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点突破集训
扩展语句
1
压缩语段
2
考点突破集训
考点1 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是指对给出的语句进行扩充,使其内容丰富,意义丰满。一般是将几个词语、一个短句或一个话题,扩展成为一个比较长的语言单位,化简单为丰富,化平淡为生动,化浅显为深刻。
方法指导
针对训练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80字左右)(4分)
雪花 寒风 疲惫 路灯
【答案】(4分)示例:雪花在轻盈地跳舞,悄无声息地落在伞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一把锋利的刀,剪走了我身上仅存的一点暖意,却无法赶走我的疲惫。远处,橘黄色的路灯暖暖地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2.请运用下列例句中任意一种写景方法,从所给描写对象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50字以内)(4分)
例句一: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调动不同感官)
例句二:皎皎明月笼罩着静静的松林,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动静结合)
描写对象:花海 田野 晨曦
【答案】(4分)“花海”示例一:春雨后的田野,散发着泥土的清香。被雨水洗过的小草,绿得那么干净。(调动不同感官)
“花海”示例二:走进梨树林,只见枝头上一丛丛一簇簇,满眼都是雪白雪白的梨花,几对花蝴蝶正在花间翩翩起舞。(动静结合)
“田野”示例一:秋天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红的像火,绽放着芳香,真是让人赏心悦目。(调动不同感官)
“田野”示例二:闷热的田野上没有一丝声响,小草耷拉着身子一动不动。起风了,树叶被吹得哗啦啦响,小草也随着风儿起舞。(动静结合)
“晨曦”示例一:清晨,晨曦徐徐,小心翼翼地浸润着万物,炊烟袅袅,温柔地喷洒在翠竹上,鸟儿追逐嬉戏,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为清晨增添了几多生机。(调动不同感官)
“晨曦”示例二:清晨起床,晨曦丝丝缕缕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打开窗户,晨练的老人,嬉戏的孩童,好不热闹。(动静结合)
3.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要求:写出事物特点,富有哲理,句式不限。(4分)
备选词语:竹子 稻穗 火山
4.请以“理想”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答案】(4分)示例:竹子: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
稻穗:虽然收获满满,却总是低着头,毫不自满。
火山:过分的热情,最终成了灾难。
【答案】(4分)示例:理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成功。
1.理清新闻要素。要想准确地压缩新闻,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
2.分析内容,合理删减。即根据材料和题意提取有关信息,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出新闻主旨或主要内容,即“何人+何事”。此外,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新闻中有震撼力的事件作为标题,突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力。
考点2 压缩语段(绵阳5年5考)
考向1 拟写新闻标题
方法指导
3. 检查验证。组织出来答案后,考生要注意验证压缩后的语句,检查语言是否连贯,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注:有时命题人还会要求简述拟写新闻标题的理由,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思路作答:①新闻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②标题概括了新闻材料的核心内容;③给人深刻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针对训练
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8个字)(3分)
人民日报酒泉9月17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
9月17日12时4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
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第一时间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答案】(3分)示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考向2 概括文段基本内容
方法指导
1.明确文段文体类型,抓住主要信息。
(1)叙述性语段:①陈述对象;②陈述对象经历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说明性语段:①说明对象;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③说明的目的。
(3)议论性语段:①议论的话题和主要观点;②论证观点的论据。
2. 根据语段特点,采用不同方法。
(1)摘取连缀法。审清题干,明确中心,勾画出关键词语或句子,提取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针对训练
1.请你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紧急通知。压实属地责任,各地要强化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按照应急响应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做到职责分工清晰、扁平化运行。压实行业责任,各行业部门(单位)要落实主管责任,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持续加强本行业、本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监管。压实单位责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疫情防控“五有”要求,配备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健康异常人员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压实个人责任,要引
导群众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全程佩戴口罩。
【答案】(3分)示例: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四川省压实四方责任。
2.(2023高考全国乙卷改编)简述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大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答案】(5分)示例: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关键词是指能表示文章实质意义的名词或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
考向3 按要求提取关键信息(绵阳5年4考)
方法指导
第三步,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进一步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压缩语段”的方式,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步提取出来即可。
第四步,对所选关键词进行回顾。先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信息要点是否齐全(评分标准往往按信息要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你从中提取出四个词语,简要说明茶文化的特点。(4分)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
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
【答案】(4分)①形式多样 ②历史悠久 ③种类繁多 ④影响深远(每点1分)
考向4 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最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时,概括的关键是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等。
方法指导
1.审题干,明确需要下定义的对象及字数等要求。并清楚:被定义的事物=事物特点+属性。
2.分析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找到事物的特点和属性。
3.明确需要剔除的信息。主要有材料中的重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及背景信息,描写信息,影响、意义、作用信息,举例信息等。
4.整合信息,合理表达。把被定义者、本质特征、属性,用“是”“叫”等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事物特点+属性”的结构。
5.注意定义不能循环,不能否定,不能使用比喻。
【答题规范】被定义的事物=事物特点+属性。表述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如“……是……”或“……叫作……”。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给“文化遗产”下定义。(2分)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
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答案】(2分)示例: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艺术性的文物以及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可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思对即可。2分)
2.下面的材料是对中国剪纸的介绍,请你综合材料信息对中国剪纸下定义。(3分)
①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②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不仅用于装点生活,还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贴上美丽鲜艳的剪纸,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③剪纸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答案】(3分)示例: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且有多重社会价值的民间艺术。
考向5 材料探究
方法指导
1.审题:找出关键词,看是否指出答题方向,或在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无要求。
2.筛选:找准关键词,概括材料涉及的话题和观点,如果是多则材料,则找其中的共同话题,如果是单则材料,注意材料中隐含的信息。
3.分析:在“筛选”的基础上,将材料中的话题或观点进行比较,找出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或者相关性。
4.表述:联系现实和生活规律进行比较,从对比的结果中发现规律、哲理,并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请结合以下材料,探究四川省红色旅游现状。(3分)
【材料一】四川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脉络最清晰、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从资源品牌上看,四川省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川陕苏区、抗震救灾、三线建设、川军抗战、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其他类型等九大主题,其中长征丰碑主题资源最多,其次是川陕苏区,将帅故里主题资源居第三。目前全省有红色旅游资源点3238个,21市(州)均有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甘孜、广元、巴中居前三。
针对训练
【材料二】四川作为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经典战役和革命奇迹都在四川境内发生,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体现了四川人民开放包容、崇德尚实、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川以“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在全省开展“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答案】(3分)示例: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分布广泛,2021年,四川以“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红色旅游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