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据此回答1—2题。
1. 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植被 C. 历史和文化 D. 政治和经济
2. 黑河—腾冲一线西北部地区总体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
A.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 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 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 U 字型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
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美国U 字型线以内③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条件 B. 科技水平 C. 气候和地形 D. 城市分布
4. 与②④两地相比,形成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优势条件是( )
A. 经济发达 B. 开发历史悠久 C. 地势平坦 D. 交通便捷
5. 目前,①区域年轻人口大量向②区域迁移,目的主要是( )
A. 与家人团聚 B. 追求宜人气候 C. 开发矿产资源 D. 寻找新兴职业岗位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人口百分比/%
6. 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
A.0~500m B.500m 左右 C.500~1000m D.1500m 左右
7. 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候适宜 B. 水源充足 C. 林业的发展 D. 采矿业的发展
8. 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刚果盆地 B. 巴西高原 C. 长江流域 D. 湄南河平原
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9~10题。
9.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10. 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 )
①陆地面积较大 ②地形全部为平原 ③气温较为适中④降水量全球最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11-13题。
1 0 0 ( 岁 )
百分比
11. 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战争 B. 经济 C. 灾害 D. 资源
12. 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
A. 新增人口多 B. 迁入人口多 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短缺
13. 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 )
A. 实行计划生育 B. 严格户籍管理 C. 鼓励返乡创业 D. 支持城市建设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
①
气
候
人口迁
移的主要
因
素
国
家
政策,
②
资
源
经
济
③
收
入
婚
姻
⑥
家
庭
⑤
战
争
)
1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15. 近期,乌克兰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连续5年(2005年~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一迁出率。
据此完成16~17题。
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6. 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
A. 江西省人口迁出率最高 B. 广东省人口增长最快
C. 福建省人口增长最慢 D. 四川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17. 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将( )
A. 导致北京、上海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B. 极大促进了浙江、广东的第一产业的发展
C. 缓解了江西、贵州的人地矛盾 D. 导致安徽、四川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生态足迹指某一区域的人口消耗自然资源及消纳废弃物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生态承载 力指某一区域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包括水域)。在生态承载力内,按照一定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的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人口容量。读2014年福建省四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
表,完成18-19题。
城市 实际人口数量(万人) 人均生态足迹(ghm2) 可用生态承载力(万ghm2)
福州 674.940 2.616 223.173
泉州 716.220 3.196 242.384
厦门 203.440 1.843 43.395
南平 319.190 0.891 446.209
18. 四城市中可持续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福 州 B. 泉 州 C. 厦 门 D. 南平
19. 四城市中生态压力最大的是( )
A. 福 州 B. 泉 州 C. 厦门 D. 南平
人口容量首先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其次还受到科技、生活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完成下面
小题。
20. 按照目前情况,浙江省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浙北平原 B. 浙南山区 C. 浙西盆地 D. 沿海岛屿
21. 下列活动中,既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沿海地区围海造地 B. 浙南山区开山造田
C. 城市取消落户限制 D.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 常住人口为222.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
占7.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完成22-24题。
约束因素 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居住用地 人均绿色面积 水资源
适度人口(万人) 400.1 426.72 171.45 203.29
实际人口(万人) 222.8
22. 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 劳动力过剩 B. 自然增长率上升 C. 人口出生率较高 D. 人口老龄化加重
23. 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A. 城市建设用地 B. 人均居住用地 C. 人均绿地面积 D. 水资源
24. 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
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19~20题。
加拿大4%俄罗斯9%'
25. 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秦
葉
) (
农
场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二、综合题(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 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 .6 1054 .4 21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材料 2“西海固”
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
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 蒸发量却在200mm 以上。1972
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
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 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
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
贺
) (
“右嘴山;
)—灌溉渠道
---排水渠道
一 河流
第
(
兰
) (
会了
)西/
(
深》
(
) (
山
) (
,
合
)干
银 川
青铜峡
青铜峡水利工程 汉渠
跃 东干渠
中卫 落 进 治
(
宁夏北部水系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6分)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4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 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
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0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2018年重庆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占比
(
四
川
8
%
)福建10%
(1)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4分)
(2)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简述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10分)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魔芋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贵州西部某区域(阴影所示)地处乌蒙山山区,海拔在 1234米~2897米,喀斯特地貌发育,环境承载力低、人口容量小,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家庭有种植魔 芋的传统,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芋、有机肥、栽培与管理技术等,开展魔
