 D.生长激素和侏儒症
7.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
A.神经元、反射弧 B.神经元、反射
C.神经中枢、神经细胞 D.神经、神经细胞
9.当手指偶然被针刺,往往是 ( )
A.先感到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痛
C.缩手和痛同时发生 D.各人感觉各不相同
10.如果长期在密封高温的环境中劳动,容易出现中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使汗液分泌量增多,导致容易中暑 B.高温环境不利人的排汗
C.高温环境使人产热多而散热困难 D.人体不能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
11.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1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 B.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13.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神经结构被称为反射弧
B.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
C.完成反射活动的路径是①→②→③→④→⑤
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14.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
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
C.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
1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16.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等功能 D.传出神经可以将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17.下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大叶黄杨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枝条由于保留了顶端优势,不能产生侧芽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发育较快
C.甲枝条更有利于开花结果
D.乙枝条不利于开花结果
18.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侏儒症
B.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C.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
D.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大脖子病”
19.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说明: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D.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
20.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1)将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2)甲组大鼠每天喂2毫升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喂等量蒸馏水,期间各组大鼠均喂相同的食物,
(3)30天后,甲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乙组大鼠血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的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疗糖尿病
B.乙组大鼠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C.桑叶提取液的作用类似于甲状腺激素
D.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9分)
21.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网络,“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 ,内含遗传物质;
(2)“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受损,不能完成正常反射活动,而反射活动要通过 来实现。
22.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 的腺体,分泌物由腺体直接分泌进入腺体内的 里,随 输送到全身各处。
23.一只生活在室内的狗常常会扒地毯试图埋藏一块骨头,这是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乌鸦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就对稻草人没有任何反应了,这是它形成了 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
24.正常进餐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然后再给甲、乙两人分别口服100克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结果如图。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的血糖浓度如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5.请回答下面有关激素调节的问题:
(1)身高2.42米的山西人张俊才,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成功进行了一项手术后,才停止了继续长高。据此可知,他患有巨人症,病因是患者在幼年时期 分泌的 过多。
(2)某同学在观看NBA全美篮球赛直播时,自己喜欢的球队在关键时刻进球了,他欢呼雀跃,这是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同时,他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大脑皮层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该内分泌腺分泌较多的 缘故。这一事例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 的影响。
26.窗台上的植物会偏向窗台外生长,这是植物的_________性,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生长快,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
27.对胚芽作如下处理:A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B的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套;C的下段用锡箔遮住;D切掉尖端。
(1)在单侧光照射下,仍能直立生长的是 __________。
(2)四幅图中,发生弯曲生长的是______。
(3)四幅图中,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
28.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_图,此时体温高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填:“增大”、“减小”)皮肤温度升高,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29.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车祸后,导致成了“植物人”。则甲图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 (填序号)。
(2)如图乙,②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 。
(3)如图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的项部或羽状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_(填:“向触性”、感触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1分)
30.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活性物质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是否加入甲状腺活性物质。
(2)实验设计: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20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 ;B缸 。
③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结果: 。
(4)得出结论: 。
31.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同学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内容,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若干只正常的小鼠,平均分为A、B两组.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活动状况。
第二步:给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给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等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活动正常。
第三步:在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恢复正常活动,B组小鼠没有明显变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说明 作用。
(2)实验中,B组起的作用是 。
(3)本实验所用的小鼠数量之所以是若干只而不是两只,这是为了 。
32.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1分)。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 。
(3)实验④说明了 。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上科学期中、期末复习精选习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B
C
D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D
D
D
B
C
D
C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8分)
21.细胞核 反射弧
22.导管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23、先天性;后天学习
24、(1)乙 血糖浓度在0.1%左右 (2)葡萄糖被分解了 (3)胰岛素分泌不足
25、(1) 垂体 生长激素
(2)条件 肾上腺素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6、答案:向光性 较高
27、A BC D
28、答案:(1)A;(2)增加;
29、(1)② (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感触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1分)
30.(2) 每天加入适量甲状腺活性物质 不加入甲状腺活性物质
(3)A组提前发育为成蛙(个体小),B组按正常时间发育
(4)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31.(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 (2)对照实验 (3)避免偶然性
32、(1)条件反射。
(2)每次铃声响后必须喂食,多次重复。
(3)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非条件反射的强化与巩固,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
(4)会。经过多次训练,狗会形成有光照即有食物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