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14: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留心观察发现美
把脉要素笔生花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


)
一、留心观察巧梳理 捻线穿珠泾渭明
单元信息内容 1
二、寻标溯本妙勾联 条分缕析渠水清
单元教材分析 1
三、精准定位谋发展 实践合作有延伸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2
四、创新形式重素养 “五性”布局讲人文
作业设计思路 3
五、处处留心记录美 层层递进贯始终
单元预习导航 4
六、减负提质促成长 趣活精实控总量
单元课时作业 5
搭船的鸟 6
金色的草地 8
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11
习作例文与习作 12
七、放飞风筝抓主线 优化习作来体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16
(
一、单元内容信息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年级 第一学期 教育部组织编写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单元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搭船的鸟》 第 15 课
2 《金色的草地》 第 16 课
3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4 《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例文
5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
(
二、单元教材分析
)
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 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力图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 、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单元篇章页引用了法国艺术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旨在说明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进阶式地落实单元语
- 1 -
教材分析 文要素,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介于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之间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式,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初试身手”进一步启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意识,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写一写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 教材的安排呈螺旋式层层递进和深入,为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夯实写作方法的指导,最终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本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第一次出现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基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设定了两个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从观察的角度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发展观察能力的关键期,能敏锐察觉事物的特征与变化。从表达的角度分析,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要从之前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毕竟刚入三年级,年龄尚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选取了身边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或场景,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亲身实践,唤起留心观察带来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 “缤纷世界”的欲望。也为下册第一单元“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做准备。
(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指导认识 11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26 个字, 会写 25 个词语。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能展示观察所得,主动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单元作业目标 基础性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巩固 28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 字的认读,掌握 26 个字和 25 个词语的书写。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动植物或景物的变化情况。发展性目标 乐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读给家人听一听,并根据评价、表达的需要进行再次修改。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能仔细
- 2 -
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5.尝试运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展示观察所得, 主动和同伴分享。
(
四、作业设计思路
)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主要依据 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以育人为导向,推进各学科融合。把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融入作业设计之中,通过多种类型的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我们设置了单元前置性作业、课前预习单、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 单元前置性作业,时长两周,贯穿整个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层层递进,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 课前预习单的精心设计,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学习事半功倍。 课时作业,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提升、前后勾联的递进原则,同时作业的指导与要求清晰明确,作业的难度层层递进,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形式上力求多样、新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旨在考察学生在观察单元中的语文应用能力。 我们的作业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项作业后安排了作业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修改、完善此项作业。