芋精粉加工与销售活动。随着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地实现了脱贫致富。
简述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8分)第一章 人口-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据此回答1—2题。
1. 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植被 C. 历史和文化 D. 政治和经济
2. 黑河—腾冲一线西北部地区总体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
A.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 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 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答案】1. A 2.B
1.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的气候、地形差异明显,东南部地区相对湿润,以平原、丘陵为主;西北部
地区比较干旱,以高原、山地等为主。东南部地区更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故而人口稠密。
2. 影响我国西北部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其人口集中分布区大多临近河流等
水源。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 U 字型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
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美国U 字型线以内③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条件 B. 科技水平 C. 气候和地形 D. 城市分布
4. 与②④两地相比,形成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优势条件是( )
A. 经济发达 B. 开发历史悠久 C. 地势平坦 D. 交通便捷
5. 目前,①区域年轻人口大量向②区域迁移,目的主要是( )
A. 与家人团聚 B. 追求宜人气候 C. 开发矿产资源 D. 寻找新兴职业岗位
【答案】3. C4.B5.D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口分布U 形区域大致是西部高原区,人口稀疏,西部沿海、中部平 原和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密集,故造成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因素,故C 正确, ABD 错
误,故选C。
4.①地位于美国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城市密集,人口稠密,B 正确,经济水平差异不大,地势和交
通不是该人口稠密的主要影响因素, ACD 错误,故选B。
5.②是美国新兴产业的聚集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为年轻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吸引大批
的年轻人前往就业, 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人口分布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人口百分比/%
6. 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
A.0~500m B.500m 左右 C.500~1000m D.1500m 左右
7. 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候适宜 B. 水源充足 C. 林业的发展 D. 采矿业的发展
8. 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刚果盆地 B. 巴西高原 C. 长江流域 D. 湄南河平原
【答案】6. A7. A8.B
【分析】6.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大值约40%,对照纵轴海拔高度,对应的海拔高度
大约在500~1000米。故选 C。
7.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而该地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该地最可能 位于热带地区,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气候适宜,更适合
居住,A 正确;采矿业的发展、水源充足、林业的发展不是主要原因, B 、C 、D 错误。故选A。
8. 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最可能位于热带地区,如巴西高原,平原
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气候凉爽,更适合居住。故选B。
【点睛】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自然 环境 地形 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 拔1000m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 区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 平原地区
气候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 农业生产
水源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 源分布 人类逐水而居
土壤 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也较高 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 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
矿产 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区,人口稠密 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 会
社会 经济 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 生产活动 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 的进步
交通运输 条件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 交通对一地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 用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 变化 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 历史等
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9~10题。
十
我
9.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10. 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 )
① 陆地面积较大 ②地形全部为平原 ③气温较为适中④降水量全球最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9 .A10.B
【解析】9.结合图中不同纬度人口数量的多少,可判断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10.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适宜,人口分布集中。因此①③正确。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11-13题。
100(岁)
百分比
11. 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战争 B. 经济 C. 灾害 D. 资源
12. 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
A. 新增人口多 B. 迁入人口多 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短缺
13. 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 )
A. 实行计划生育 B. 严格户籍管理 C. 鼓励返乡创业 D. 支持城市建设
【答案】11.B 12.D 13.C
【分析】11.由材料“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知,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出 生在1980~1990年间,这时期我国没有战争发生,该地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下降,不是战争因素, A 错误;最可能是该村经济较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致, B 正确;没有材料显示该时间段内,该村出 现自然灾害,况且自然灾害不会只针对一个年龄段的人口, C 错误资源开发会促进工矿业发展,吸引人口
迁入,资源因素不可能导致人口断崖式的流失, D 错误。故选B。
12. 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40%以上,人口严重老龄化,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
太少,劳动力严重短缺,不存在就业压力大的问题。C 错误, D 正确新增人口少, A 错误人口大量迁出,
B错误;故选 D。
13. 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是鼓励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C 正确;新增人口少,放宽人口生育 政策,A 错误;放宽户籍管理,吸引人口回流, B 错误;该地是乡村,人口已经大量迁出,不是城市地区,
没办法支持城市建设。D 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2、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工程建设、城市规模及发展、交通、教育、婚姻和家庭)3、政治 因素(国际移民、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变革等)。经济因素往往起最重要的因素:寻求更多的就业
