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01: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七单元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七单元中,围绕主题“奇妙的世界”这一主题安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本组课文带领大家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了解大自然的美,感受天地之间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单元梳理
复习要点
字音辨析
易读错的字
呈(chéng)现 变幻(huàn) 光芒(máng) 攻(gōng)歼
盗窃(qiè) 刀剑(jiàn) 乘(chéng)客 笑盈(yíng)盈
光辉(huī) 章(zhāng)鱼 储(chǔ)藏 金属(shǔ)
细胞(bāo) 喂(wèi)猪 跪(guì)着 窃窃私(sī)语
光辉(huī) 红彤(tóng)彤 雕(diāo)饰 模(mó)仿
变幻(huàn) 型(xíng)号 光芒(máng) 湿润(rùn)
易写错字
幻:左部是“幺”,不要错写成“纟”;右部不要多加一笔,错写成“力”。
攻:右部是“攵”,不要错写成“夂”。
型:上下结构,右上部是“刂”。
威:里面的部分是“一”和“女”。
武:注意字的笔顺,“弋”不要多加一笔,错写成“戈”。
参:的下部是三撇,走向一致。
推:的右部是四横。
生字组词
呈chéng 呈现 呈报 呈文 幻huàn 梦幻 幻想 变幻 幻象
烛zhú 烛芯 火烛 烛台 蜡là 蜡烛 蜡像 蜡黄 蜡笔
诱yòu 诱人 诱捕 诱饵 润rùn 浸润 红润 湿润 滋润
乘chéng 乘客 乘法 乘风 shèng 千乘之国
芒máng 光芒 锋芒 麦芒 剑jiàn 利剑 宝剑 剑客 剑术
普 pǔ 普及 普通 普遍 通tōng 交通 串通 沟通
模mó 模型 模式 楷模 mú模子
宁níng 宁静 宁谧 nìng 宁肯 宁死不屈
官guān 官府 官司 器官 型xíng 模型 类型 血型 句型
汪wāng 汪洋 水汪 险xiǎn 冒险 危险 险象 天险
生字组词
参cān 参加 参与 参政 shēn 人参 党参 cēn参差
攻gōng 攻歼 反攻 助攻 推tuī推广 推敲 推销 推荐
迅xùn 迅速 迅疾 迅急 速 sù急速 迅速 时速 转速 火速
退tuì退休 辞退 退伍 铁tiě铁人 铁路 铁桶 铁塔
胡hú胡乱 胡须 必bì不必 必要 必须 必需
灿càn 灿烂 灿然 灿亮 骑qí骑兵 骑士 骁骑 骠骑
秒miǎo 分秒 读秒 秒表 凶xiōng 凶悍 凶残 凶猛
武wǔ武断 威武 英武 猛měng 猛烈 凶猛 猛然 勇猛
庙miào 岳庙 宗庙 庙门 威wēi 威胁 威严 威武 威风
镇zhèn 镇静 小镇 坐镇 村镇
多音字
在使用这个字时,一定要先把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弄明白,意思可以结合组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应用。

jìn(用劲)
jìng(劲敌)

chā(差异)
chà(差劲)

cáng(埋藏)
zàng(宝藏)

mú(一模一样)
mó(模型)
cī(参差)
chāi(差遣)
形近字
幻( ) 诱( ) 剑( ) 攻( ) 诸( )
幼( ) 透( ) 险( ) 功( ) 储( )
宁( ) 官( ) 迅( ) 秒( ) 骑( )
宇( ) 宫( ) 讯( ) 妙( ) 椅( )
形近字
幻(变幻) 诱(诱人) 剑(刀剑) 攻(攻击) 诸(诸侯)
幼(幼儿) 透(透明) 险(危险) 功(立功) 储(储蓄)
宁(宁静) 官(官吏) 迅(迅速) 秒(秒针) 骑(骑马)
宇(宇宙) 宫(宫殿) 讯(通讯) 妙(奇妙) 椅(椅子)
字词盘点
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呈现 变幻 诱人 圆润 光芒 冰柱 刀剑 普通
模型 宁静 器官 攻击 凶猛 威武 镇静 后退
反推力 迅速 金灿灿
(2)四字词语(含成语)
千千万万 翩翩起舞 颜色各异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多种多样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雕饰: 雕刻并装饰。 映射: 照射。
余晖: 傍晚的阳光。
圆润: 饱满而润泽。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珍藏:①指收藏的珍贵物品。 窃窃私语: 私下里小声交谈。
警报: 通过电台、电视台或用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
攻击: 进攻。 笑盈盈: 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澎湃: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②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红彤彤: 形容很红。恍恍惚惚: (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沉静: ①寂静。②(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
词语解释
近义词
攻击一进攻 出现一呈现 寻找一寻觅 威武一威风 呈现—显现
奇妙—美妙 奇妙—奇特 如同—好像 变幻—变化 降临—来临
锋利—锐利 映射—映照 闪烁—闪耀 感叹—感慨 光辉—光芒
领略—领会 雕饰—雕刻 锋利—锐利 寻找—寻觅 无穷—无尽
差异一差别 依然—依旧 宁静—安静 攻击—进攻 蕴藏—储藏
宁静一安静 迅速—快速 差异—差别 似乎—好像 威武—威风
奇异—奇特 闪烁一闪耀 镇静—镇定 等待—等候 一转眼—一眨眼
危险一危急 凶猛—凶恶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笑盈盈—笑哈哈
反义词
张开一合拢 仔细—马虎 攻击一防守 乘凉一取暖
降落—上升 结束—开始 张开—合拢 透明—污浊
锋利—滞钝 融化—凝固 普通—特殊 黑暗—光明
仔细—粗心 危险—安全 攻击—防卫 后退—前进
清楚—模糊 丰富—贫乏 凶猛—温顺 镇静—慌张
奇妙—普通 升起—降落 结束—开始 锋利—粗钝
模糊—清楚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窃窃私语—大声喧哗
词语归类
①量词积累:一个大火球 一粒种子 一把把刀剑