- 3 -
(
五、单元预习导航
)
单元前置性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单元前置性作业 小小观察员 观察一种你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通过画一画,读一读,拍一拍等形式记录过程,并填写记录卡。例如: 蒜苗发芽过程 豆芽成长过程 猫的眼睛随着光线强弱变化 蚕生长过程 填写观察记录卡 孩子们用相机、填写记录卡等形式, 让完成作业变为一种快乐与享受。此项作业时长两周, 贯穿整个单元, 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为后面的习作 打 下 基础。 鼓励投稿,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能力,给学生搭建一个真实表达自我的地 方。 评价主体: 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生互评 评价标准: 记录认真留心观察观察细致 两周
观察时间 观察人
名称
形状
颜色
气味
触觉
变化
……
3.根据观察完成习作, 优秀作品将向学校公众号 “春芽心语”栏目进行投稿。
- 4 -
(
六、单元课时作业
)
15.《搭船的鸟》课前预习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课前预习单 我能行 “小喇叭朗读”开始了,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从生活入手,由趣味听到自由读,初步把握 课 文 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 文 的 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认真听 会思考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正确 流 利 有感情 5- 10 分钟
百宝囊 (二选一) 请你找一找有关翠鸟的谜语,你说我来猜。例如: 一身彩衣多美丽, 红嘴蓝翅翠绿羽。耐心等得时机到, 衔来鱼儿吞肚里。 搜一搜翠鸟的相关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猜谜和搜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生互评 评价标准: 抓特征 爱动脑会搜集 10 分钟
- 5 -
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书写小标兵 我坐着小船到 wài zǔ fù 家里去,船 舱外 shā lā shā lā 地下着雨。 一 只漂亮的 cuì niǎo 正 qiāo qiāo 地捕鱼,你看它 xián 鱼的样子,真有趣! 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哟! 通 过 字词句练习, 夯实基础。在语境中学习词语,并美观、准确地书写。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姿势正确 书写准确 书写美观 5 分钟
实践性作业 我是小画家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并用彩笔画一画。 它 的 羽 毛 是 ( ),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长嘴。 趣 味 涂鸦:认识美丽的朋友— —翠鸟。动手涂一涂、画一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观察更有趣味性。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小组评 评价标准: 正确 美观 细致 10 分钟
作业反思
- 6 -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用 火眼金睛 观看翠鸟捕鱼视频 感受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创设情境:学生背书包进教室的场景。用几个连续性的动词写一句话。 。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找到描写翠 鸟 的 语句 , 感 受 “我”观察的细致。阅读 重 点 段落,感受捕鱼小能手的身手敏捷。通过仿写, 培养孩子养成细致观察 的习惯。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师生互评 评价标准: 书写正确 观察细致 表达连贯 10 分钟
实践性作业 学以致用 接着观察一种你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填写记录卡,并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家人分享。 观察记录单(一) 结合手中的单元预习单,落实前 置 性 作业。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与 他 人 分享。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生互评 评价标准: 认真填写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5 分钟
综合性作业 好书推荐 拓展阅读,感知作者的细心观察,向课外延伸。
作业反思
(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
)
- 7 -
16.《金色的草地》课前预习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课前预习单 读一读,认一认 默读课文,读好课后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进一步落实课标要求。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生自评 评价标准: 自主识字 初知课文 学会默读 5- 10 分钟
快乐分享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想象吹蒲公英种子的画面, 或回忆其它精彩场景,和同学分享你的快乐。 生活化情 景 的 设置,让学生乐于表达, 增强表达的自信心,既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 又为习作中的场景描写埋下伏笔。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生互评 评价标准: 重体验 乐分享 5 分钟
- 8 -
16.《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观察小达人 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的合拢、张开,找出不同时间草地的颜色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早上 中午 傍晚 通过动作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草地的变化原因, 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参与游戏 观察细致 发现不同 5 分钟
综合性作业 最美朗读者 ( 二选一 ) 搜集有关观察的名言,读一读,背一背。 配乐朗读《蒲公英》。 《蒲公英》 飞呀飞 飘呀飘 飞吧 落到哪里 飞到天之涯 就在哪里发芽 飘吧 生根开花 飘到海之角越高越好 一把把小伞 越远越好悠悠地 轻轻地 飘向田野河边房檐 学习名言,感受单元主题,明白要做生活中 的 有 心人。 拓 展 阅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蒲公 英 的 了解,感受语言 文 字 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小组评 评价标准: 搜集准确 感情朗读 10 分钟
作业反思
(
次数
第一次发现
第二次观察
发现
早上,草地()
因为蒲公英()
中午,草地()
