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百合花》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百合花》课件 (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6 1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花语:纯洁、忠贞、神圣、幸福。
百合花 茹志鹃
教学目标
√ 掌握小说文体知识
√ 学习全方位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重点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战争年代军民鱼水之情。
√ 把握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扬纯洁美好的品性。
正 音
撂 liào 讷 nè 虔 qián
讪 shàn 嬷 mó 砦 zhài
拗 niù    (ào/ ǎo) 髻 jì 忸怩 niǔ ní
知 人
茹志鹃(1925-1998),当代著名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1955年任《文艺月报》编辑。她的小说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小角度反映时代本质。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论 世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不久,她的家庭成员
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十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的产物。”
小说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情节基本结构
3.线索: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等,可分为单线和双线。
小说知识
4.小说人物描写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直接描写 (正面描写) 肖像、 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 a.刻画人物性格b.深化主题 c.推动情节发展 d.渲染时代氛围、地方特色 e.渲染人物心情。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衬托 小说知识
5.概述人物形象特点四角度
(1)抓主干概括主要特征:
①从情节角度概括
②从描写角度概括
(2)理枝叶补充完善形象
①从他人评论角度概括
②从作品背景角度概括
整体感知
加入标题
加入标题
加入标题
一、速读课文,
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 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借被子
(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一反常态的举动
人物
“我”、
小通讯员、
新媳妇
事件
加入标题
加入标题
加入标题
整体感知
二、找出全文线索,理出故事情节。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1-23
24-43
44-59
带路;主要写通讯员带路护送,塑造通讯员人物形象。
借被;主要写借被子的过程,在通讯员与新媳妇的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
牺牲;写了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一反常态的举动。
整体感知
三、体会本篇小说的精巧构思: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朗读并复述百合花被的最后结局。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情节
意象解读
 作用一:小说中三次提到的那条 “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用以反复点题,突出标题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使情节的发展更加连贯。
 作用二:使整篇作品结构严密,层次清晰,前后呼应。
 作用三:围绕借被子事件,对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了生动的刻画。最后通过对新媳妇的集中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
百合花被
总结归纳
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
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
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更重要的是,作者赋予了百合花丰富的象征意义:
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军民之间、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都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的美好。
高考链接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 尤其是短篇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命题类型
理解标题意蕴
分析标题作用
小说常见标题类型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如《故乡》、《边城》;
2.以人物、人物形象特征为题,如《铁齿铜牙纪晓岚》;
3.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
4.以线索为题,如《项链》、《命根子》;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祝福》,《百合花》;
6.以问题为题,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考链接
高考链接
题型1.理解标题意蕴
答题思路
1.表层义(字面义、最浅层的含义)
2.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 结合标题所用表达技巧: 常用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
· 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进行挖掘。
例:小说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标题三
标题四
高考链接
题型2.分析标题作用
答题思路
环境方面: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
感情基调;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如《边城》。
人物方面: 交代或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铁齿
铜牙纪晓岚》。
情节方面: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清兵卫与葫芦》;
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祝福》。
高考链接
主题方面: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如《祝福》。
手法效果: 运用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命根子》。
读者方面: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
生阅读的冲动。引发读者思考。 如问题式标题《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
例: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小说选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的呢
人物形象探究
一、 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低头咬着嘴唇” 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淳朴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话里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动作、心理描写 善良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神态、动作描写 尊重军人、品质高洁
新媳妇人物形象
新媳妇是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农村革命妇女的典型代表,她那如“百合花”般俊美爱笑的外表美和纯洁高尚的人性美、人情美,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三、文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腼腆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质朴
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腼腆、害羞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牲 语言描写 勇敢
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
人物形象探究
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又憨厚朴实,拘谨腼腆,不善言辞,质朴纯洁,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
通讯员人物形象
人物总结
军民鱼水情
通讯员
热爱生活、不善言辞、
舍己为人、憨厚质朴、
拘谨腼腆、体贴细心。
“我”
线索
新媳妇
俊美爱笑、
善良淳朴、
纯洁高尚。
高考链接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者和见证
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例: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增加真实性,是
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②小说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
展开的,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③小说主要人物是“我”眼中的人物,“我”
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篇小说艺术特色:
第一,小说选材讲究。作品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背景,将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对于第一次借被的冲突也未正面描写,都可以看出选材的讲究。
第二,构思巧妙。作品以新媳妇“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百合花的被子”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
第三,心理刻画细腻。作者通过细致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例如“我”对通讯员随着认识的加深,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
第四,典型的细节描写。比如通讯员枪筒中的树枝和野花,衣肩上的破洞,两个馒头及百合花被子都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
主题思想
本篇是一篇战争题材小说,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某地前线包扎所的故事,表现出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纯洁的感情。
战争固然有正面交战、残酷血腥的
一面,但是不管怎样,有人,就有人性,
就有情感,美好依然存在,正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保护美好和平的生活,保护人类美好纯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