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6 15: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习目标】
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 ,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 又非和平的长期 状态。
2.原因
(1)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
(2)同盟关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 的基础不复存在。
(3)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也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 ”的演说。
4.主要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 成立 ,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 ,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军事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5.两极格局
(1)正式形成: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概括: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 ,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 。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1)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2)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 ”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 (1)标志事件:拥有“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2)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 的兴起 (1)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 ”。 (2)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知识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70年代 日趋紧张 苏联入侵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 ”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苏 ;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 ”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 。
(3)影响: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习题巩固】
1.一战结束后,丘吉尔极其敌视苏联,认为英国应该扼杀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党人都是残暴野蛮的人。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声明:“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二战结束后,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演讲中又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的存在威胁了整个欧洲,这表明他( )
A.一贯仇视社会主义和苏联 B.以维护英国利益为出发点
C.是一位善于投机的政治家 D.用意识形态标准区分敌我
2.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下列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华约”成立 ②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③德国分裂 ④“杜鲁门主义”演说的发表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3.1947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启动马歇尔计划:要求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的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背景是( )
A.大国对峙的加强 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提高国际威望
4.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 )
A.有利于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B.应对“经互会”而成立
C.推行目的是为了控制整个欧洲 D.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诞生
5.为应对美国的挑战,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这一事件的背景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建立
6.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国际局势陡然紧张,但对峙双方都不愿开战。美国不愿因“封锁”而被苏联赶出柏林,但也“不打算在任何情况下采用武力维护柏林的绝对立场”。斯大林强调“苏联当局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并不想把盟国军队从柏林赶出去”。这主要是因为( )
A.两大阵营“冷战”对峙陷入低潮 B.避免局部战争的危险
C.双方势均力敌和二战惨痛教训 D.两大阵营间冲突减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