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20天抢分策略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图表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20天抢分策略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图表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08:25: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图表题
(解析版)
一、(2024届辽宁省部分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深地影响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如胡塞尔所提出的,自伽利略以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一直致力于将自然界数学化、机械化的目标,而这正是西方科学和文化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姑且不论胡塞尔的论断准确与否,但他确实引发了人类对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反思浪潮。而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至今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在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担心: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跟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并最终取代人类?是否会破坏而不是增进人类的福祉?这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伦理忧思,从这个角度看,彭家锋、虞昊、邓玉龙等三位青年学者聚焦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就怎样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进行学理阐释,并就如何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进行深入研讨,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何为意识?到目前为止,“意识”的产生机制仍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其实意识并非人类所独有的,有些动物也有相对于人类而言比较简单的意识,例如狗就会看家护院,它们会在陌生人进入家中时感觉到不安全而吠叫。人们认为,意识是生命感知与适应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从而保护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意识的产生与生物的神经中枢——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遗憾的是,我们对人的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这个根本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幸运的是人类拥有地球上最高级最强大的大脑,它使得我们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意识行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能通过执行人类的指令完成某些工作,产生类似人类的智能反应,但它并不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
在人们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其实人工智能的“聪明”仅仅是人类基于0和1的编程代码来控制的,或者说人工智能之所以能模仿人类的思维而完成某项工作,关键因素是人类为它们量身打造的一串串操控代码,人工智能仅仅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而已。因此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强大,它也仍然只是在人类编制的智能程序对大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目前来看,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人类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轻松应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难题,也能灵活处理陌生的未曾遭遇的困境;虽然目前不管是计算智能、翻译智能、手术智能、围棋智能、家政智能、聊天智能、驾驶智能还是字符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领域的人工智能都发展迅猛,但它们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对于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它们都无法处理。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个领域出色地完成人类规定的任务,但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完成该项任务,更不会在此过程中拥有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基于算法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是人类用以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工具,人类发明和发展它们,目的是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取代人类自身。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仅仅是一项服务于人类的技术,是人类的工具,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其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而成为取代人类自身的主体。一部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不断发展和创造工具以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历史。从石器到铁器,再到电器,到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都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增强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地球上唯有人类拥有高度复杂的大脑结构、无比精细的意识与情感状态。无论人工智能有多“聪明”,它也不可能拥有类似于人类的“智慧”与意识。其他碳基生物虽然有低等的意识,但与人类的智慧与意识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人类主观上不会让人工智能发展成一个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情感的主体,但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正在按下“快车键”的当下,其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新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通过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摘编自张今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与《规划》中2020年的战略目标相符合。
B.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规划》要求至2025年其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完善、健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有助于实现2030年目标。
D.人工智能是服务于人类的技术,推动其向善发展能够助力智能社会的建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B.“《规划》要求至2025年其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错误,从图表可知,2025年战略目标要求“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选项缺少限制“部分”。
故选B。
二、(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 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 我认为, 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 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