因为蒲公英()
傍晚,草地()
因为蒲公英()
)
- 9 -
16.《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书写小能手 仔细观察汉字的书写规律,认真书写哟! 蒲 拢 察 喊 掌 钓 教师有目的设计生字书写,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书写规律,及时点评、订正。 评价主体: 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生自评 评价标准: 姿势正确 书写准确 书写美观 4 分钟
实践性作业 探索小分队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去观察操场上同学、风中的树叶、草地上的蚂蚁……尝试用几句话和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能在交流中运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评价主体: 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留心观察 声音响亮 乐于表达 6 分钟
提升性作业 小小记录员 继续观察你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填写记录卡,注意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单(二) 继续完善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并写出自己的 观 察 所 得。 评价主体: 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生互评 评价标准: 填写认真发现变化 观察细致 6 分钟
作业反思
(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所得
)- 10 -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快乐游戏:找一找 将图片中与众不同的事物找出来。 兴趣是最 好 的 老师。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 学 习 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周围事物,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生互评 评价标准: 准确 速 度 快 主动参与 3 分钟
提炼方法:说一说 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作者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这么多有趣的现象呢? 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掌握观察方法,感受留心观察 的好处。 评价主体: 教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概括准确表达清晰 5 分钟
提升性作业 初试身手:写一写 ( 二选一 ) 下面请出橘子先生,先观察它的颜色、外形, 再闻一闻、剥一剥、尝一尝,尝试用几句话写下来。 借助之前的观察记录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的变化。 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也值得我们观察,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 , 用 嘴尝…… 或利用前置性作业的观察记录单,让 学生初步尝试写一写自己的 观察所得。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评价标准: 善于观察 敢于表达 10 分钟
作业反思
- 11 -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一课时)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习作例文——温馨小贴士 《我家的小狗》 在看到的、听到的基础上, 融进自己的想法,这样能把观察对象写的更清楚、有趣。 《我爱故乡的杨梅》 从杨梅的外观、颜色和 味道这三个方面来观察,观察了每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抓住草地不同时间颜色的不同,写出草地的变化。 创设情境,你言我语 看一段小蜗牛的活动视频,说一说观察所得。 提示: 说清“看到的” 说出“想到的” 想一想。 现在老师把小蜗牛请到课堂中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更多地了解它呢? 观察方法:有顺序,抓特点,写变化。看图填写 “观察五宝”。 将习作例文与习作指导融会贯通,勾联课文。我们打破常规作业布置,以“温馨小贴士” 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留心观察方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减轻习作起始阶段的畏难情绪,打开习作思路。 通过有趣的情境设计,调动学生“看、听、摸、闻、尝” 五种感官去观察。吸引学生一步步完成挑战, 一步步领悟写 作 的 要点,多角度地捕捉到信息,获得丰富的体验与感受,使得学生下笔有 了方向。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小组评 评价标准: 表达准确留心观察善于思考 15 分钟
作业 反思
- 12 -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二课时)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基础性作业 争分夺秒,乐于创作 分享单元前置性作业,完成习作(可以继续完善前置性作业,也可以是蜗牛场景等)。 此项作业设计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前置性作业上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前置性作业贯穿整个单元,是本次作业设计的一条主线。鼓励学生乐于把自己的习作片段与他人分享,经过交流,既可以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修改, 又可以学习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生互评 评价标准: 积累素材 内容丰富 乐于分享 20 分钟
- 13 -
分析习作,互相评价 1.结合同学的建议想修改作文。 好作文是“改出来” 的! 请你对照下面的标准,认真地修改自己习作吧! 文章不 厌 百 回改,学生通过 修 改 习作,能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习 作 的 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小组评
序号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1 观察是否细致。
2 是否运用了多种感官参与观 察。
3 观察时是否融进自己的想 法。
4 是否正确使用标点。
5 段落清晰,语句通顺,用词准 确,书写工整、美观。
6 是否将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清 楚、写具体。
提升性作业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方法去记录更多的新发现。 小锦囊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项作业的设计是对本单元要 素 的 延伸,帮助学生打好观察的底子,做生活的有心 人。 自主完成 , 不作时间要求 。
综合性作业 将优秀的习作向学校公众号“春芽心语”栏目进行投稿。 利用自媒体平台, 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展示自我, 挑战自我, 实现资源共享。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师评 一周
作业 反思
- 14 -
成果展示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 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 长
