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8: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一曲边歌悲壮处
——以高适《燕歌行》为例谈盛唐边塞诗
盛唐边塞诗杰作
《燕歌行并序》:边塞诗“第一大篇”
(晚清 赵熙)
高适:大唐史上唯一以军功封侯的诗人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 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袍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同仇敌汽、视死如归
举凡写从军出塞,保士卫边,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写报国之志,或发反战呼声,或借咏史以寄意,或记当代之事,上自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下至朋友之情、夫妻之爱、生离之痛、死离之悲,只要和边塞生活相关的,统统在边塞诗之列。
——胡大浚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之景:雄浑壮阔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舍生取义、乐观昂扬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唐]陈子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投身边塞、立功异域的民族自信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深沉感慨
“雄浑悲壮”
雄浑:雄伟强健、质朴厚重(境)
悲壮:悲哀感慨、雄壮昂扬(意)
判断边塞诗: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
1.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
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
2.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
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
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
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
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3.边塞诗的艺术特点:
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对比(3)衬托(4)象征(5)比喻(6)夸张(7)用典
(8)渲染(9)虚实结合
常见意象:
有关景物:烽火、狼烟、孤城、黄沙、雪山、黑山、大漠
有关动物:马、雁、鹰等
有关地名:轮台、龟兹、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边关、玉门关等
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鼓、角等
“雄浑悲壮”
雄浑:雄伟强健、质朴厚重(境)
悲壮:悲哀感慨、雄壮昂扬(意)
第一部分: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第一部分: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此八句描写将士出征——
气势雄壮,威风凛凛。
狼烟四起,一触即发。
第二部分: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第二部分: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此八句描写兵败被围——
战事壮烈,身陷重围。
苦乐不均,令人扼腕。
第三部分: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第三部分: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此八句抒写戍卒生离之悲
相隔万里,相会无期。
身心俱疲,令人悲慨。
第四部分: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用典)
一是以李将军为楷模,为军人的气节而死;
二是与带军打仗的将军形成对比,李将军有勇有谋,且体恤士卒,令士兵死得其所;
三是寄寓了诗人对现实(将军的无能)的一个委婉间接的批评;
四是间接表达了自己想成为李将军的志向,越是“沙场征战苦”,越需要李将军那样的人。
第四部分: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此四句抒写战士报国之壮——
血染沙场,捐躯国难。
以古对今,壮怀激昂。
“雄浑悲壮”
雄浑:雄伟强健、质朴厚重(境)
悲壮:悲哀感慨、雄壮昂扬(意)
“高适既肯定具有自卫性质的边塞战争,又同情出征将士的辛苦,从而希望出现李牧那样的良将来镇守边塞,完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任务,这就是《燕歌行》的真正主题。”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
燕歌行(并序)
事:
人:
出师 - 战败 - 被围 - 战死(心愿)
对比
士卒效命死节 -—将领侍宠贪功
士卒浴血奋战 —将领纵情声色
古时李广 — 今之汉将
景:
塞外秋景:大漠、枯草、孤城、落日等
这是一场_______的战争,从诗中找出依据并分析。
示例:
一场正义的战争
一场英勇爱国(英勇牺牲、奋不顾身)的战争
一场失败(腐败轻敌)的战争
......
活动二:抓诗眼,梳理全诗内容。
诗眼?
“征战苦”
①环境苦
②战事苦
③相思苦
如何写“苦”?
对比
反衬、铺垫
借代、比喻
用典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日"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爱兵如子 体恤士卒 用兵如神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史记》
骁勇善战,身先士卒,不贪功,爱护士兵
补充资料
唐人殷璠评论这首诗说“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活动三:析评价,鉴赏诗歌特色
“多胸臆语”:
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加雕饰。
“兼有气骨”:
语言质朴有力,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背景补充
开元23年,张守珪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26年,其部将安禄山等败于契丹,“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活动四 :拓展总结
边塞诗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试分析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情感。
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或丈夫)已战死,仍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盼他早日归来团聚,悲哀凄凉的枯骨这样的现实和年轻英俊的战士的梦境虚实相间,荣枯迥异,两相对比,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诗中包含了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