实际上, “向外”跨界与 “向内” 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 “向内” 的所谓不跨界, 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 “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 与古为新, 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 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 “向内” 也可以是实现 “向外” 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 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 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 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 因此, 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 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向“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 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 重识多种当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 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 那么, 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 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
(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材料二:
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 “外部研究”。相对而言, 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 结构主义、 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 为主, 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 性别研究、 文化研究等 “外部研究”。 这种 “二分法” 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 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 的缺陷。
100多年前, 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 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 笔者想要补充的是, 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 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 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了吧。
(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跨界文化创意的收益率目前较高,艺术史跨界研究有其现实的依据。
B.非跨界文化创意收益率目前较低,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
C.相较于跨界文化创意而言,非跨界文化创意的经济收益率波动更大。
D.非跨界与跨界是文化创意两类型,这两类型也表现在艺术史研究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错误。该文化创意图表是2021-2024年当下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与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的发展变化图。由图所示,非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自2022下半年起到2024年当下呈V字发展状态,2023年以后虽然收益率低于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但与之前相比还是呈上升趋势,说明艺术史“内部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选项解读不正确。
故选B。
三、(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用来对人进行分类的社会标准充满了可能指导我们行为的信念和感受。这也是纽曼在后来的经历中所认识到的一点——一旦他被归类为犹太人,人们会对他做出假设,并且会对他产生厌恶,还会对这些假设和感受采取行动。纽曼的故事的核心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但与此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具。分类过程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所有事情。我们可以给人分类,给动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给家具分类……我们用信息填充我们分出的每一个类别,并为其注入引导我们行动的感受。
以苹果为例,看到这个分类,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苹果如何生长,生长的地方,现存的品种、颜色、大小、触感、味道,应该什么时候吃苹果,应该怎么吃,是煮着吃还是生吃,苹果是否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等等。而根据对苹果的了解,我们也会决定是否会喜欢苹果这个类别的食物。所有这些感受也可以决定我们会不会吃别人给的苹果,如果要吃苹果,是去杂货店买还是去树上摘。只需看一眼苹果,我们的大脑就可以立刻调出与整个分类相关的感受和想法。事实上,这些相关性越强,这些感受和想法传达的速度就会越快。
我们关于社交群体的分类也以类似的方式运作,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们的态度称为“偏见”。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无论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我们的想法和态度都会和分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会自动触发,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举个例子,仅仅看到一个黑人,我们就会自动想起从社会中形成的一系列联想:这个人擅长运动,这个人学习不好,这个人是穷人,这个人跳舞跳得很好,这个人住在黑人社区,我们得提防这个人……进行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偏见”,这种偏见可能在你无意之中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切都毫不费力地发生在几毫秒的时间里。无论我们的价值观如何,无论我们有怎样的想法,无论我们希望在世界上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联想都可以主导我们的思维。
“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探讨了一个人的看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问题。但“刻板印象”这个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进入流行话语体系。这个词不是由科学家引入的,而是由一位名叫沃尔特·李普曼的记者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重要问题的新闻报道首先被记者本身和公众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过滤——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新闻界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李普曼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他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担任报纸专栏作家有五十多年,他的笔下详细记录了战争、政治、社会动荡和人口变化。他将“刻板印象”一词应用于描述“我们头脑中的图片”——一种反映主观认知但代表客观现实的印象。这个词来自传统排版过程,印有字体的模具被铸造在金属板上,并在打印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就很像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又未经检验过的定式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奥克兰的一位警官在接受卧底任务的时候,就将自己脑内对于武装危险分子的印象误认为是他们真实的样子,这就是“刻板印象”在背后起作用。为了完成卧底工作,这名警官不得不打扮成他心中最讨厌的那个样子,衣着破旧、邋里邋遢、蓬头垢面。但这个形象与他对自己的形象认知大相径庭,在他心中,他是一个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勇者。因此,当这位警官无意在一个橱窗前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他无法处理脑内理想形象和现实真实样子之间的差距。
李普曼十分理解“刻板印象”的作用和影响。他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写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喧闹庞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熟悉的文化所定义出的东西,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文化所给定的、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李普曼一直以来从事的新闻舆论工作使他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做出草率和不合逻辑的公民和政治选择,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已经使他们自动忽略了那些与他们的先验常识不符的信息。而这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家把困扰李普曼的这种现象称为“证实性偏见”。人们倾向于寻找并关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想法的信息,即使我们的面前还摆着完全相反的、似乎无懈可击的现实,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能够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更值得信赖,不容置疑。一旦我们确认某件事物的运作机理,就很难再打破这个已经确定的框架。
