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选用、仿用、变换句
和修辞考点突破集训
选用句式
1
仿用句式
2
变换句式
3
修辞
4
考点1 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表达最恰当,最符合语境,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这一考点经常与“句子的连贯”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选用的句式要在保证语句句意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与整个语段达成音韵的和谐、内容的连贯。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023江西4题2分)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的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典例精析
【解析】此题可根据前后句间的句意转换及关键词的搭配原则加以分析,此处根据后面“原来这个……的意思”的释义可知,前句应是一个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再根据“原来”一词可知,前后句应含有因果关系。据此分析,观察所给选项,可知B项与此对应。
【答案】B
方法指导
1.话题保持一致。①议论类文段,要注重把握论点与论据,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②叙述类文段,要注重叙述的内容和叙述的主体。③说明类文段,要注重分析说明的对象。④描写类文段,要注重把握描写的顺序和描写对象的特征等。
2.句式结构一致。①分析其短语类型,如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②分析句子类型,即单句(如主谓句、把字句、被字句等)、复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等)。
3. 要符合思维逻辑。在行文时都要遵循自然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4. 情调氛围一致。选用句式题中的语段往往有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所选句子要与语段的情调氛围保持和谐一致。
针对训练
1.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而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那冰块相撞着发出巨大的声响,一块赶一块地压了上来,瞬间就形成一道冰坝,平静的河面陡然水涨潮涌。_____________________
A.北国的春天啊,难道来得这样勇猛吗?
B.北国的春天啊,来得很勇猛。
C.北国的春天啊,竟来得这样勇猛!
D.北国的春天啊,就要勇猛地来啦!
【解析】A项为反问句,语气不够肯定,不恰当;B项以句号结尾,语气不够强烈;C项“竟”字和感叹号的使用强烈地表达出北国春天勇猛地到来,恰当;D项“就要”与题干中“已经来临”的事实不符,不恰当。据此选择即可。
【答案】(3分)C
2.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恭听的姿态。__________。所有人都渴望被重视,每一个生命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了。
A.同样,倾听会让人神采倍添
B.然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C.因此,倾听就成了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D.但是,倾听才能让人神采倍添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横线前论述读书会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横线后论述“重视”的重要意义,因此所要填写的句子应该是起过渡作用的,据此可首先排除A项;C项,横线前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剩余B、D两项中,D项“但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而B项的“然而”起过渡作用。据此选择即可。
【答案】(3分)B
考点2 仿用句式
考向1 续写式
方法指导
第一步,审题。①审主旨,分析所给内容的情感,语言风格等。②重题干,仿写题对句式、修辞手法、领头字词、仿句内容等一般都有明确限定。③审例句,把握题目的隐含要求,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关键词、上下文内容、情境色调等。情境色调指例句的用词特点(褒、贬、雅、俗等)和感情基调(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
第二步,组句。①定,确定仿写的对象以及语言框架。②仿,领会大意,遣词造句。③连,把题目中给出的内容或者自己确定的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或题干具体要求一致的句子。
第三步,验证。看仿句与例句的句式是否一致,结构是否一致、修辞手法是否一致,内容是否一致﹑情调是否一致,看仿句是否符合题目各项要求(包含隐性要求)等。
针对训练
1.(2023成都)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 :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 :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示例一:① 我的挺拔与正直 是否与你的品质相契合?
示例二:② 我静默地开放着 田园的风格能否合着酒香进入你的梦乡?
示例三:③ 我“苍苍”的模样 可否化解你的相思和愁肠?
2.(2023湖北随州改编)仿写画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4分)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答案】(4分)参考示例:我有着一个梦 屹立在边防 它激励我成长 我守护我最亲爱的家人 在阳光下徜徉
3.请你仿照语段中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2分)
合作,有的时候不需要长期的友谊,但它一定需要瞬间的默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有的时候不需要完美的结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
【答案】(2分)示例:合作 有的时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艺 但它一定需要坚定的信心
考向2 对联式
知识链接
基本特征 示例:白乐天春日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怅惘游西湖
字数相等 解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除个别讽刺对联外)。
分析:上下联均为12个字,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解说: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相同,种类相当。
分析:“白乐天”对应“张陶庵”,为名词;“春日”对应“冬夜”,为时间名词;“赏”对应“游”,为动词;“美景”对应“西湖”,为名词。
结构一致 解说:上下联句式结构一致,节奏形式相同,如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等。
分析:上联的“赏美景”是动宾结构,下联的“游西湖”也是动宾结构。
仄起平收 解说: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平:一、二声;仄:三、四声)。
分析:上联尾字“景”是三声,为仄声,下联尾字“湖”是二声,为平声。
语义相关 解说: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有一定的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分析:上下联中“白乐天”对应“张陶庵”,都是人名;“春日”对应“冬夜”,都表示时间;“满怀喜悦”对应“无限惆怅”,都表示情态;“赏美景”对应“游西湖”,都表示事件。上下联都是“人物+时间+情态+时间”的格式。
针对训练
下面是一副打散了的主题为“脱贫攻坚”的对联,请你根据已确定的部分,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将其排列正确。(只填序号)(3分)
①合力脱贫攻坚 ②聚群力 ③采众议 ④纳群劲
⑤团结一心
上联:集众智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 ______ 万众一心 决胜全面小康
横批:众志成城
② ⑤ ①
③ ④
考点3 变换句式
考向1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方法指导
1.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步骤
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或将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在改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或句首)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表反问语气的词语。
③在句尾加上“呢”“吗”等语气助词(也可不加),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示例】阅读经典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修养。(陈述句变反问句)
【答案】阅读经典难道不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修养吗?
