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创情境 积极实践促表达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年 级:一年级(下册) 学 科:语文(统编版)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打电话》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打电话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是最具迁移价值的交际话题。教材通过两个问题:“你打过电话吗?” “应该怎样打电话呢?”让学生回忆并思考应该怎样打电话,从而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然后通过“李中给张阳打电话”的直观范例,让学生知道打电话包括接和打两个方面。再创设三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习得接打电话的方法。教材中的小贴士内容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明确本次的交际目标,提醒学生打电话时应该注意: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自我介绍;没听清对方的话,可以请对方重复。两项提示,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是对学生“打电话”的方法、态度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这种清晰醒目的呈现方式,便利教学。教材的编排,体现实用、有效的交际原则,生活化的交际内容,可以直接运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打电话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打简单的
电话,但孩子们打电话时,文明礼仪意识不强,倾听能力有待提高,
特别是表达事情时,意思难以表述清楚;接听电话时,对方找的是第
三者,如何应答更是难点。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基于学情,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在思辨中明确方法,反复进行语言实践,习得打电话技巧,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设计理念】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
积累语言经验。”
【教学目标】
⒈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⒉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
内容。接打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难点:让学生在具体多样的交际情境中,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
接电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两部电话。
学生: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知学情。
1.出示实物电话,引出课题:孩子们,看,这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和谁打过电话,是怎样打电话的呢?
(1)板书课题。
(2)师生合作表演打电话,交流梳理,相机板书:先拨号,问
声好,把名报。
3.孩子们,该怎样打电话更好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打电
话。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探求知
识的动力。开课伊始,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表演,学方法。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学习小伙伴。谁来和他打个招呼?李中要给他的好朋友打个电话,仔细看看他是怎样打电话的?
2.出示李中和阿姨之间的对话,自由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想一想:李中打电话都说了些什么?找到以后多读几遍。
3.分角色演读,讨论交流,从对话中梳理出打电话的基本步骤和注意要点。
预设:
①“阿姨,您好”这是在问好。
②“我是张阳的同学李中”这是在介绍自己。
③“请问张阳在家吗”。从这一句话,你认为李中是个怎样的孩
子?你从哪一个词语知道的?打电话时,可一定要有礼貌(板书:有礼貌),记得用上礼貌用语。你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出示课件)齐读礼貌用语。
④“请问张阳在家吗”这是在说事情。李中打电话找的是谁?他说清楚了吗?(板书:说清事)
⑤李中说清了事情,阿姨听明白了吗?你从哪一句话知道的?(预设:他在家)打电话的人要说清事,接电话的人也要认真听。(板书:认真听)如果阿姨没听清该怎么办呢?(板书:没听清 请重复)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经验,依据学情,通过情境表演交际范例,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表达,梳理出打电话的基本框架,给予学生明确清晰的指引。】
三、依托情境,展实践。
情境一:此时,阿姨喊来了张阳接电话,李中能成功的约到张阳去踢球吗?你能帮助李中约到张阳吗?
①分小组讨论:这个电话该怎样打?让小组代表展示表演打电话的过程。
②交流评价,教师总结要明确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再进行师生合作演示:李中打电话约张阳去踢球。
③指名学生合作上台演示,展示后学生交流评价。
情境二:孩子们,在你们的帮助下李中成功的约到张阳去踢球。球赛玩得可开心了,可是回到家不小心发烧了,他应该怎样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呢?请假要说清楚什么呢?(预设:请假的时间和原因)同桌之间互相练习一下。
①同桌之间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②指名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后全班交流评价。
过渡:孩子们,在你们的帮助下,李中在家安心的养病了。咦,李中家的电话又响起来了,让我们来看一看是谁打来的呢?
情境三:有一位叔叔打电话找爸爸,可是爸爸不在家,如果是你接的,你会怎么回复叔叔?
①指名学生根据情境内容回答。
②同桌之间模拟情境内容练习。
③全班进行展示如何接电话。
④对照板书,进行交流评价,有没有听清楚,做到有礼貌等。【设计意图: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依托学情和文本故事的发展,我创设三个真实的生活情
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后扶再放,通过这一系列的“听、说、练、
演、评”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
骤”,学会“如何接打电话”,掌握“接打电话的技巧”,积累语言经
验。这样有梯度的设计,让学生拾级而上,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联系实际,拓延展。
过渡:打电话,不但可以约同学,向老师请假,方便沟通,而且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特殊电话呢!你了解吗?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特殊电话。
2.多媒体创设情境,讨论辨析,在思辨中明确特殊电话的使用情境及方法。
小结:虽然这些号码很重要,但是我们可不能随便乱打,否则会造成许多麻烦。
【设计意图: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基于此,我针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突发问题,结合学情,进行拓展延伸,这样把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五、情境结课,促表达。
1.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真实挑战:现场给亲人打电话,分享这节课的收获。
3.师小结:挑战成功,掌声祝贺她!你们也想挑战吗?好,机会
留给每个人,课下请你们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给亲人打个电话
问候一声。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一个现场真实情境——给亲人打电话,说
说本节课学习收获。这个情境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打电话技能。
通过这样的真实情境、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
到生活中,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