“证实性偏见”是一种允许不准确的想法传播和持续的机制。而如今,不管你相信怎样的想法,其实都可以找到大把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在21世纪,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维度搜索网络资源,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信息,找到更多和我们拥有相同观点的人。这种分离化的信息搜集会从我们的视角中自动抹除那些令我们不舒服、感到不协调的事实,让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符合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假新闻”。
在李普曼生活的时代,问题不在于庞杂的信息来源,而恰恰是由于信息匮乏导致的无知泛滥。《公众舆论》开篇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在大洋中的一座小岛上生活着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由于与世隔绝,他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在英法协约抗击德国的时候,虽然这些岛民从理论上说已经成了敌人,但他们仍然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脑中的图片并没有与实时事件的发展相匹配。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但这些孤立的人只能根据他们自己心中世界的样子来生活。
(摘编自珍妮弗·埃伯哈特《“刻板印象”: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980年代的刻板印象 2000年代的刻板印象
男性 粗鲁、说粗话、强壮随和、安静、含蓄、害羞聪明、有探索精神、好胜心强、严肃、自信 强壮、粗鲁严肃、有野心、独立固执、骗人、酷
女性 漂亮、柔弱软声细语、温柔、犹豫讲闲话、没事找事、焦虑 安静、害羞温柔抑郁、没事找事焦急、容易激动、妒忌
共通 诚实、信得过、同情、勤劳妒忌、自私、容易激动 诚实、自信、负责自私、生气、聪明、娇气
A.对男性和女性形成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人们对社会人群进行分类的方式之一。
B.1980年代对女性诸如“漂亮、柔弱”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和人们的男女分类标准相关。
C.2000年代对于男性和女性共通的刻板印象忽视了某些不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
D.图表中,男女共通的刻板印象中都有“诚实”和“自私”,说明这是经过检验的客观现实。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D.“说明这是经过检验的客观现实”错,依据“这就很像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又未经检验过的定式的想法”,可知“诚实”和“自私”是刻板印象,就不是“经过检验的客观现实”。
故选D。
四、(2024届·山东滨州·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 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的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具体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错误,原文说“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人神之争”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其焦点之一是神话能否被历史研究采用。
B.翻译具有“不可通约性”,若将汉语“传说”一词译作英文legend,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有关于“古蜀”内容的记载,包含未经儒家整理的史实信息,从而为三星堆出土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相关记载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为三星堆出土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错,材料二中为“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提到记载的内容恰可与三星堆考古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3.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 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考古队历史研究的作用。
B.“……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表明“神话含有史实成分”。
C.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
D.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故选B。
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文本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考古队历史研究的作用。
B.“……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表明“神话含有史实成分”。
C.是传说中有史实成分。
D.是书籍记载的传说内容。
故选B。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2)①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②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③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问,围绕“传说”与“史实”的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并比较作者观点即可。
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要紧密结合文章关于“古史传说及其价值”的相关内容筛选概括信息。
相同之处。材料一,“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在徐旭生著作中……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材料二有“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可见两位作者都认可传说中有史实的成分。
结合“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可知,和古史传说相关的概念“神话”“传说”“历史”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这需要正确理解“神话”“传说”“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
结合“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可知,应科学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注重对古代口头传说或书本文献的科学分析,寻求原初的历史信息和线索;
结合“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可知,应探索古史传说中历史方面的质素和核心,寻找史实线索,为重建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提供有力证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图表题
(原卷版)
一、(2024届辽宁省部分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深地影响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如胡塞尔所提出的,自伽利略以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一直致力于将自然界数学化、机械化的目标,而这正是西方科学和文化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姑且不论胡塞尔的论断准确与否,但他确实引发了人类对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反思浪潮。而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至今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在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担心: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跟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并最终取代人类?是否会破坏而不是增进人类的福祉?这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伦理忧思,从这个角度看,彭家锋、虞昊、邓玉龙等三位青年学者聚焦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就怎样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进行学理阐释,并就如何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进行深入研讨,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何为意识?