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静 女
册 别:必修上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子日:“《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日:“《关
雎》,乐而不淫,哀而
不伤。” “无邪”、
“不淫”与“不伤”正
好道出了《诗经》中的
爱情诗的纯正美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邶风.静女
纯洁真挚的爱情
爱,需要表达出来
任务一
1、回顾诗意,体悟情感。
2、交流探讨,理解“重章迭唱”与“比”“兴”手法的运用。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
柏 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不相信人家的心哪!
郑 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
回顾诗意
篇目 故事 外在形象
《静女》 相恋欢会 可爱动人
《柏舟》 爱情受阻 端庄娴雅
《郑 风.女曰鸡鸣》
夫妻甜蜜 端庄娴雅
《卫风.氓》 被人抛弃 端庄娴雅
理解“比”“兴”手法的运用,并找出相应句子,说说对表达情感起到的作用;
《诗经》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
赋,就是直接的铺叙陈述,如实地把事情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有明喻,有隐喻,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硕鼠喻贪官污吏(××是××)。
兴,又叫起兴,从别的事物写起,引到所要表达的意思上来,带有引起联想的意味。 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 歌 结 构 模 式
表 现 手 法
《静女》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感叹静女的娴静、美好) 比(将对“彤管”“一根野外茅草的荑”美的赞叹,实际上是对“静女”之美的赞叹,那种男子之恋、之诚,借物喻人、爱屋及乌、纯真单纯的爱恋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非常巧妙)
《柏舟》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强调女子对爱情受阻的坚决反抗和对爱情的坚贞。) 兴(以流动漂浮的柏舟比兴,隐含着命运的飘忽不定;更加渲染出诗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而发出呼天呼母的悲情氛围。)
《女曰鸡鸣》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人间生活的直述,和睦而美好,平静而高潮迭起) 比(将翱将翔,弋凫与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等都比作夫妻间的和睦而美好)
《氓》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 比(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来比喻女子容颜的美丽,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子容颜的凋零)
以《静女》《柏舟》为例,在吟诵中感受情感的递进表达。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柏 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讨论总结
“重章迭唱”的结构安排,使诗歌在音韵上形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唤起人们的想象和情感,反复咏唱还可以强化对主题的表达,丰富生命感受。
“比”与“兴”的手法运用,使诗歌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这些手法成为后世诗歌,特别是民歌和现代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
任务二:古为今用,探讨体悟
1、吟咏诵读2首现代诗歌,概括归纳其中抒发的情感。
2、细读2首现代诗歌文本,理解诗中体现的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我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诗 歌 结 构 模 式
表 现 手 法
叫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 兴(每节开头起兴,渲染营造温柔恬静的氛围)比(以“月光”与“海洋”的“恋爱”来比喻“我”的情感更加形象生动)对比(“冷风”“残霞”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出诗人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
我是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比(以“一棵开花的树”比喻自己,写出情感的深沉而厚重;以“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比喻情感的热切与因爱而焕发的美丽景象;以“落了一地的花瓣”来比喻爱情的失落与伤心。非常巧妙)
任务三:
选择一首《诗经》,运用相关手法与模式,改写成现代诗;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送我一支漆成红色的笔
于是那些比风还轻的句子
跃然纸上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我带着心爱的笔游历山川
尝遍人生
却始终书写不尽
姑娘明灿的笑颜
那 姑 娘 是 何 等 的 美 好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落霞辉煌 枝条柔软
金色的余晖被涂抹在城墙上
勾勒出姑娘等候的倩影
而我来时却没见着她
便知她是在故意躲藏
于是佯装恼怒 搔首踟蹰
此时风起 树影半斜
树下的人儿已是一双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从牛羊成群的天边走来
送我一把芳草鲜美的爱恋
我将白茅草别在衣襟
将孤独掷向远方的永远
书 生 说,静 女 说
书生说:角落楼里站满我的脚印,
却看不见你的身影。
藏住了让我找不到你?