2.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步骤
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句中表反问语气的词语(怎么、难道、岂等)去掉。
③将句末的语气助词(呢、吗等)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
【示例】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一样时常变化不尽吗?(反问句变陈述句)
【答案】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像这流水一样时常变化不尽。
考向2 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换
方法指导
1.肯定句改为否定句的步骤
①在谓语前加否定词(不、没有、无、非、勿等)。
②将谓语换成它的反义词。
2.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步骤
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可能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不可否认”等。
【示例】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案】否定句:它长得不快,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
双重否定句:它长得不可谓不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
3.否定句改为肯定句的步骤
①先去掉谓语前的否定词(不、没有、无、非、勿等)。
②将谓语换成它的反义词。
【示例】今天天气不坏。(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答案】今天天气很好。
4.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的步骤
去掉谓语前两个连用的否定词。
注:①去掉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句子有时会不通顺,要适当加上某些词语。②要注意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意,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而“不能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一定”等词。
【示例】我们不能不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答案】我们必须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
考向3 主动句与被动句互换
方法指导
主动句的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被动句的主语则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1. 主动句变被动句的步骤
将“施事者”与“受事者”互换位置,让“施事者”与“被”字共同作该句的状语。
公式:受事者+被+施事者(也可省略)+谓语
2. 被动句变主动句的步骤
将“施事者”与“受事者”互换位置,并将“被”改成“把”等词。
【示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与“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可以相互转换。
考向4 提取句子主干(八上P90)
(句子成分知识见P5“专题三 病句辨析与修改”)
方法指导
句子主干包括: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句子主干,即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注:①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
“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②句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
“呀”“呢”等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③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示例】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提取句子主干)
【解析】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答案】他拣椅子。
针对训练
1.将下面句子改为被动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2.将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学习委员获得了歌唱比赛一等奖,我们都替她感到高兴。
【答案】(2分)学习委员获得了歌唱比赛一等奖,我们没有谁不替她感到高兴。
【答案】(2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被紫色的瀑布遮住了。
3.将下面句子改为肯定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勇敢一点,强大的内心难道不会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吗?
4.将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他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答案】(2分)勇敢一点,强大的内心会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答案】(2分)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他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这难道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匾额文化孕育于先秦,萌发于汉魏,成长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官方到民间,从政治、地理到经济、文化,题匾挂匾具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优秀匾额的文字内容凝聚了中华文化的人文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德。中华美德、古训名言通过匾文书写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匾额集书法、雕刻、漆艺与装饰艺术于一体,观者往往在艺术的熏陶之下被传统美德所感染。
(1)请提取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2分)
【答案】(2分)传统美德往往在艺术的熏陶之下把观者感染。
(2)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主动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2分)
【答案】(2分)题匾挂匾具有社会基础。
考点4 修辞
(相关知识见《读背手册》P68“5.常见的修辞手法”)
针对训练
1.有同学描写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的上联是“英雄无畏探奥秘”,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2分)( )
A. 追星逐月展鲲鹏 B. 壮士不惧问九天
C. 攀登高峰不畏难 D. 鹰击长空为人先
【解析】题干中的“英雄”为名词,观察选项,A项“追星”为动宾结构,B项“壮士”与题干中同为名词,C项“攀登”为动词,D项“鹰击”为主谓结构。将B项代入检验,“英雄”对“壮士”;“无畏”对“不惧”;“探奥秘”对“问九天”,对仗工整。据此选择即可。
B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昏暗的天空中,片片乌云眼看就要压下来,它们仿佛刚刚被沾有墨的毛笔晕染过。
B.当他出现在教室门口的那一刻,班里瞬间安静了下来,静得连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到。
C.漫天的雪花无拘无束,它们慢慢地舒展着自己细柔的身躯,在空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D.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和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
【解析】A项运用比喻修辞,将“乌云”比作被沾有墨的毛笔晕染过的画作,形象地体现出天空的昏暗;B项运用夸张修辞,突出班级的安静;C项“无拘无束”“跳”等词将雪花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悠闲以及姿态的优美;D项属于对夜晚的海边的描写,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据此选择即可。
【答案】(3分)D
3.下列语段中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秋季如期而至。蓝天白云下,千里沃野上,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②谷农们挥汗如雨,舞动着镰刀收割,田间小路上,媳妇孩子忙着装车。③一辆辆满载的牛车、马车、驴车,仿佛整齐的雁阵奔向远方,伴着铃铛声,伴着欢笑声。④家家场院里,谷子堆成了山,眼馋的鸟儿们前来偷食,老人儿童赶紧吆喝着驱赶。⑤翻晒、碾压、起场、扬场、收集、装袋、入仓,这是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时节。
A.①句中,“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将谷穗拟人化,突出了谷穗的饱满。
B.②句中,“谷农们挥汗如雨”将汗水比作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③句中,“伴着铃铛声,伴着欢笑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句更加整齐。
D.⑤句中,“翻晒、碾压、起场、扬场、收集、装袋、入仓”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解析】⑤句中,“翻晒、碾压、起场、扬场、收集、装袋、入仓”均为词语,而非短句或句子,不构成排比。据此选择即可。
【答案】(2分)D
4. 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5. 学校计划举办“百善孝为先”主题晚会,假如你是本次晚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3分)
【答案】(2分)示例一:书香伴我成长,知识伴我同行。
示例二:阅读提升个人品位,求知点亮精彩人生。
【答案】(3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孝”犹如大树根系一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根脉文化,它不仅能促进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还能培养我们的责任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