两周的观察之旅即将结束,旅途中同学兴趣盎然, 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形成了观察能力,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下面各种大奖即将揭晓,且看花落谁家。 根据观察记录单和观察习作选出班级“观察小能手”“习作之星”。 将观察记录和习作装订成册,开展班内好文传递活动。 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本单元中是重点,不是终点。为了继续培养观察能力,给学生搭建螺旋上 升 的 梯架,通过评选“班级观察小能手” “ 习 作 之星”,开展 “ 好 文 传递”活动, 将观察记录和习作装订成册。将实践性、趣味性、连贯性、长效性融为一体。 评价主体: 教 师 学生 评价方式: 教 师 评 小组评 评价标准: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勇于实践
- 15 -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最美中国字
做中国人,写方块字。
认真观察图片里的汉字,说说不同之处,规范书写在田字格中。
魅 力 定 远 包 公 文 化 馆
二、基础知识巩固
看拼音写词语。
dā chuán xǐ huān cuì niǎo
yǔ máo guān chá wán shuǎ
给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搭:①支,架;②搭配,配合;③乘,坐(车、船、飞机等)。
这家文具店把铅笔和橡皮搭在一起卖。 ( )
喜鹊在树上搭了一个窝。 ( )
每个星期日,我都会搭上午十点的公交车去书店。 ( ) 三、阅读能力训练营
含羞草的秘密
在我们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只要一碰它,
- 16 -
叶子就会合拢,含羞草的头就会低下去。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每次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 它,可有意思了。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前头,去拨弄含着草。忽然,她惊呼起来:“你们快来看,含着草不着了!”我和志玲跑过去一看,含着苹果真纹丝不动。我又拨弄了几下,奇怪!含羞草的叶子没有合拢,它的“脸皮”变厚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家后,我找来一本关干植物的书来看,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原来,在含着草的小叶片, 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着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着草就“不羞”了。
含羞草是一种怎样的植物 ( )(多选)
A.含羞草总是低着头。 B.含羞草的茎很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C.含羞草的叶枕中充满水分。 D.含羞草“不羞”是因为我们不经常碰它。
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 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我”的观察很仔细,不仅观察了 ,还探究了 。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实践运用
微信小资料
我们了解了含羞草的秘密。最近,含羞草姐姐想要申请注册微信,请你仿照翠鸟先生的例子,帮助她完善微信资料吧!
五、综合性学习
- 17 -
巧分液体
教师课堂准备四杯液体:凉水、雪碧、白醋、热水 (分为四组)
用眼睛看,你能分辨的有 。
除了用眼睛看,是不是真的就能分辨清楚四种液体呢? 用鼻子闻,你能分辨的有 。
用嘴巴尝,你能分辨的有 。用手触摸,你能分辨的有 。
生活中,你一定是一个热爱观察的孩子,请你把“巧分液体”的过程写下来。写作时, 可以用上你学过的新鲜词句,注意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 18 -
设计分析及意图:
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设计作业严格控制时长和总量,切实做到为学生减负。此次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分为两个阶段完成,一-四为第一阶段,时长 30 分钟;五为第二阶段,时长为 30 分钟
一、做中国人,写方块字。出示的两张图片是现实生活中的定远,此项作业不仅契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观察,还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领悟到地方文化的魅力,增强语文课堂的文化性和生活性。
二、本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专门指向习作,对精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虽不需逐字逐词地理解,却也要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书写。
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这篇小阅读的设计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处。
四、给含羞草注册微信号,是对上题阅读的延续。两张微信图片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翠鸟微信号内容是从《搭船的鸟》中提取出来,而含羞草微信号内容是根据阅读《含羞草的秘密》填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观察,抓住事物特点。
五、《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于写作教学:第一学段重在培养孩子兴趣;第二学段乐于口头和书面表达。此项作业设计,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跳出了传统的写作模式,把写融入到综合实践中,分为两个部分完成。第一步,教师创设“巧分液体”活动,分组合作, 运用多种感官亲自观察,亲自实践,以直观的形象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会到细致观察带来的快乐。第二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拉近学生与习作的距离,理清思路, 有序表达。
- 19 -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附:参考答案 一、1.魅力定远 包公文化馆 二、2.搭船 喜欢 翠鸟 羽毛 观察 玩耍3.(1) ② (2)① (3)③ 三、4.ABC 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着草就“不羞” 了。 样子 秘密 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探究,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四、8.含羞草 感应草 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只要一碰它,叶子就会合拢;还能预测天气情况 五、9.(1)雪碧 热水 (2)雪碧 白醋 雪碧 白醋 凉水 热水 热水 10.略
作业 反思
(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理解
掌握
应用

1
书面
1


原创
30




包括综合性学习)

2
书面
1


原创

3
书面
1

中等
原创

4
书面
2


原创

5
书面
2


中等
原创

6
书面
2


中等
改编

7
书面
4


中等
改编

8
书面
5


较难
原创

9
书面、实践
4、5

中等
原创

10
书面
3、4


中等
原创
)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