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能的生长发育; 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运用节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重点提示】 重点:能够判断现象性状和隐性性状;难点:阐明染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自学深思】(10min) 1. 根据所学知识,构建思维导图(还可以补充提纲中没有的部分) 遗传与变异 基因控制 性状 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性状 相对性状 生物的 遗传 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是性状的表达也受 影响与 变异 基因在 基因经 在亲子代间传递。亲子代 间的 基因、DNA、染色体传递 间的关系 基因的 孟德尔 过程 显性 豌豆杂交 及现象和隐形 实验 现象解释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人的 男女染色体 男性生物的 性别 的差别 遗传 遗传 女性 与 变异 生男生女 人的精子基因类型 机会均等 人的卵细胞基因类型 原因: 探究一种 特点生物的 变异现象 变异 变异类型 应用 写出你认为的易错易混点 写出易错易混字(至少 3 个) 二、小组讨论(7 分钟) 小组合作,由各组长带领组员先订讨论组内提出的易错易混点,大号先发言,小号补充,再讨论一下内容: 若使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天才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使甜菜含糖量提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 第 1 页 (共 3 页) 八年级生物 第 2 页 (共 3 页)
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间十分相像?
四、当堂检测
1.【2021 福建 6 分】已知豌豆豆荚的形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由另一对基因(B、 b)控制。不同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形状及数量
饱满 不饱满
— 饱满×不饱满 882 299
二 不饱满×不饱满 0 1 201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颜色及数量
绿色 黄色
三 绿色×黄色 663 652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 (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2.(2023 福建)某种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 A、a)控制。已知这种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据图回答。
(1)4 号羊和 6 号羊这种亲子间性状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 。4 号羊和 5 号羊若再生一只羊,该羊是公羊的可能性是 。
(2)羊毛色的现象性状是 ;2 号羊的基因组成是 。
(3)2 号羊没有将控制毛色的记忆传递给 6 号羊判断理由是
3.(2018 福建)科技小组为验证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用种子形状为圆形和皱缩的两种豌豆进行杂交,结果如图:
子代豌豆与亲代豌豆种子形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 ;豌豆的种子形状有圆形和皱缩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 。
根据实验,可判断隐性性状是 。
若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请回答:
①实验一中子代圆形豌豆的基因型(基因组成)是 。
② 实验二中亲代圆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例】(2020·福建省)桔小实蝇蛹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为研究桔小实蝇蛹色的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F1 表示第 1 组杂交的子代;“×”表示杂交):
实验组别 亲代 子代
白色 褐色
1 白色×褐色 0 只 238 只
2 F1 褐色×F1 褐色 92 只 274 只
(1)桔小实蝇的白色与褐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一对性状称为 。由数据可知隐性性状是 (选填“白色”或“褐色”)。白蛹桔小实蝇的基因组成是 ,实验 2 中亲代的基因组成是 。
如图是初中生小李的家族遗传病遗传图解(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据图可知,显性性状是
小李妈妈的基因组成为 ,小李爸爸的 基因组成 , 小李的基因组成为 。
八年级生物 第 3 页 (共 3 页) 八年级生物 第 2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