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6 18: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探究“长征精神”,认识长征的艰难险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不怕牺牲、克服苦难的乐观精神,达成爱党爱国教育。
【知识梳理】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权建设
(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
(3)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2、北伐统一
(1)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2)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因张作霖不能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3)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3、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1)条件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③国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④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关税自主;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概况:除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军队。
(1)原因:国民革命失败,中国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挽救革命。
(2)南昌起义:
①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
②过程: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围攻而失败,一部分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以城市为中心)
(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意义: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滋长了“左倾”错误。
(4)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后转向农村(文家市决议)
2.开辟井冈山道路
(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红四军)
【思维点拨】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从城市到农村,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两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 
3.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1)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又称 苏区;
①指导思想(理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当时并未在中共中央占主导地位,当时一些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城市中心论)
②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2) 军事:开展武装斗争: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三次“围剿”
(3) 政治:人民革命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4) 经济:开展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
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②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的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提高。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1)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主题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内容 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②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①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只是在军事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 ②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③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转战
①四渡赤水,使敌军疲于奔命。
②巧渡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③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简单经过:江西瑞金→血战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4)胜利
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共同点的是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②发生在国民革命失败的背景下
③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表现
④起初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税自主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实行的重大措施。1931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1933年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
A.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开展
3.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苏区税收的基本原则是重担归于剥削者,征收的标准为贫农中农税轻,富农税重,雇农及红军家属免税,灾区按灾情轻重减税或免税。这一原则
A.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B.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C.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D.兼顾了阶级原则与革命原则
4.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探索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主要原因是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学习苏联的经验
D.有可以学习的榜样
6.……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文前省略的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7.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据此大量高价收购中国白银,国民政府于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确定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并且禁止白银流通,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 B.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C.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体系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稳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