到目前为止,“意识”的产生机制仍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其实意识并非人类所独有的,有些动物也有相对于人类而言比较简单的意识,例如狗就会看家护院,它们会在陌生人进入家中时感觉到不安全而吠叫。人们认为,意识是生命感知与适应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从而保护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意识的产生与生物的神经中枢——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遗憾的是,我们对人的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这个根本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幸运的是人类拥有地球上最高级最强大的大脑,它使得我们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意识行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能通过执行人类的指令完成某些工作,产生类似人类的智能反应,但它并不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
在人们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其实人工智能的“聪明”仅仅是人类基于0和1的编程代码来控制的,或者说人工智能之所以能模仿人类的思维而完成某项工作,关键因素是人类为它们量身打造的一串串操控代码,人工智能仅仅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而已。因此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强大,它也仍然只是在人类编制的智能程序对大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目前来看,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人类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轻松应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难题,也能灵活处理陌生的未曾遭遇的困境;虽然目前不管是计算智能、翻译智能、手术智能、围棋智能、家政智能、聊天智能、驾驶智能还是字符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领域的人工智能都发展迅猛,但它们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对于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它们都无法处理。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个领域出色地完成人类规定的任务,但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完成该项任务,更不会在此过程中拥有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基于算法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是人类用以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的工具,人类发明和发展它们,目的是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取代人类自身。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仅仅是一项服务于人类的技术,是人类的工具,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其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而成为取代人类自身的主体。一部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不断发展和创造工具以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历史。从石器到铁器,再到电器,到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都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增强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地球上唯有人类拥有高度复杂的大脑结构、无比精细的意识与情感状态。无论人工智能有多“聪明”,它也不可能拥有类似于人类的“智慧”与意识。其他碳基生物虽然有低等的意识,但与人类的智慧与意识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人类主观上不会让人工智能发展成一个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情感的主体,但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正在按下“快车键”的当下,其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新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通过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摘编自张今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与《规划》中2020年的战略目标相符合。
B.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规划》要求至2025年其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完善、健全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有助于实现2030年目标。
D.人工智能是服务于人类的技术,推动其向善发展能够助力智能社会的建设。
二、(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 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 我认为, 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 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
实际上, “向外”跨界与 “向内” 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 “向内” 的所谓不跨界, 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 “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 与古为新, 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 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 “向内” 也可以是实现 “向外” 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 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 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 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 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 因此, 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 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向“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 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 重识多种当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 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 那么, 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 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
(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
材料二:
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 “外部研究”。相对而言, 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 结构主义、 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 为主, 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 性别研究、 文化研究等 “外部研究”。 这种 “二分法” 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 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 的缺陷。
100多年前, 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 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 笔者想要补充的是, 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 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 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了吧。
