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复习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单元复习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7 08: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复习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x为整数,3x+4,4,x+7,2x+6,0.8中一定是2的倍数的有( )个。
A.4 B.1 C.3 D.2
2.把7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份的长是全长的( )。
A. B. C. D.
3.甲比乙的3倍少1.7,可以列式为( )。
A. B. C. D.
4.在、、、四个分数里,可以表示下面直线上方框所在的点的分数有( )个。
A.1 B.2 C.3 D.4
5.下列方程的解与方程2x-60=30的解不同的是( )。
A.x-30=15 B.2x-60+60=30+60
C.2x-50=20 D.2x=30+60
6.下面适合用下图中折线表示的是( )。
A.某地区近几天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B.某同学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C.某一次汽车行驶的路程与用油量的变化情况
D.某一天商场销售空调的数量和总价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7.和都是自然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48厘米=米 35分=时 275千克=吨
12分米=米 18时=天 640米=千米
9.一个数是82□,如果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
10.米既可以看作把( )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 )份;也可以看作把( )米分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 )份。
11.如图,正方形内的涂色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4倍,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有一串数,这串数从左起数第( )个分数是。
13.买2支钢笔和3瓶墨水共付13.5元,买同样的3支钢笔和5瓶墨水共付21.5元。一支钢笔( )元,一瓶墨水的单价是( )元。
14.统计世界。
下图是小明骑车去图书馆的时间与路程变化的情况。看图回答:
①小明家离图书馆( )千米,在图书馆停留( )分钟。
②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 )千米。
三、判断题
15.用2、0、1、6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 )
16.把3个饼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
17.是方程的解。( )
18.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
19.两个质数的和不一定是合数。( )
四、计算题
20.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

21.先通分,再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
和 和 和 和 和
22.解方程。
1.6x÷3=3.2 0.75x-0.5x=1 70x-6×1.2=6.8
五、作图题
23.下图是2021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以来,两书店售卖红色经典图书的销售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画一幅折线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教育书店 120 160 220 210 140 100
得一书店 140 180 200 230 190 180
六、解答题
24.学校买来了若干只篮球。如果把这些篮球平均分给3个班,则余1只;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则余1只;如果平均分给5个班,则余1只。学校至少买来多少只篮球?
25.两辆小轿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4小时后,两车在离AB中点20千米处相遇。请问:乙车的速度是多少?(提示:有两种情况)
26.甲、乙、丙三个商场举行庆“五一”酬宾活动,以下是小红、小青、小新在三家商场买同样牛奶的优惠方式。谁购买得更合算?
小红:我在甲商场买5瓶用去9元;
小青:我在乙商场买3瓶用去5元;
小新:我在丙商场8元买了4瓶,另送1瓶。
27.五年级1班有45人,其中34人会游泳。
(1)会游泳的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不会游泳的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8.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面积是11000平方千米,比我国太湖的4倍多1400平方千米,太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是2的倍数的数一定含有因数2,也就是能被2整除,由此一一分析解答。
【详解】当x为奇数时,3x+4,的结果一定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x+7、2x+6的结果为偶数,能被2整除;当x为偶数时,3x+4,2x+6的结果一定是偶数,能被2整除;x+7的结果为奇数,不能被2整除;0.8不能被2整除,4一定能被2整除。
所以是2倍数的有:4,2x+6这二个数。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能被2整除数的特点的灵活运用。
2.D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后,绳子被平均分成8份,则每份是总长度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
把7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份的长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关键是明确对折后,绳子被平均分成多少份。
3.C
【分析】根据题意,甲比乙的3倍少1.7,甲等于乙乘3,再减去1.7,即甲=乙×3-1.7,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比乙的3倍少1.7,可列式为甲=乙×3-1.7。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甲和乙之间的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式。
4.B
【分析】数轴上把每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表示,2份就用或表示;其中的4份就用或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方框里的数可以用分数或表示,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
5.C