类似的词语:一颗颗珍珠 一片黑暗 一种声音 一匹马 一条大狗 一头大狮子
②修饰词积累:奇妙的世界 奇妙的形状
类似的词语:奇妙的故事 极小的蜡烛 诱人的颜色 鲜红色的樱桃 深紫色的李子 浅黄色的梨 漂亮的翅膀 锋利的刀剑 普通的事物 各种形状的卵石 颜色各异的羽毛 闪烁的星星 奇妙的形状 漂亮的翅膀 金黄色的光辉 锋利的刀剑
词语积累
③特殊词语:
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 窃窃私语
类似的词语:井井有条 津津有味 落落大方 栩栩如生
“又×又×”式词语:又黑又重
类似的词语: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香又甜 又白又胖
模拟声音的词语:噼噼啪啪 嗡嗡 啾啾 汪汪
类似的词语:哗哗啦啦 喵喵 叽叽 呱呱 吱吱
词语积累
表示颜色的词语:鲜红色 深紫色
类似的词语:浅黄色 紫檀色 红彤彤 金灿灿 梨黄 茄子紫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碧绿色 金黄色 深红色 白花花 黄澄澄 杏黄 橘红 天蓝 半红半黄 半紫半红
④描写景物的词语:奇妙 漂亮 诱人
类似的词语:透明 宁静 各种形状 颜色各异 变化极多 波涛澎湃 多种多样
句子盘点
句子积累。
1.比喻句
(1)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句话把“群星”比作“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形象地表现出满天繁星发出微弱的光芒、闪闪烁烁的样子。
(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冰柱”像“锋利的刀剑”,“小水滴”像“一颗颗珍珠”,作者这样比喻,既生动又形象,赋予了这些事物以美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句子积累。
2.拟人句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就是私下里小声地说话。这句话把海底的动物当作人来写,把动物们的叫声说成是小声说话,显得活泼俏皮。
(2)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句话把贝类当作人来写。“免费的长途旅行” 写出了贝类巴在船底,跟随船的行进而“旅行”的样子,这样写既生动有趣,又表现了作者对海底动物的喜爱之情。
3.排比句
(1)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有的……有的……有的……” 构成排比句,写出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
句子积累。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句话连用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并且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
4.设问句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这两句话先提出问题,再做出解答,能够引起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句子积累。
5.精彩句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广、面积大,又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天空着了火” 既表现了晚霞如火焰般的红艳,又写出了火烧云的恢宏气势,展现出一幅无比壮丽的图画。
6.描写特别优美的句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金黄色的光辉”“洒满了光芒”等语句展现了秋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回顾
本单元以“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三篇课文,意图是探索自然的秘密。《我们奇妙的世界》通过描写天空的缤纷色彩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海底世界》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火烧云》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七单元概述:
课文知识点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文采用“总”的结构方式,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文中所写的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3.《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24.《火烧云》本文作者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个自然景象的奇特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这种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课文梳理
写出了太阳升起过程中天空颜色的变化,点明了世界的奇妙之处;运用比喻,把太阳升起来的形状及天空颜色的变化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点出了新的一天是多么奇妙啊!
●重点句子
(2)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噼噼啪啪”这个拟声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雨下的很大。这句话写出了雨形成的奇妙。
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3)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课文梳理
“千千万万”、“极小”说明了星星多而小。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星光比喻成烛光,写出了星光的美丽。
●重点句子
