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押题卷(四)生物(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押题卷(四)生物(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6 19:24:15

文档简介

2024 届高三押题卷(四)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镁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合成,类胡萝卜素中不含有镁元素,A错误;缺镁导致老叶先出现
枯黄,而刚长出的幼嫩叶片不会出现枯黄,推测可能是老叶中的镁转移至幼叶导致的,B 正确;光反
应过程固定光能,暗反应过程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C 错误;Mg 属于大量元素,D 错误。
2.B【解析】脂滴(LD)主要储存脂肪等脂质,脂质不溶于水,则脂滴可能是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而
成的细胞器,尾部朝内有利于储存脂肪,A 正确;LPS 是细菌的脂多糖,而细菌没有内质网,所以 LPS
不是由细菌的内质网合成,B 错误;多种宿主防御蛋白会在 LD 上组装成复杂的簇,以应对细菌的侵袭,
LD 可与细菌接触,杀死病原体,C 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哺乳动物的 LD 还具有蛋白质介导的抗菌能力:
在响应侵入机体的 LPS 时,多种宿主防御蛋白会在 LD 上组装成复杂的簇,以应对细菌的侵袭。LPS
是细菌的脂多糖,它能抑制 LD 内脂质在线粒体内的降解”,因此发挥抗菌功能离不开蛋白质、脂质和
糖类等物质,D 正确。
3.A【解析】细胞骨架的成分为蛋白质,可被马达蛋白识别,A 错误;由图可知,马达蛋白运输转运
囊泡的过程存在 ATP 的水解,因此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B 正确;内质网产生的囊泡能精准
的运输到高尔基体,与马达蛋白能精准将相应物质运输到指定位置有关,C 正确;神经元间的兴奋传
递存在突触小泡的运输及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若马达蛋白功能异常,则会影响突触间兴奋的传递过
程,D 正确。
4.D【解析】由图中结果只能推知圆叶对椭圆叶为显性,并不能推知另外两对性状中的显隐性,A 错
误;雌株甲与圆叶、绿茎、高茎的雄株乙杂交,后代与叶形相关的性状比例为 3∶1,说明亲代均为杂
合子,与此性状相关基因型为 Aa、Aa 或 XAXa、XAY,该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X 染
色体上,且子代中紫茎:绿茎=1:1,高茎:矮茎=1:1,则甲的表型为圆叶、紫茎、矮茎,B 错误;由图
中结果无法确定三对基因是否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无法推知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选取亲本中三对基因中的任何一对,无论 F1 的表型是出现 3∶1,还是 1∶1,均可证明性状的遗
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 正确。
5.A【解析】鱼洄游途经某地时,只是暂时经过,捕获以后进行标记,不能再次捕获,所以不能用标
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A 错误;由于鱼类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
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则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
作用,B 正确;鱼类的行为,如鱼类洄游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C 正确;
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如可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
殖力,促进渔业生产,D 正确。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
6.B【解析】DNA 甲基化通过影响转录过程进而影响基因表达,实验一中 F1 基因型为 Bb,但表现为
个体矮小,推测 DNA 甲基化抑制了 B 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A 正确;若假说正确,则基
因型为 Bb 的雌鼠可产生两种卵细胞,由于 B 基因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化,因此 B 基因在卵细胞中不
表达,B 错误;F1 中个体矮小雄鼠与纯合矮小雌鼠杂交,如果子代个体正常:个体矮小=1∶1,即 F1
中个体矮小雄鼠产生了 B 和 b 精子,则能验证假说(B 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处
于甲基化),C 正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1 基因型均为 Bb,若假说正确,均产生基因型为 B(不表
达)和 b 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B 和 b 的精子,F1 自交后代的表型既有正常个体,也有矮小个体,且比
例为 1∶1,D 正确。
7.D【解析】茉莉酸可以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效清除多余的活性氧,延缓植物细胞衰老,
A 正确;茉莉酸能通过诱导产生不同种类的次生代谢物影响昆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或干扰植食性动物
神经信号的传递,进而降低捕食者的种群密度,B 正确;茉莉酸是植物激素,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
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因此茉莉酸作为影响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信息分子发挥调节作
用,C 正确;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微量有机物,因此不能从植物体内大量提取,D 错误。
8.C【解析】突触Ⅰ和突触Ⅱ均为突触,均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正确;僧帽
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颗粒细胞芽球 Na+内流,从而将兴奋传递给颗
粒细胞,B 正确;突触Ⅰ的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突触Ⅱ的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
为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僧帽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将兴奋传递到颗粒