【分析】先将方程2x-60=30的解求出来为x=45,再将A、B、C、D四个选项方程的解求出来,找出不同的解。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2解方程。
【详解】2x-60=30
解:2x=30+60
2x=90
x=90÷2
x=45
A.x-30=15
解:x=15+30
x=45,符合
B.2x-60+60=30+60
解:2x=90
x=90÷2
x=45,符合
C.2x-50=20
解:2x=20+50
2x=70
x=70÷2
x=35,不符合
D.2x=30+60
解:2x=90
x=90÷2
x=45,符合
故答案为:C
6.A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某地区近几天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气温的变化有时升高、有时降低,折线就是时而上升、时而下降,选用这幅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符合题意;
B.某同学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合适,但身高变化情况应该呈上升趋势,折线应该往上走的趋势,因此原题不符合题意;
C.某一次汽车行驶的路程与用油量的变化情况,总耗油量÷行驶的千米数=每千米的耗油量,因为每千米耗油量不变,所以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用油量所成的统计图是一条直线;原题不符合题意;
D.某一天商场销售空调的数量和总价变化情况,总价÷销售空调的数量=每台空调的单价,空调单价不变,所以统计图是一条直线;原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7. y x
【分析】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详解】因为x和y都是自然数,x÷y=3,(y≠0)
所以x和y成倍数关系,x是较大数,y是较小数,因此和的最大公因数是y,最小公倍数是x。
8.;;
;;
【分析】根据进率:1米=100厘米,1时=60分,1吨=1000千克,1米=10分米,1天=24时,1千米=1000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详解】(1)48÷100=(米)
48厘米=米
(2)35÷60=(时)
35分=时
(3)275÷1000=(吨)
275千克=吨
(4)12÷10=(米)
12分米=米
(5)18÷24=(天)
18时=天
(6)640÷1000=(千米)
640米=千米
9.5
【分析】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8+2+2=12
8+2+5=15
8+2+8=18
12、15、18都是3的倍数,所以一个数是82□,如果它既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2、5、8;
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如果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5。
10. 1 3 3 1
【分析】一个分数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由此可知,将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一份表示,则其中的3份为;
②将3米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表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米既可以看作把1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可以看作把3米分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1份。
11. 40 64
【分析】看图,长方形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将正方形的边长设为x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宽是(13+7-x)厘米。根据“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4”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
x2=x×(13+7-x)×4
x2÷x=x×(13+7-x)×4÷x
x=(20-x)×4
x=80-4x
x+4x=80
5x=80
5x÷5=80÷5
x=16
长方形宽:13+7-16=4(厘米)
长方形周长:(16+4)×2
=20×2
=40(厘米)
长方形面积:16×4=64(平方厘米)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面积是64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一定运算能力,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2.111
【分析】观察此数列知道,分母是1的分数有1个,分母是2的分数有3个,分母是3的分数有5个,分母是4的分数有7个…由此得出在这个数列里,以n为分母的数的数量成一列奇数列,那么以分母为10的分数共有2×10-1=19,由此求出从第1+3+5+7+9…+17+19个分数是结束以10为分母的分数,从分母是11开始一直到总共有11个分数,前面算出的结果加上11即可。
【详解】(1+3+5+7+9+11+13+15+17+19)+11
=(1+19)×10÷2+11
=20×10÷2+11
=100+11
=111
【点睛】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13. 3 2.5
【分析】2支钢笔和3瓶墨水的钱数×3=6支钢笔和9瓶墨水的钱数,3支钢笔和5瓶墨水的钱数×2=6支钢笔和10瓶墨水的钱数,6支钢笔和10瓶墨水的钱数-6支钢笔和9瓶墨水的钱数=1瓶墨水的钱数,据此求出墨水钱数;单价×数量=总价,根据买2支钢笔和3瓶墨水共付13.5元,先求出3瓶墨水的钱数,13.5元-3瓶墨水的钱数=2支钢笔的钱数,2支钢笔的钱数÷2,即可求出一支钢笔的钱数。
【详解】墨水:(21.5×2-13.5×3)÷(5×2-3×3)
=(43-40.5)÷(10-9)
=2.5÷1
=2.5(元)
钢笔:(13.5-2.5×3)÷2
=(13.5-7.5)÷2
=6÷2
=3(元)
一支钢笔3元,一瓶墨水的单价是2.5元。
【点睛】关键是观察两个总钱数中钢笔和墨水的数量,灵活扩大一定的倍数,抵消掉一种物品的钱数,从而先求出一种物品的单价。
14. 4 15 0.32
【分析】①根据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小明从家到图书馆一共有4千米;求小明在图书馆停留多少分钟,就是用小明离开图书馆的时间减去到达图书馆的时间;
②往返的总路程是4×2=8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0+(40-25)分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①小明家离图书馆4千米,在图书馆停留25-10=15分钟。
②所用的时间是:
10+(40-25)
=10+15
=25(分钟)
速度:(4×2)÷25
=8÷25
=0.32(分/千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并正确提取统计图中信息。
15.√
【分析】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2+0+1+6=9
9是3的倍数,所以用2、0、1、6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当平均分时,用饼的总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结果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3÷4=(个)
