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1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状况,知道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基本史实。
2 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北洋军阀统治作出正确的解释。
【知识梳理】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包括直、皖奉三大派系,彼此展开了军阀混战。1928年,奉系军阀“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彻底覆灭。
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袁世凯复辟帝制:
⑴袁世凯上台标志: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⑵复辟帝制的准备:
政治 ①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②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③1914年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思想 提倡尊孔复古,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
外交 ①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 ②袁世凯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⑶称帝:①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 “君主立宪”。
②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4)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知识拓展: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
⑴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⑵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用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
⑶复辟帝制违背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的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
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会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首先,军阀割据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军阀可以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拥兵自重,任意搜刮,形成地方割据。
其次,它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决定的。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的利益,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各派军阀也急需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这样,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
(2)表现
①军事上混战: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②政治上争权: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③外交上参战
目的 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表现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派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影响 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革命派维护共和的斗争
反独裁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反称帝——护国战争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此后数省相继宣告独立。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护法制——护法运动 (1)背景: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过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3)结果: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经济新气象——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发展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特点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代表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
影响 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生活新气象——移风易俗,文明开化
⑴条件
政治 民国建立,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各方面除旧布新,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令
经济 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想 思想不断解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⑵表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天宣布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背景
(1)人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但不可否认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自由、民主、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3.性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4.主要阵地
(1)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
(2)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成为编辑部成员,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
5.内容
(1)拥护“德先生”,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提倡新文学,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
①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
②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6.意义(1)进步性
①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③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使向西方学习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2)局限性①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
②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集中于部分知识分子中。
达标检测
1.李大钊在1916年5月说过,“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毛泽东在1917年8月也说过,“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C.否定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D.探索救国的新道路
2.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在于( )
A.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 B.赞颂辛亥革命成就大
C.讽喻段祺瑞破坏了民主 D.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3.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 B.思想层面革命运动任重道远
C.民主与科学的渲染力度有限 D.文学革命亟需动摇儒学根基
4.《张赛全集》有描述张心理活动的一段:反复推究,当自兴实业始,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这段材料表明( )
A.实业的办与不办张謇犹豫不决 B.清政府严格限制兴办实业
C.当时兴办实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D.“实业救国”思潮已成为主流
5.1922年,鲁迅回忆道:“他们(指陈独秀等)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仅)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但1919年初,翻印再版《新青年》1一5卷的消息一经公布,再版刊物就被预订一空。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促进了国人的民族觉醒 B.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D.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6.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明确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后,袁世凯接连发布,“尊孔令”和“祭圣告令”。此时,康有为与陈焕章等人也筹建“孔教会”,公开叫嚷“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恢复传统礼制的合理性 B.完善民主宪政的必然性
C.引进西方制度的必要性 D.进行思想启蒙的迫切性
7.1918年1月5日,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讲中说,法国近代文明中的“自由、平等、友爱(博爱)”与儒家经典所倡导的“义、恕、仁”是相通的,“仁也、恕也、义也,均即吾中国古先哲所旌表之人道信条,即征西方之心同理同”。蔡元培此番言论( )
A.强调了中西思想既冲突又融合 B.认为弘扬西学是救亡的根本之道
C.意在为传播启蒙思想减轻阻力 D.说明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立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