细胞,颗粒细胞兴奋时,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僧帽细胞产生兴奋,僧帽细胞兴奋
时会受到来自颗粒细胞的抑制,称为侧抑制,故僧帽细胞通过突触Ⅰ和突触Ⅱ受到侧抑制,C 错误,D
正确。
9.C【解析】图 1 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图 2 属于细胞免疫过程,A 错误;图 1 和图 2 均属于特异性免
疫,B 错误;乙为记忆细胞,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可直接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丙),庚为记忆 T 细胞,
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可直接分裂、分化为细胞毒性 T 细胞(戊),C 正确;靶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
错误。
10.A【解析】黄莺成群飞起的现象,体现了种群的特征,A 错误;春天日照时间变长,引起燕子求偶、
筑巢,体现了光照等物理信息对种群繁衍的影响,B 正确;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
近真实值,但花费时间和精力越多,C 正确;马蹄踩踏之处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于周边,体现了人
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 正确。
11.D【解析】火灾后土壤中保留有植物甲的繁殖体,故该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A 正确;火
烧后的黑色物质会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土壤表面增温,即改变了该地的环境条件,会改变森林群落演
替的速度和方向,B 正确;图中优势物种高度和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说明该地正在向森林群落演
替,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2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
百 H
C正确;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增加该地的物种数目,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自我调节能
力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升高,D错误。
12.C【解析】器官发生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利用外植体得到根与芽或完整植株的过
程一般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B正确;由题干可知,器官发生的两种途径都需要
利用外植体诱导得到根与芽或完整植株,而不能在母体植物上直接完成,C错误;器官发生途径过程
中,通过诱导外植体经细胞分裂、分化得到完整植株,该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13.D【解析】将某蛋白质第 356位的丝氨酸替换为缬氨酸,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
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属于蛋白质工程,A正确;蛋白质工
程是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或重新合成,然后进行表达,须构建重组 DNA分子,B正确;蛋白质工程是
在分子水平上对现有蛋白质的基因分子进行操作,对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C正确;蛋白质
工程不是直接对氨基酸进行替换,而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
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14.ABC【解析】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是一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葡萄糖中的氢以质子、电子形式
脱下并传递,最终与分子氧生成水,该过程有序传递有利于能量逐步释放,A正确;结合题干信息“电
子沿一系列特定载体传递时……”可知,各种电子载体可能是不同种类的专一蛋白质,B正确;分析题
意,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同时起质子泵的作用,可在传递电子的同时将质子从线粒体基质转移到内
外膜间隙,产生膜两侧的质子浓度梯度,并且内外膜间隙的质子沿着质子通道进入基质时会驱动 ATP
的合成,推测内外膜间隙的质子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因此质子从线粒体基质进入内外膜间隙的运输
方式为主动运输,C 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该阶段产生的 ATP 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多,D 错误。
15.BCD【解析】父母表型均正常,基因型为 Aa,胎儿完全型 T9 基因型可能为 AAA、AAa、Aaa、
aaa,若为三体自救型,即完全型 T9 的部分细胞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完全型三体 aaa
丢失第三条染色体,形成正常细胞应为 aa,因此体内可能含有 aaa、aa 两种体细胞,A 正确;父母表
型均正常,基因型为 Aa,胎儿基因型可能为 AA、Aa、aa,若该胎儿为分裂错误型,胎儿正常的细胞
基因型为 Aa 时,可存在 AAa 的体细胞,其体内不会同时存在 AAa 和 aa 两种体细胞,B 错误;该嵌合
型 T9 胎儿的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三种基因型的体细胞,如 AAa,随机丢失一条染色体,则可会产生 AA,
Aa 的基因型,所以会出现三种基因 AAa、AA、Aa,C 错误;该胎儿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发生有丝分裂,
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 错误。
16.BC【解析】初入水时体内散热和产热均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
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产生冷觉,A 正确;冷水刺激后皮肤发白是皮肤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
流减少而呈现白色,与立毛肌无关,B 错误;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副交感神经使心