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此时每人分个,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熟练掌握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将x=2.5代入方程,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则x=2.5是方程的解;若不相等,则x=2.5不是方程的解。
【详解】方程的左边=6×2.5+0.8×2.5=15+2=17
方程左边=右边
所以x=2.5是方程6x+0.8x=17的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检验。
18.√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乘2、3、4…可以得到无数个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
则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所以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明确两个小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那么两个分数之间也有无数个分数。
19.√
【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比如3,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所以3是质数;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还能整除其他自然数的数,即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通过对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解题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比如质数2和3,它们的和为:
2+3=5
5,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所以5也是质数,
由此可见,两个质数的和不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数和合数的有关知识,需要熟练掌握概念,同时不能光死记硬背概念,而是要把对概念的理解,熟练的运用到题目中来。
20.;;;;;
【分析】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与分母的乘积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整数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约分,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21.>;>;<;>;>(通分见解析)
【分析】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它作为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原分数分别化成以公分母为分母的分数。
【详解】和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灵活运用通分的方法计算即可。
22.x=6;x=4;x=0.2
【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系数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
【详解】1.6x÷3=3.2
解:1.6x=3.2×3
1.6x=9.6
x=9.6÷1.6
x=6
0.75x-0.5x=1
解:0.25x=1
x=1÷0.25
x=4
70x-6×1.2=6.8
解:70x-7.2=6.8
70x=6.8+7.2
70x=14
x=14÷70
x=0.2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纵 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详解】
【点睛】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24.61只
【分析】平均分给3个班,则余1只;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则余1只;如果平均分给5个班,则余1只。说明篮球的数量比3、4、5的公倍数多1,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加1即可。
【详解】3×4×5=60(只)
60+1=61(只)
答:学校至少买来61只篮球。
25.65千米/时或85千米/时
【分析】离AB中点20千米处相遇,可能乙车快,也有可能甲车快。离中点20千米,说明一辆车的路程比另一辆车的路程多2个20千米。第一种情况甲快,用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20×2;第二种情况乙快,用乙行的路程-甲行的路程=20×2;据此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情况一:
解:设乙车速度为x千米/时。
75×4-4x=20×2
300-4x=40
4x=260
x=65
情况二:
解:设乙车速度为y千米/时。
4y-75×4=20×2
4y-300=20×2
4y=340
y=85
答:乙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或85千米/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首先要准确理解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的实际意义,其次在列方程解设时要用两个不同的未知数。
26.小新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在每个商场买1瓶牛奶的价钱,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小红:(元);=
小青:(元);=
小新买了4瓶另送1瓶,即买(4+1)瓶共花了8元。
(元);=
>>
>>,小新买的便宜。
答:小新购买得更合算。
【点睛】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键以及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27.(1);
(2)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2)先求全班不会游泳的人数:45-34=11人,然后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34÷45=
答:会游泳的是全班人数的。
(2)(45-34)÷45
=11÷45

答:不会游泳的是全班人数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8.2400平方千米
【分析】设太湖的面积是x平方千米,根据太湖的面积×4+1400=马尔马拉海的面积,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太湖的面积是x平方千米。
答;太湖的面积是2400平方千米。
【点睛】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式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