(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跨界文化创意的收益率目前较高,艺术史跨界研究有其现实的依据。
B.非跨界文化创意收益率目前较低,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
C.相较于跨界文化创意而言,非跨界文化创意的经济收益率波动更大。
D.非跨界与跨界是文化创意两类型,这两类型也表现在艺术史研究上。
三、(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用来对人进行分类的社会标准充满了可能指导我们行为的信念和感受。这也是纽曼在后来的经历中所认识到的一点——一旦他被归类为犹太人,人们会对他做出假设,并且会对他产生厌恶,还会对这些假设和感受采取行动。纽曼的故事的核心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但与此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具。分类过程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所有事情。我们可以给人分类,给动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给家具分类……我们用信息填充我们分出的每一个类别,并为其注入引导我们行动的感受。
以苹果为例,看到这个分类,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苹果如何生长,生长的地方,现存的品种、颜色、大小、触感、味道,应该什么时候吃苹果,应该怎么吃,是煮着吃还是生吃,苹果是否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等等。而根据对苹果的了解,我们也会决定是否会喜欢苹果这个类别的食物。所有这些感受也可以决定我们会不会吃别人给的苹果,如果要吃苹果,是去杂货店买还是去树上摘。只需看一眼苹果,我们的大脑就可以立刻调出与整个分类相关的感受和想法。事实上,这些相关性越强,这些感受和想法传达的速度就会越快。
我们关于社交群体的分类也以类似的方式运作,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们的态度称为“偏见”。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无论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我们的想法和态度都会和分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会自动触发,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举个例子,仅仅看到一个黑人,我们就会自动想起从社会中形成的一系列联想:这个人擅长运动,这个人学习不好,这个人是穷人,这个人跳舞跳得很好,这个人住在黑人社区,我们得提防这个人……进行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偏见”,这种偏见可能在你无意之中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切都毫不费力地发生在几毫秒的时间里。无论我们的价值观如何,无论我们有怎样的想法,无论我们希望在世界上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联想都可以主导我们的思维。
“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探讨了一个人的看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问题。但“刻板印象”这个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进入流行话语体系。这个词不是由科学家引入的,而是由一位名叫沃尔特·李普曼的记者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重要问题的新闻报道首先被记者本身和公众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过滤——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新闻界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李普曼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他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担任报纸专栏作家有五十多年,他的笔下详细记录了战争、政治、社会动荡和人口变化。他将“刻板印象”一词应用于描述“我们头脑中的图片”——一种反映主观认知但代表客观现实的印象。这个词来自传统排版过程,印有字体的模具被铸造在金属板上,并在打印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就很像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又未经检验过的定式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奥克兰的一位警官在接受卧底任务的时候,就将自己脑内对于武装危险分子的印象误认为是他们真实的样子,这就是“刻板印象”在背后起作用。为了完成卧底工作,这名警官不得不打扮成他心中最讨厌的那个样子,衣着破旧、邋里邋遢、蓬头垢面。但这个形象与他对自己的形象认知大相径庭,在他心中,他是一个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勇者。因此,当这位警官无意在一个橱窗前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他无法处理脑内理想形象和现实真实样子之间的差距。
李普曼十分理解“刻板印象”的作用和影响。他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写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喧闹庞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熟悉的文化所定义出的东西,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文化所给定的、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李普曼一直以来从事的新闻舆论工作使他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做出草率和不合逻辑的公民和政治选择,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已经使他们自动忽略了那些与他们的先验常识不符的信息。而这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家把困扰李普曼的这种现象称为“证实性偏见”。人们倾向于寻找并关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想法的信息,即使我们的面前还摆着完全相反的、似乎无懈可击的现实,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能够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更值得信赖,不容置疑。一旦我们确认某件事物的运作机理,就很难再打破这个已经确定的框架。
“证实性偏见”是一种允许不准确的想法传播和持续的机制。而如今,不管你相信怎样的想法,其实都可以找到大把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在21世纪,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维度搜索网络资源,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信息,找到更多和我们拥有相同观点的人。这种分离化的信息搜集会从我们的视角中自动抹除那些令我们不舒服、感到不协调的事实,让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符合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假新闻”。
在李普曼生活的时代,问题不在于庞杂的信息来源,而恰恰是由于信息匮乏导致的无知泛滥。《公众舆论》开篇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在大洋中的一座小岛上生活着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由于与世隔绝,他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在英法协约抗击德国的时候,虽然这些岛民从理论上说已经成了敌人,但他们仍然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脑中的图片并没有与实时事件的发展相匹配。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但这些孤立的人只能根据他们自己心中世界的样子来生活。
(摘编自珍妮弗·埃伯哈特《“刻板印象”: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980年代的刻板印象 2000年代的刻板印象
男性 粗鲁、说粗话、强壮随和、安静、含蓄、害羞聪明、有探索精神、好胜心强、严肃、自信 强壮、粗鲁严肃、有野心、独立固执、骗人、酷
女性 漂亮、柔弱软声细语、温柔、犹豫讲闲话、没事找事、焦虑 安静、害羞温柔抑郁、没事找事焦急、容易激动、妒忌
共通 诚实、信得过、同情、勤劳妒忌、自私、容易激动 诚实、自信、负责自私、生气、聪明、娇气
A.对男性和女性形成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人们对社会人群进行分类的方式之一。
B.1980年代对女性诸如“漂亮、柔弱”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和人们的男女分类标准相关。
C.2000年代对于男性和女性共通的刻板印象忽视了某些不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
D.图表中,男女共通的刻板印象中都有“诚实”和“自私”,说明这是经过检验的客观现实。