跳减慢,心输出量减少,C 错误;在冷水中,体温会下降而低于正常体温,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3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
百 H
的调节作用,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这两种激素都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D正确。
17.BC【解析】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之间的寄生、捕食等关系进行防治,人工打捞属于机械防治,喷
洒草甘膦属于化学防治,A错误;光属于物理信息,接受足够光照才能萌发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正确;水葫芦吸收水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物质,猪取食后不能消化、分解、
代谢重金属物质,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C正确;引进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有利的,不会降低当地的生
物多样性,D错误。
18.ABD【解析】利用黑曲霉发酵制得的柠檬酸,可广泛用于调节食品的酸度,A正确;发酵产物柠
檬酸呈酸性,随着发酵进程的进行,柠檬酸含量增多,发酵液酸性增强,溶液 pH逐渐减小,B正确;
结合题干可知,发酵时采用精制糖如葡萄糖、蔗糖为原料,能够获得较高产量,故实验室配制培养基
筛选黑曲霉不是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C错误;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以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
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故发酵结束后,采用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措施获得柠檬酸,D正
确。
19.(11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无水乙醇(1分) 提高植株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来增加 ATP和
NADPH的生成量(合理即可)
(2)黑暗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1分) O2的消耗速率(或 CO2的释放速率或有机物的消
耗速率,1分)
(3)增施硅肥可使气孔导度增大,吸收的 CO2增多,光合作用利用的 CO2增多 硅肥浓度过高影
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给第五组浇一定量的水,一定时间后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
【解析】(1)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花生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增施硅肥是通过
提高植株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来增加 ATP 和 NADPH 的生成量,从而增加光
合作用速率。
(2)若要测量花生叶片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要测量花生叶片的呼吸速率,该操作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
行。呼吸速率观测指标可以是 O2 的消耗速率或 CO2 的释放速率或有机物的消耗速率。
(3)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施加硅肥花生植株净光合速率高的原因是硅肥使气孔导度增大,吸收的
CO2 增多,光合作用利用的 CO2 增多;第五组相对于第四组,硅肥的施用量增加,但净光合速率却表
现为降低,原因可能是硅肥浓度过高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可给第五组浇一定量的水,一定时间后
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来证明以上的猜测。
20.(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不可以(1 分)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
(2)常染色体隐性(1 分) 常染色体显性(1 分) 性(1 分) 不能
(3)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8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4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
百 H
【解析】(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不可以通过 PCR扩增得到致病基因。
(2)根据表 2中 4号个体不带致病基因可知,引物对 1、3、6扩增的为正常基因,2、6号个体不患甲
病,但带有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丙病的有 3、5、6号个体,带有正常基因
和致病基因,因此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 PCR乙病结果中 B/b基因没有同时出现,推测基
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是伴 X或伴 Y遗传,但不能确定显隐性。
(3)根据女性中 1、3个体带有 B和 b基因且不患病,可知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遗传病,女
性个体 1(基因型为 AaXBXbdd)与表 2中男性个体 2(基因型为 AaXbYdd)婚配,后代表型正常的概
率为 3/4×1/2=3/8。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增强(1分) 交感(1分)
(2)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胰岛素含量(回答不全得 1分,共 2分) 等量的生理盐水
(3)①实验组的胰岛素含量高于对照组的,说明实验组血糖升高不是胰岛 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
减少引起的
②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够促进胰岛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升高(1分);尼古丁能诱发胰
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减弱(1分)
(4)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乙酰胆碱受体的敏感性,使神经细胞不容易产生兴奋,必须通过增大香烟