听不见你的声音,
看不见你的身影,
我徘徊
在这角楼里。
静女说:我在城墙下等他,
等他,
他却不来。
期待像生长的玫瑰,
慌乱像缠绕的藤蔓,
我只安静的坐着,
等他,
他却不来。
书生说:野地里的茅草芽,
沾满爱的露滴。
晶莹得像你闪烁的眼睛,
美得出奇!
我收好它贴进心里,
不是因为它柔了我的掌心,
美了我的眼睛,
而是因为,
给我的,
是你。
书生说:姑娘温柔溢满我心,
娴静映入我眼里。
还记得那一管乐鸣,
红得像你送我时脸上沾满的霞晕。
这小东西,
真让我欢喜。
静女说:我到树丛后躲着,
躲着,
见他焦灼。
愉悦在心头窃笑,
心疼在水中酝酿,
我只不小心不让他发现,
躲着,
见他焦灼。
课后作业:
1.有情感地诵读一首改写创编的诗篇;
2.准备下节课的诗歌诵读会;
同学们,再见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静女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教学目标
1. 把握《静女》故事情节,全面认知静女的人物形象。 2. 立足文本,探究男子的人物形象。 3. 掌握物象的象征作用,鉴赏《静女》中借助物象的爱情表达。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掌握《静女》中物象的象征作用。 2. 立足全诗,关注手法,鉴赏男女双方的爱情表达。
教学难点: 1. 通过多视角、多方式全面认知静女的人物形象。
2. 尝试进行象征手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1.引导学生思考回顾诗歌中关于爱情的诗句,引出爱情为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主题。 关于爱情的诗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汉·卓文君《白头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进入本课主题:形象与物象——《静女》中的爱情表达。 二、主体教学 (一)任务一:感知静女形象 1.活动一:初探静女形象 要求:根据《静女》原文以及教师提供的 “静”字的多种解读,挑选合适字词,小组合作在教材空白处制作“静女形象关键词词云”。 “静”字的解读: 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毛亨《毛诗诂训传》) ②“静,闲雅之意。”(朱熹《诗集传》) ③“静,贞静,不轻佻。”(高亨《诗经今注》) ④“静女亦当读靖,谓善女。”(张揖《广雅》) ⑤“静:文静温柔。”(金启华等主编《诗经鉴赏辞典》) 明确(示例): (此为教师运用“文字云”词云生成器制作) 通过制作“静女形象关键词词云”,可以概括出静女形象,如美丽、娴雅等(即静女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 2.活动二:再探静女形象 ①要求:在“静女 而 ”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动词来概括诗歌第一章的内容。 明确(示例):“静女约而不见”“静女爱而不见”“静女躲而不现”等。 “而”表转折,静女主动向男子邀约,按照常态,她应该出现,但当男子兴冲冲赴约时,她却没有出现,在这样一种令男子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男子会有什么反应呢?静女又为何要这样做呢? ②要求:依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创作内心戏(男生以男子的视角,女生以静女的视角)。 明确:学生创作的内心戏中,依据第一章已有内容,男性视角可能写到静女为何迟迟不来的焦急、疑惑,也有可能写到静女是不是故意调皮躲起来不与自己见面的怀疑;女性视角可能写到想见男子却又不敢去见男子的娇羞,也有可能写到静女想先故意躲起来,看看男子会不会耐心等待自己的小心思。 3.小结:从诗歌的描写以及男女双方的内心戏中可以得知,静女的形象不仅仅是由“静”字引申而来的美丽娴雅的淑女形象,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她的身上还带有少女独有的羞涩与调皮。 (二)任务二:形象物象交融 1.过渡:静女迟迟不出现,男子失意徘徊,事已至此男子似乎只能扫兴而归,可是第二章中静女忽然出现了,还赠送给了男子彤管。 2.活动:制作《礼物赠送意愿单》 要求:静女赠送给男子的彤管,除了教材课下注释提供的两种解读,古往今来还有多种解读,请仔细了解这些解读,并思考按照静女的性格,你认为她会送给男子的“彤管”应该解释为哪一种事物呢?由此填写《礼物赠送意愿单》。 “彤管”解读补充: ①红色的管状物。(教材) ②初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教材) ③古代女史所用的红色笔管:“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毛亨《毛诗诂训传》) ④乐器:“彤管,乐器之加饰者,以遗其夫。”(王质《诗总闻》) 明确(示例): 礼物选择选择原因红色管状物静女正处于对爱情充满向往的青春时期,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炽烈美满,而红色代表爱情的红火,具有美好的寓意。荑静女活泼而质朴,尽管草很普通,但送这样礼物也符合她的形象:静女在路边行走时心里还挂念着男子,因为喜欢男子所以想把看见的美好的东西送给他,哪怕是一株草,于是才会随手采下一株草送给男子,这种不经意的习惯更体现了静女对男子的爱意,同时也与她羞涩的个性相呼应。红色笔管静女是美丽娴雅的淑女,可想而知家教不错,或许出身大户人家,她家族中便有可能有人担当女史,而女史所用的红色笔管价值高、较贵重,静女重视男子,特意选择此物赠送。乐器静女美丽娴雅,可谓窈窕淑女,琴棋书画应该不在话下,加了装饰的乐器,美丽而又实用,既可以作为装饰品,还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静女肯定精挑细选之后想把自己心爱的乐器送给男子。
对于每种解读对应的“彤管”礼物,皆有学生认为静女会赠送,且分析得有理有据,综合来看,每一项理由都可以成立,为什么?因为每一项理由都可以体现出静女赠送这件礼物更能表达她对男子的爱意。因此,不管“彤管”作何解读,它都可以作为静女对男子爱意表达的象征,是一个表情达意的物象。 补充:象征手法在《诗经》中极为常见,《诗经》中还有很多丰富的物象。 ①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溱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 (男女双方互赠的兰草和芍药也是爱意的象征) ②视尔如筱,贻我握椒。——《陈风·东门之枌》 (用来形容女子的锦葵花象征着男子对女子的爱意;香花椒有多子之意) 《诗经》当中男女之间赠送的礼物都比较奇特,比如荑草、花椒,还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赠送这些瓜果花草,一是因为社会分工上女子多担任采集的工作,所以她们自然而然地会用这些东西来表达爱意,二是古人常常赋予自然界事物以丰富内涵,比如花椒便有多子之意。 3.小结:通过静女形象与彤管物象的相互交融,感受“彤管”这一物象的深刻内涵,也体会到了静女浓烈的爱意表达。 (三)任务三:探究男子形象 1.过渡:静女赠送了彤管,如果你是《静女》中的男子,你会更加喜欢静女送给你哪一种礼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男子的形象。 2.活动:咬文嚼字品形象 要求:仔细阅读《静女》文本,圈点出你认为能体现男子形象的字词,概括男子形象并分析。 明确: 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说怿女美”“美人之贻”中的“静”“姝”“娈”“美”“美人” 这些字词是男子对静女的描述。在他的心目中,静女就是最漂亮、最美丽、最美好的女子,他十分直接,不吝啬对静女的夸赞,可见男子热烈地喜爱着静女。 ②“搔首踟蹰” 这是男子在等待静女但静女迟迟不来时的神态与动作。短短四个字,一个焦急等待心上人的男子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男子,颇有一些憨厚可爱的质朴感。 ③“彤管有炜”“洵美且异”中的“炜”“美”“异” 这几个字是男子对女子所赠彤管的评价。如果不是细心地把彤管不断翻看、不断欣赏,可能就不会发现彤管的美丽,更不会发现彤管“色红而光亮”以及它的与众不同,因此这几个字可以看出男子的细心与诚挚,以及他对静女的喜爱。 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男子再次借彤管表白静女的表达。他说并非是彤管好,而是因为它是静女送的而美好,这样的表达,静女听了必然心动不已,可见男子热情直接,勇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小结:《静女》中的男子憨厚可爱,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子时,又能热情直接地表达爱意,可见他对静女的喜爱之浓烈。所以,如果你是这位男子,想必对于静女赠送的任何礼物都会欣然接受、激动不已,毕竟心爱的静女赠送的任何礼物在男子眼里都代表着静女的满满爱意。 (四)任务四:双重形象互动 1.过渡:静女以彤管表达自己浓烈的爱意,男子也在一字一句中传达着对静女的喜爱,所以,文静娴雅、羞涩调皮的静女,憨厚可爱、热烈直接的男子,他们之间的爱情不是一方的付出,而是双方的心心相印、彼此互动。 2.活动:传递幸福信号 任务要求:揣摩人物与情感,在教材文本中用教师提供的符号标注出每一段朗诵的停顿、重音、语调等,形成自己的“《静女》朗诵稿”,在语文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分享,形成“《静女》朗诵音频”,表达出静女与男子双向的爱意。 补充:教师提供“《静女》朗诵稿”参考版,供学生完成交流学习。 三、总结提升 (一)课堂总结 本堂课通过探究静女的人物形象(文静娴雅而娇羞调皮)和男子的人物形象(憨厚可爱而热情直接),学习借助物象表情达意的象征手法,不仅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及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在跟随主人公体味爱情的过程中感受了男女双方浓烈的爱意表达。 (二)作业布置 两项作业选择其一完成: ①象征手法的应用 进行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时,每位同学都创作了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并集结汇编成了一本《青春纪念册》,《愿》便是其中一篇优秀作品。征得该位同学的同意后,请大家一起品读这首诗歌,并尝试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象征手法,以删减、补充、替换等方式为诗歌增添一处意象,使得诗歌意蕴更丰富、更有味道。 愿 窗外掠过的白鸟 惊醒课上犯困的同学 楼下骑着单车的白衣少年 衣摆被风吹得翩翩 少女捧着一束橙色玫瑰 在路口望着东边 夏日的夕阳把高楼染橘一片 晚霞间装载了幻想着的岁岁年年 ②撰写推荐语 依据本堂课所学内容,为《静女》撰写一段推荐语,字数不限,向没有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进行推荐。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共25张PPT)
静女
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
静女
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
主讲人:廖燕玲 学 校: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卓文君《白头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 感知静女形象
静女形象何处寻
男子情感缘何现
静女爱意如何选
2 形象物象交融
3 探究男子形象
4 双重形象互动
甜蜜爱情心相印
形象与物象——《静女》中的爱情表达
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
——毛亨《毛诗诂训传》
②“静,闲雅之意。”——朱熹《诗集传》
③“静,贞静,不轻佻。”——高亨《诗经今注》
④“静女亦当读靖,谓善女。”——张揖《广雅》
⑤“静:文静温柔。”——金启华等主编《诗经鉴赏辞典》
1 感知静女形象
活动一:初探静女形象
根据补充内容及原文,制作“静女形象关键词词云”。
静女——兼具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淑女”
(运用“文字云”词云生成器制作)
活动二:再探静女形象
在“静女 而 ”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动词来概括第一章的内容。
①完成填空
静女约而不见
静女爱而不见
静女躲而不现
……
活动二:再探静女形象
依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创作内心戏。
要求:男同学以男子的视角,女同学以静女的视角。
②创作“内心戏”
文静娴雅
羞涩调皮
“彤管”解读补充:
①红色的管状物。——教材
②初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教材
③古代女史所用的红色笔管:“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毛亨《毛诗诂训传》
④乐器:“彤管,乐器之加饰者,以遗其夫。”——王质《诗总闻》
2 形象物象交融
按照静女的性格,你觉得她会送给男子的“彤管”应该解释为哪一种事物呢?