四、(2024届·山东滨州·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从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古史辨运动兴起后,中国古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事迹是“神话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神话化”这一问题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
所谓“神话的历史化”,就是认为黄帝本为天神,而后有一个被历史化的过程。持此观点的古史辨派学者使用的关键词是“神话”和“历史”,并兼及“传说”。
按照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传说是以口传为特征的一种故事,它的内容包括神话和历史。神话是否可以为古史研究采用,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史实。从逻辑学角度来说,在文字记录没有产生以前(口传时代),传说是神话和历史的属概念(上位概念)。同时,古史辨派学者认为有些神话中有历史真实。随着文字记录的出现(文本时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历史内容开始转化为文本。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历史记录大多以文本的形式直接产生,文字使用者还有可能直接创造新的神话。这时候,传说和历史、神话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所谓“历史的神话化”,就是认为黄帝传说有历史的根基,其后进入神话,这是历史与神话互渗的结果。从持此观点的学者一方来看,批评古史辨派阵营使用的关键词则是“传说”和“历史”,而兼及“神话”,代表作品是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在徐旭生著作中,与古史辨派相比,“历史”的用法无别,“神话”的用法略有区别,“传说”的用法则差别极大。就内涵而言,神话不含史实成分,传说则往往含有史实成分。这一阵营,更多的站在西方“传说”的传统上。从概念关系来看,西方文献的传说与神话、历史是并列关系,徐氏基于这种关系把这三个概念引申为了“进化论式”的历史分期概念(如下图),试图以此证明古史辨派的观点缺乏科学性。
“传说”这一概念,折射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从语源来看,徐旭生使用的“传说”对应着英语的legend,在西方文献中,legend多用于讲述英雄的不凡才能,它的含义与今天我们说的“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相近。然而,汉语文献固有的“传说”一词若要译作英文,其译称则因语境差异而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用汉语“传说”来翻译legend时,也势必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这种窘况即翻译界所称的“不可通约性”。当徐氏成为史学界批评古史辨派疑古倾向的旗帜性人物时,学者们如果不能站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高度指出徐氏著作中的问题,便难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要同时解决“黄帝是人是神”的问题和神话学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问题,关键就在于重新确定神话、传说和历史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基本采用古史辨派学者处理神话、传说、历史这三个概念关系的方法,同时吸纳徐旭生对传说概念的处理,以上两个问题便有望初步得到解决。总之,近代史上的这场“黄帝人神之争”,无论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存在多少瑕疵,我们都应该向这些在黑夜中摸索的前辈致以敬意。
(摘编自郭放《黑夜中的探索:近代学术史上的“黄帝人神之争”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二: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神像、神树以及黄金制品等,考古人员测定出六个祭祀坑的碳十四考古学年代数据均集中于距今3200—3000年间。这些考古新发现带给世人强烈的冲击。然而,如何看待三星堆考古与古史传承体系?三星堆在既往的历史文献中有无线索可寻?这首先涉及一个争议多年而至今仍存歧义的基本立场,即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古史辨派提出的疑古主张,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有学者认为,疑古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于冲破以儒家经典为“正统”的封建思想的罗网、提倡科学与民主、重建古史均起到了推动作用。自顾颉刚发起古史大讨论后,再也没有人糊里糊涂地将“盘古氏,开天地”的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但“古史辨派”早期代表人物胡适1921年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对此,李学勤先生早已提出过批评,认为其“怀疑过度”,如此一来,“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一下子缩短了一半,以上部分统统成了空白”。
以今天考古学和古文献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可以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我们在重建古史过程中,应在对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科学梳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古代口头或书本文献进行去伪存真、深入辨析的科学分析,寻求可能存在的原初“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因为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古史传说,前者虽然真实、客观,但却只是历史零散的局部、片段甚至点滴;后者虽然貌似全面、周到,却是真伪杂陈的。
事实上,自1928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甲骨文和《史记 殷本纪》所记商代帝王世系的高度契合,便已经以确切的证据印证了殷墟为商代晚期都邑,证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晚商史可为信史,也显示出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和中原王朝的古史传说相比较,三星堆考古文化的主体为夏商周时期的遗存,在古史传承体系中也曾留下不少有关“古蜀”的传说和记载,有些古史传说还包含大量未经儒家经典“整束”之前不那么“雅驯”的朴素内涵,恰可与三星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互对应、进行比较。因此,我们赞同当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当中所主张的观点:“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通过探索古史传说中的这些“质素”与“核心”,从传说中去寻找“史实”的线索,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三星堆,从而也重新估量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与中国古史传承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神话的历史化”观点者认为,黄帝本来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但在他的故事中可能包含了史实。
B.持“历史的神话化”观点者认为,黄帝的传说可作为历史研究的内容,但要剔除后来神化的部分。
C.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徐旭生及其作品《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涉及了其观点,但各自具体用意不同。
D.材料二通过探究古史辨派及其批评者争论的问题,解决了三星堆在历史文献中无线索可寻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学界围绕着“黄帝人神之争”爆发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其焦点之一是神话能否被历史研究采用。
B.翻译具有“不可通约性”,若将汉语“传说”一词译作英文legend,会陷入内涵难以“等价”转换的困境。
C.中国古史传承体系有关于“古蜀”内容的记载,包含未经儒家整理的史实信息,从而为三星堆出土实物提供了对应记载分析。
D.安阳殷墟考古发现和《史记》相关记载高度契合,有力地推翻了胡适“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说法。
3.下列选项能够支撑材料一中“神话含有史实成分”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三星堆考古中,出土了大量迄今为止在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中所不见的器物群,对于古蜀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良渚遗址中,王城废弃,神话流传下来,发掘的玉器有大量天地日月崇拜、龙凤崇拜的神话物象,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地位。
C.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这双重证据使传说中的夏朝走向历史真实。
D.《大戴礼记 帝系》:“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4.根据材料一中古史辨派的观点,下列对“文本时代”传说、神话、历史之间的关系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对“传说”与“史实”关系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古史传说及其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