的吸食量才能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解析】(1)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 B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增强,分泌胰岛素,使得血糖含量降低。血
糖含量降低会使下丘脑的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 A细胞活动增强,从而升高血糖。
(2)结合图 1和图 2分析,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胰岛素含量。实验组注射
生理盐水配制的尼古丁,对照组应当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①图 2中实验组的胰岛素含量高于对照组的,说明实验组血糖升高不是胰岛 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
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即尼古丁不会使胰岛 B细胞受损。②实验结果表明,经尼古丁处理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含量、胰岛素含量均升高,推测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够促进胰岛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
血糖含量升高;尼古丁能诱发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减弱。
(4)尼古丁能与神经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神经细胞兴奋,从而使大脑产生愉悦感,吸烟成瘾
的原因是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乙酰胆碱受体的敏感性,使神经细胞不容易产生兴奋,必须通过增大
香烟的吸食量才能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22.(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生态恢复工程(1分) 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植物
等从大气中摄取碳(或储存碳、同化碳)(1 分)
(2)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外界干扰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正反馈(1 分)
(3)生态系统的人工重建依赖一定的生态基质;不能对生态系统过度开发利用;退化的生态系统需要
及时修复(答出两点即可)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5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
百 H
(4)方向(1分) 草本植物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解析】(1)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
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而
根据题干信息,从碳循环途径来看,废弃矿区的修复有利于增加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或储存碳、
同化碳)的速率。
(2)由图示可知,图中①过程由原脆弱生态系统退化为极度退化生态系统,而②过程是由极度退化生
态系统再度退化为不可逆转生态系统,这说明采矿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力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
干扰的能力,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①退化过程中某些物种的消失加快了②再
度退化过程中另一些物种的消失,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
(3)由图示可知,不可逆转生态系统不可能通过人工重建形成重建生态系统,而极度退化生态系统通
过人工重建能形成重建生态系统,故⑤与⑥过程对照说明生态系统的人工重建依赖一定的生态基质,
退化的生态系统需要及时修复,不能对生态系统过度开发利用。
(4)由图示可知,①与⑥对照,说明原脆弱生态系统退化为极度退化生态系统后,通过人工重建能形
成重建生态系统,故人工干预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草本植物可为节肢动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
栖息空间。
23.(12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碱基序列)可以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2)之后 利用 S基因控制合成的信号肽引导 rHSA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2分)
(3)氨苄青霉素 不含组氨酸 该基因表达载体上既有原核生物复制原点,又有真核生物复
制原点(2分)
(4)甲醇可调节 AOX1,启动 S基因和 rHSA基因的转录(2分) 温度、pH、O2、渗透压等(答
出两点即可,2分)
【解析】(1)rHSA基因与 HSA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原因是密码
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碱基序列)可以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2)由题干信息可知,rHSA需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才能变为成熟的 HSA。将 rHSA基
因构建在 S基因之后形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既有信号肽序列,又有 rHSA序列,
有利于其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3)rHSA基因导入生产菌 X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由于重组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第一次
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 rHSA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第二次筛选时,将上述大
肠杆菌与生产菌 X混合,然后在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由于含有 HIS4基因,能控制合成组氨