2 形象物象交融
礼物赠送意愿单
礼物选择:
选择原因:
“彤管”解读补充:
①红色的管状物。——教材
②初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教材
③古代女史所用的红色笔管:“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毛亨《毛诗诂训传》
④乐器:“彤管,乐器之加饰者,以遗其夫。”——王质《诗总闻》
2 形象物象交融
活动:制作《礼物赠送清单》
礼物赠送意愿单
礼物选择:红色管状物
选择原因:
静女正处于对爱情充满向往的青春时
期,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炽烈而美满,
而红色代表爱情的红火,具有美好的
寓意。
礼物赠送意愿单
礼物选择:荑
选择原因:
静女活泼质朴,草虽然普通,但符合 往的青春时 她的形象:静女走在路上仍挂念男子,
因为喜欢男子所以想把看到的美好的
东西送给他,哪怕是一株草。这不经
意的随手一采体现了她对男子的喜爱。
礼物赠送意愿单
礼物选择:红色笔管
选择原因:
静女是美丽娴雅的淑女,可想而知家 往的青春时 教不错,或许出身大户人家,家族中
可能有人担当女史,女史所用的笔管
价值高、较贵重,静女重视男子,特
意选择此物赠送。
礼物赠送意愿单
礼物选择:乐器
选择原因:
静女美丽娴雅,可谓窈窕淑女,擅长 往的青春时 琴棋书画,加了装饰的乐器,美丽而
又实用,既可以作为装饰品,又可以
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静女精挑细选之
后想把自己心爱的乐器送给男子。
视尔如筱,贻我握椒。 ——《陈风·东门之枌》
看你粉红笑脸好像锦葵花,你赠我一捧紫红的香花椒。
彤管
静女对男子爱意表达的象征
借助物象来表情达意
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溱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风·溱洧》
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
姑娘说:“去看看?”小伙说:“已去过。”
“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
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如果你是《静女》中的男子,你会更加喜欢静女送给你哪一种礼物呢?
3 明确男子形象
活动:咬文嚼字品形象
活动要求:仔细阅读《静女》文本,圈点出能够体现男子形象的字词,概括男子形象并分析。
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说怿女美”“美人之贻”
②“搔首踟蹰”
③“彤管有炜”“洵美且异”
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热烈直接
喜爱静女
憨厚可爱
细心诚挚
热情直接
4 双重形象互动
活动:传递幸福信号
仔细揣摩人物与情感,在教材文本中标注出每一章朗诵的停顿、重音、语调等,形成自己的“《静女》朗诵稿”。
①制作《静女》朗诵稿
4 双重形象互动
活动:传递幸福信号
①制作《静女》朗诵稿
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朗诵稿进行朗诵分享,形成“《静女》朗诵音频”。
②制作《静女》朗诵音频
作业一(任选一项)
愿
窗外掠过的白鸟
惊醒课上犯困的同学
楼下骑着单车的白衣少年
衣摆被风吹得翩翩
少女捧着一束橙色玫瑰
在路口望着东边
夏日的夕阳把高楼染橘一片
晚霞间装载了幻想着的岁岁年年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象征手法,以删减、补充、替换等方式为诗歌增添一处意象,使得诗歌意蕴更丰富、更有味道。
作业二(任选一项)
依据本堂课所学内容,为《静女》撰写一段推荐语,字数不限,向没有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进行推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爱,需要表达出来 ——《静女》第三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必修上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诗经》4篇作品,从故事、形象、情感、结构模式、表现手法等多个角度欣赏,获得审美体验,重点理解诗歌以“重章迭唱”与“比”“兴”手法传达情感的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2首现代诗歌,概括归纳其中抒发的情感,并理解诗歌的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以诵读方式巩固理解。 3、引导学生改写《诗经》作品,或自主创作,提高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与文学创作能力;举行诗歌诵读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经典诗歌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古为今用,深切体悟理解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爱,需要表达出来 ——《静女》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古往今来,爱情故事千千万万,爱情表达丰富多彩。《诗经》的开篇《关雎》就向我们展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勇敢而又直接的真挚爱情。