机会和成功机遇,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为主要目的。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
①气候
婚
姻
⑥
家庭
人口迁
移的主要
因 素
经济
收入
国 家
政
策
⑤战
争
②
资
源
③
)
1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15. 近期,乌克兰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答案】14. C 15.D
【解析】1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故吸 引了大量民工迁入,属于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对应③,C 正确;①气候、②资源、⑥婚姻家庭等都不是
民工大量迁入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 A、B、D 错误。故选C。
15. 受俄乌战争因素影响,乌克兰居民大量外迁,对应⑤,D 正确;①气候、②资源、④国家政策等都
不是乌克兰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A、B、C 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连续5年(2005年~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一迁出率。
据此完成16~17题。
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6. 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
A. 江西省人口迁出率最高 B. 广东省人口增长最快
C. 福建省人口增长最慢 D. 四川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17. 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将( )
A. 导致北京、上海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B. 极大促进了浙江、广东的第一产业的发展
C. 缓解了江西、贵州的人地矛盾 D. 导致安徽、四川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答案】16. B 17.C
【解析】16.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人口净迁出率并不是最高的,安徽省比江西省高,A 错误;人口增长取 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最大,故人口增长最快, B 正确; 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而且人口的迁移率为正值,故人口增长不是最慢, C 错误四川省人口增长率
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零,故人口数量仍增加, D 错误。故选B。
17. 解析:北京、上海市人口净迁移率较高,说明净迁入人口较多,而迁入人口多以中青年为主,会导致 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降低,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问题, A 错误;浙江和广东省人口净迁入也较多,迁入 人口大多从事第二、三产业,故不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B 错误江西、贵州省人口以迁出为主,可以缓解
其人地矛盾,C 正确;人口迁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 D 错误。故选C。
生态足迹指某一区域的人口消耗自然资源及消纳废弃物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生态承载 力指某一区域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包括水域)。在生态承载力内,按照一定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的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人口容量。读2014年福建省四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
表,完成18-19题。
城市 实际人口数量(万人) 人均生态足迹(ghm2) 可用生态承载力(万ghm2)
福州 674.940 2.616 223.173
泉州 716.220 3.196 242.384
厦门 203.440 1.843 43.395
南平 319.190 0.891 446.209
18. 四城市中可持续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福州 B. 泉州 C. 厦门 D. 南平
19. 四城市中生态压力最大的是( )
A. 福州 B. 泉州 C. 厦门 D. 南平
【答案】18. D 19. B
【解析】18. 由材料"在生态承载力内,按照一定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的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人 口容量。 ”可知,将可用生态承载力除以人均生态足迹就是该城市的可持续人口容量,结合表格数据计算 福州为85.31万人,泉州为75.84万人,厦门为23.55万人,南平为500.8万人,由此可知南平的可持
续人口容量最大。D 正 确 ,ABC 错误。故选 D。
19. 结合上题,将实际人口数量减去可持续人口容量即过剩人口数量,结合数据计算可知泉州人口过剩情 况最严重,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因此生态压力最大。B 正确, ACD 错误。故
选B。
人口容量首先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其次还受到科技、生活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完成下面
小 题 。
20. 按照目前情况,浙江省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浙北平原 B. 浙南山区 C. 浙西盆地 D. 沿海岛屿
21. 下列活动中,既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沿海地区围海造地 B. 浙南山区开山造田
C. 城市取消落户限制 D.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20. A21.D
【解析】20.材料信息表明,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区、浙西盆地、
沿海岛屿中,浙北平原地形平坦,易于耕作,单位土地生物生产量最大,因此,按照目前情况,浙江省单
位土地面积人口容量最大的是浙北平原, A 符合题意,排除 B 、C 、D 。故选A。
21. 沿海地区围海造地,有利于人们获得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从而可能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但 会破坏海洋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A 不符合题意;浙南山区开山造田,有利于人们短期内获得大量耕地 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从而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但会破坏山区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危害当地生态洋环境,B 不符合题意;城市取消落户限制,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提高人口容量影响不 大,但可能会加大城市环境压力,减小乡村环境压力, C 不符合题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既有助于提高人口容量,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 的最高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资源、技术、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资源往
往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夏都”。2011年西宁市 常住人口为222.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9.4%。出生率为1.09%,死亡率为0.54%,65岁以上人口
占7.52%,下表为2011年西宁市不同因素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据此完成22-24题。
约束因素 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居住用地 人均绿色面积 水资源
适度人口(万人) 400.1 426.72 171.45 203.29
实际人口(万人) 222.8
22. 依据材料推测,西宁市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 劳动力过剩 B. 自然增长率上升 C. 人口出生率较高 D. 人口老龄化加重
23. 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A. 城市建设用地 B. 人均居住用地 C. 人均绿地面积 D. 水资源
24. 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 资源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22. D 23.C 24.C
【解析】22.依据材料可知,西宁市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老龄化程
度将加重。故 D 正确, A 、B 、C 错误。
23. 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不同因素约束下,西宁市的适度人口数量不同,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可知人口容
量是由短板决定的,因此现阶段限制西宁市适度人口发展的最短边要素为人均绿地面积。故选C。
24. 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气候条件较为优越;西宁市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
化和交通中心,对外开放程度高,②③正确。与其它城市相比,西宁市不具有资源优势;环境人口容量与