酸,故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生产菌 X含有 rHSA基因表达载体。该基因表达载体上既有原核生物复
制原点,又有真核生物复制原点,因而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又可在生产菌 X中进行复制,保持稳定遗传。
(4)由题干信息可知,AOX1启动子的启动依赖于甲醇,因此发酵生产 rHSA时发酵液应加入甲醇,
来启动 S基因和 rHSA基因的转录。发酵液中能够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有温度、pH、O2、渗透压等。
押题卷(四) 生物答案 第 6 页(共 6 页)
{#{QQABDYSAogiIAJIAARhCAwXACACQkBGACIoOQBAMMAAACBNABAA=}#}2024届高三押题卷(四)
4,紫外线消证技术主要是利用短放紫外线对微生物的伤害作用,其原理是使DNA链中相邻的
嘧啶形成环丁烷密啶二聚体,阻碍基因的正常夏制,从而导致细菌失活。细菌体内的光复活
生物学试题
前在某一被长可见光的作用下,可将二聚体裂开,进行DNA的修复,使失活的细菌重新获得
话性,这就是光复活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意事项:
A.光复活作用有助于做生物保持自身遗传物质的批定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哑卡上,
B.环丁烷嗜啶二聚体存在于DNA的双链之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哑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椽皮
C.修复DNA的损伤能够延级某些细胞的度老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D.实验室夜间使用紫外线消游技术效果比较好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圆叶与椭圆叶、绿茎与紫茎,高茎与矮茎为三对相对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性状,分别用基因A/a、B/b、D/表示。植株甲(帷株)与植株乙(四叶、绿茎、高茎)杂交产生
F,(产生的后代足丝多),F:的表型及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植核数登(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叶
700
1,无机盐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农谚中有“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黄”,
600
观察缺镁的植株发现,刚长出的幼增叶片不会出现枯黄,总是老叶先出现。下列叙述正确
500
的是
400
A.镁是构成植物体的元素,参与叶绿素、类胡梦卜聚的合成
200
B.缺镁导致老叶先出现枯黄,可能与老叶中的镁转移至幼叶有关
100
C.缺镁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与其暗反应固定的光能减少有关
D,农业生产中需要给植物施用N、P、K等大员元素和微量元素Mg等
椭四叶四叶紫茎绿茎高茎矮茎
A.由图中结果可推知三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圆叶、紫茎、高茎
2.脂滴(LD)是最新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器,主要储存脂防等脂质。哺乳动物的LD还具有蛋白
B.甲的表型为圆叶、紫茎、矮茎,叶形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
质介导的抗菌能力:在响应侵入机体的细菌的脂多糖(LP$)时,多种宿主防御蛋白会在LD上
组装成复杂的簇,以应对细菌的侵袭。LPS能抑制LD内脂质在线粒体内的降解,同时增加
C,由图中结果可推知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体
LD与细菌的接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选取亲本中三对基因中的任何一对,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A.LD可能是由单层顾脂包亵而成的细胞器
6.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能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
B,细菌的LPS含有C、H,O元素,其合成部位是内质网
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刻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素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
C.LD可作为组织和使用防御蛋白杀死细胞内病原体的细胞器
法错误的是
D.LD发挥抗菌功能离不开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物质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登
3.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定向运动的蛋白,它能使瘫泡沿着细胞骨架精准的将相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应物质运送到指定位置,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转运编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ADP
7研究发现,小鼠的生长发育与常染色体上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B)有关,该基因发生突变
马达
后(),小鼠发育迟缓,表现为个体矮小。某小组选用纯合正常鼠与纯合矮小鼠进行如下
蛋白
细胞
实验:
骨架
实验一:纯合正常惟鼠与纯合矮小雄鼠杂交,F,全部表现为个体矮小
A.细胞骨架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可被马达蛋白识别
实验二:纯合矮小帷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F:全部表现为正常。
B.马达蛋白运输转运巍泡的过程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有人提出假说:B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
C,马达蛋白可将内质网产生的發泡精准的运输到高尔基体
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聪响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过程
A.DNA甲基化抑制了B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御老郴您卷(虫物坐诚題第】页(共8页)
押題卷(四)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