我们已学习的《邶风:静女》,也是《诗经》中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它是一首静女与男子相见并送男子以信物的真挚纯洁的爱情诗。那么它们的爱情是如何表达的呢?今天我们就以爱情表达为主题,开启一场文学阅读之旅。从诵读《静女》及其他三首诗开始,了解其中的故事,认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古人的情感表达,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一、任务一:回顾诗意,体悟情感 课下自主阅读四首诗歌与相关注释,对诗歌传达的情感形成初步认识。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小组探讨:4首诗歌分别写了爱情中的哪种状态?从中可看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完成以下表格。 篇目故事外在形象《静女》 相恋欢会可爱动人 《柏舟》 爱情受阻端庄娴雅 《郑 风.女曰鸡鸣》
夫妻甜蜜端庄娴雅 《卫风.氓》 被人抛弃端庄娴雅
理解“比”“兴”手法的运用,并找出相应句子,说说对表达情感起到的作用; 诗 歌 结 构 模 式 表 现 手 法《静女》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感叹静女的娴静、美好)比(将对“彤管”“一根野外茅草的荑”美的赞叹,实际上是对“静女”之美的赞叹,那种男子之恋、之诚,借物喻人、爱屋及乌、纯真单纯的爱恋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非常巧妙) 《柏舟》 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强调女子对爱情受阻的坚决反抗和对爱情的坚贞。)兴(以流动漂浮的柏舟比兴,隐含着命运的飘忽不定;更加渲染出诗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而发出呼天呼母的悲情氛围。)《女曰鸡鸣》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人间生活的直述,和睦而美好,平静而高潮迭起)比(将翱将翔,弋凫与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等都比作夫妻间的和睦而美好)《氓》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 比(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来比喻女子容颜的美丽,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子容颜的凋零)
3.以《静女》《柏舟》为例,理解“重章迭唱”,并在吟诵中感受情感的递进表达。 讨论总结: “重章迭唱”的结构安排,使诗歌在音韵上形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唤起人们的想象和情感,反复咏唱还可以强化对主题的表达,丰富生命感受。 “比”与“兴”的手法运用,使诗歌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这些手法成为后世诗歌,特别是民歌和现代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 二、任务二:古为今用,探讨体悟 1、吟咏诵读2首现代诗歌,概括归纳其中抒发的情感。 2、细读2首现代诗歌文本,理解诗中体现的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诗歌,交流探讨,对现代诗歌的文本细细品读,理解诗中体现的结构模式与表现手法,完成如下表格: 诗 歌结 构 模 式表 现 手 法叫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重章迭唱(反复吟咏,情感不断深化,并且有一唱三叹之感。)兴(每节开头起兴,渲染营造温柔恬静的氛围)比(以“月光”与“海洋”的“恋爱”来比喻“我”的情感更加形象生动) 对比(“冷风”“残霞”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出诗人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我是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比(以“一棵开花的树”比喻自己,写出情感的深沉而厚重;以“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比喻情感的热切与因爱而焕发的美丽景象;以“落了一地的花瓣”来比喻爱情的失落与伤心。非常巧妙)
三、任务三:选择一首《诗经》,运用相关手法与模式,改写成现代诗 参考作品如下: 那 姑 娘 是 何 等 的 美 好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落霞辉煌 枝条柔软 金色的余晖被涂抹在城墙上 勾勒出姑娘等候的倩影 而我来时却没见着她 便知她是在故意躲藏 于是佯装恼怒 搔首踟蹰 此时风起 树影半斜 树下的人儿已是一双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送我一支漆成红色的笔 于是那些比风还轻的句子 跃然纸上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我带着心爱的笔游历山川 尝遍人生 却始终书写不尽 姑娘明灿的笑颜 那姑娘是何等的美好 从牛羊成群的天边走来 送我一把芳草鲜美的爱恋 我将白茅草别在衣襟 将孤独掷向远方的永远 四、课后作业 1.有情感地诵读一首改写创编的诗篇; 2.准备下节课的诗歌诵读会;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