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排除①④。故选C。
【点睛】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
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
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19~20题。
25. 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答案】A
【解析】25.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是热带
气候,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二 、综 合 题 (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 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 .6 10541 .4 21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材料 2“西海固”
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
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 蒸发量却在200mm 以上。1972
(
农
场
) (
秦渠
)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 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 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
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 灌溉渠道
---排水渠道
一 河 流 右嘴山
第愿
兰 西 农
例 山 会 干 银●渠
渠
青铜峡
青铜峡水利工程 汉 渠
跃东干渠
中 卫 温进/9沉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 宁 夏 北 部 水 系 图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6分)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4分)
26.【分析】本大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及宁夏北部水系图为材料,涉及宁夏的人口空间 分布、环境承载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和材料二的图片,可以看出宁夏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区集中分布在北
部地区,南部人口相对稀疏。
(2)根据材料二“1972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说明西海 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从材料“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 蒸发量却在2000mm 以上”可知,
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形崎
岖,耕地不足。
(3)西海固的生态移民要规避迁出地“山大沟深、降水少”的地理环境,所以迁入地应该具备“水资源和土
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耕作业,人口密度小,就业机会多,风俗习惯接近”。生态移民迁入地要自然和社会
环境良好,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
(4)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减少后,人口容量恢复到合理水平,有利于西海固发展多种经 营,脱贫致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
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
【答案】 .(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4分每点2分)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6分每点2分)
(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
近。(6分 . 每点2分)
(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
以修复。(4分. 每点2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 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
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0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2018年重庆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占比
(1)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4分)
(2)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简述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10分)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二中的数据概括可知,重庆市流入人口以中年劳动力人口为主,其次是青年劳动力
人口;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占比重小。
(2)根据材料三中的数据概括可知,重庆市人口的外出目的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省份。其原因 可以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经济收入高;迁往周边省份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而且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
(3)人口迁入对迁入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主要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包括为重庆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拉动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 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加强和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和环境方面,包括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 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社会治安;加剧人的矛盾,加重环境污染及其他生态环
境问题。
【答案】(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4分.每点2分)
(2)①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较高,工作机会多收入高;②周边省份。距离较近,
迁移成本较低;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8分.每点2分)
(3)有利影响:①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的不足;②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 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③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
景,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6分.每点2分)
不利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
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③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犯罪率上升,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4分 . 每点2分)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魔芋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贵州西部某区域(阴影所示)地处乌蒙山山区,海拔在
1234米~2897米,喀斯特地貌发育,环境承载力低、人口容量小,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家庭有种植魔 芋的传统,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芋、有机肥、栽培与管理技术等,开展魔
芋精粉加工与销售活动。随着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地实现了脱贫致富。
简述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8分)
28. 【分析】本大题以贵州西部某区域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地区开发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受教育水平, 生活和消费水平,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根据题意,当地咯斯特地广布,自然环境脆弱,容易遭到破坏; 地处乌蒙山山区,加上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耕地资源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地处西南内陆
山区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地处内陆山区,区域开放程度较低。因此该区域人口容量较小。
【答案】地处山区,耕地资源贫乏;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地处西南内陆山区经济、
科技水平较低;地处内陆山区,区域开放程度较低。(8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