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王安石穿越到现代,为实现自身价值,请你做他的助手,帮忙发布新词《桂枝香·金陵怀古》。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直播主题策划会!
直播主题策划会
一、 给王安石立人设
二、 设定直播流程
三、 正式发布新词
请找出与王安石有关的信息
《临川集》
放翁
唐宋八大家
南宋
北宋
易安居士
王荆公
半山
清真居士
介甫
诗词家:北宋四大诗人之一,诗歌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诗歌多涉及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展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一、给王安石立人设
1.《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
3.《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_” 。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只缘身在最高层
总把新桃换旧符
凌寒独自开
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简练明快,逻辑严密,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如《伤仲永》《阿房宫赋》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政治家:他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文章,阐述政治理念和改革主张。这些政论文章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上皇帝书》《答司马谏议书》等。
二、设定直播流程
(二)介绍新词内容
(三)朗诵新词内容
(一)设计宣传海报
交代了哪些信息?
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的气氛为全诗打下了凄凉的基调。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此句中的景色。
思考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
比喻和用典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思考: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远近结合
此句带给你的感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色彩骤然丰富艳丽,顿增明亮之色。
1.在下阙中,若把作者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
2.作者在叹什么?
3.“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4.后世之人有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你从中又读到了什么?
“谩嗟荣辱”是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表达了词人对千古以来凭吊历史之士的态度。他们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却末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恰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王安石所生活的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年代,虽然比不上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强盛,但国家尚属安定。然而作为改革者,王安石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敏锐地认识到国家安定表面后的种种乱象,“今天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上万言书向仁宗表达自己“矫世变俗之志”。
写作背景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背后,是词人对社会现实的殷切观照,作者不希望后世统治者对历史教训只是口头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奋起改革,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
下阕之情与上阙之景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秋景凄凉萧瑟,为下阕之情做铺垫;乐景衬哀情。
大家好,欢迎来到王安石的直播间,“词人王安石”将在直播间带来新作《桂枝香·金陵怀古》,该词上阙写景,绘制了一幅壮美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下阕怀古抒情,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借古讽今。接下来就让我们把镜头转向王安石,请他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一首新作。
(二)介绍新词内容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三)朗诵《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将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
这首词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以及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与期望。
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历史与情感交织的壮丽画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四、正式发布新词
推荐词参考:
五、拓展讨论
为了增加王安石新词直播间的人气,请你将对此词的感受写成弹幕来支持王安石。
六、归纳总结
至此,我们作为助手,已经帮助王安石策划了一场思路明确、别具一格的直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逢国运之秋,王安石挺身而出,愿以一己之力,推动改革变法,护佑家国太平。今时不同往日,同学们,我们现在正逢可为之时,但不可缺少的却正是这种勇挑重任、护佑家国的爱国热忱。愿你我能在承平盛世挑起这副重担。
七、作业布置
1.撰写《桂枝香·金陵怀古》推荐词
2.背诵本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