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5敬业与乐业(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5敬业与乐业(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6 08: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资料卡片——演讲(议论文)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主要手段——肢体语言(演)
有声语言(讲)
资料卡片——演讲(议论文)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
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观点鲜明,话题集中,结构完整;
②选题有很大的时代性;
③充满激情,富有感召性。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和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9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背景资料预习检测 认字识词旁骛(???? )?? ?承蜩( ) 衔着(???? )??? 佝偻(?????? )( ) 骈进(???? )??? 亵渎(?????? )( )
强聒不舍( )wù xián pián dú xiè ɡōu lóu tiáoɡuō难解字义: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轻慢,不尊重。并进,一起前进。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放声朗读这篇演讲稿,圈点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何为“敬业”,何为“乐业”。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心无旁骛,发愤忘食”)——责任心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苦中作乐,乐以忘忧”)——趣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都围绕“敬业与乐业”展开讨论,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议论文知识卡片:中心论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句。
如何找中心论点。
找位置: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找总结性词语:由此可见;我认为;我确信;总之
找论题,找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话,合并同类项,提炼文章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缩写课文,理清思路
(一)快速浏览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出表达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以此提炼文章要点。

“因此”“总之”“所以”,是总结上文的一种方式。
“我确信”“我认为”“我深信”,是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
“首先”“先”“第一”“第二”,是理清层次的一种方式。
设问句,是激发兴趣、引出下文的一种方式。 缩写课文,理清思路
(一)快速浏览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出表达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以此提炼文章要点。
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3. 第一要敬业。
4.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5.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6. 第二要乐业。
7.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8.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9.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0.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缩写课文,理清思路 (二)依据你找出的文章要点,进行课文微缩, 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首先…
其次(接下来、然后、此外、另外、同时)…
最后…
论述、议论、谈论、表达、解释、提出、引入
这个观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例子 小结:本文开头首先交代题目的来源,并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然后,分别论述 “有业之必要”、“第一要敬业”、和“第二要乐业”;
最后,总结全文,指出:敬业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并发出号召,勉励大家一起受用。缩写课文,理清思路仔细阅读2-5段,把它看作一篇独立的小议论文,找出论点、论据,简析其论证方法。
深入阅读,精段研读论点:有业很有必要。议论文知识卡片: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材料)。
道理论据:经过实践检验,被社会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等。 论据与论证法:
道理论据:
1、孔子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和“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百丈禅师的格言:“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通过道理论证,引用孔子和百丈禅师的格言,论述“人人都要有业,都要不断劳作”。议论文知识卡片:事实论据:
1.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
2.确凿的统计数据。
3.历史上可靠的、典型的史实。
4.亲身经历等。论据与论证法:
事实论据:
1、第3段举了两类无业之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之人,从反面强调“有业”的必要性。
2、第五段举百丈禅师不做事不吃饭的故事,从正面强调人人都要劳作。
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论证了“有业之必要”的道理。
“有业”是前提“敬业与乐业”的,这一层为下文论述作铺垫。合作学习,写法探究活动:
精读6-8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个论点的?
划分出段落的内部层次。6-7段:作者如何论述“敬业”必要性的。(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67引用 做 论据。朱子的话道理列举 作 论据。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事实(当大总统、当车夫)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 论据。列举 作 论据。佝偻丈人承蜩、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事实曾文正、庄子、孔子的名言道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8段: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必要性的。针对有人认为“做工苦” 的感叹,作者指出:身入其中,最为有味奋斗前去,加增快乐比较骈进,竞胜而乐杜绝妄想,省却闲愁做任何事都要掏神费力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与其厌恶自己的本业,倒不如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因为: 接着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四点原因:
分论点一:论述“要敬业”
分论点二:论述“要乐业”驳斥做工“苦”,指出“做”不可免“做“必产生乐趣,陈述四项原因职业神圣,都可敬要做圆满,必须敬业《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寻章摘句,积累经典活动:
文章有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警句,勾画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朱子:主一无事便是敬。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梁启超: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
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便是敬业的人,你能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来论述作者的这一观点吗?方法指导:
举人物+概括性事例及分析+观点论述
拓展练习 雍正便是这样一位天地间第一等人。
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会休息。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雍正皇帝的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
所以,称他为天地间第一等人一点儿也不言过其实。 教师示例背诵积累“梁氏”警句作业:
背诵积累至少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