(4)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运用比喻的手法既写出了冬天的寒冷,又写出了气温的变化使得冰雪也发生了变化,点出了大自然的奇妙。
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1)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天空的奇妙的?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作者是从日出、云彩、雨后、落日、群星这几个方面来写天空的奇妙;从春天植物的生长过程、夏天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几个方面写了大地的奇妙。
作者时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写出了一天的天气从晴天到阴雨天再到转晴的过程来写的,从天空颜色的变化突出了天空的奇妙。
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天上的云会告诉我们哪些奇妙的故事呢?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看!离我最近的那朵云,它好象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正在看我,仿佛是在跟我打招呼;再看,远处的那片的云,很像一座白色的宫殿,好客的主人好像在邀请我到她家做客呢!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从身边的任何事物上找到美,就能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身边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如:天空中的每一朵云彩、每一颗星星,大地上的每一粒种子、每一片落叶都充满了神奇,都会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关注,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深思起突出 、强调的作用。
第23课:《海底世界》
(2)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
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3)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说明这种鱼的速度很快。
(4)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写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也说明了种类也多种多样。
第23课:《海底世界》
(1)课文第3-5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2、3自然段在写法上与第4、5、6自然段有什么关联?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都是先总述后分述,分述时围绕着关键句来说。
第2、3自然段侧重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如: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动,这就意味着海底有许多鱼;宁静中的各种声音,是各种动物在窃窃私语。可见海底奇异景象的形成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同样,丰富的物产也显示出景象的奇异,如:各种动物的不同活动方式、海底植物的多种色彩、海藻的大小悬殊等等,都使人有新奇之感。
第23课:《海底世界》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2)作者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矿藏时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在介绍海底的动物、植物时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介绍海底的矿藏时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阅读方法突破:概括主要内容——抓关键句法
课文结尾写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总结全文,正是本文的关键句。我们摘取这句话并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写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第23课:《海底世界》
(1)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 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 “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第24课:《火烧云》
这段话通过写地上的物和人的颜色的变化,作用是为了衬托出火烧云浓艳绚烂的色彩,为下文进一步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做好了铺垫。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不仅写出来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且变化快。
(3)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一会儿” 和“一会儿工夫”等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不仅点明了火烧云变化的时间顺序,而且说明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24课:《火烧云》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是描写火烧云的句子。句中“烧”字用得十分精妙,具有哪些方面的表达功效?
课文梳理
描绘色彩火烧云刚出现在天空时的颜色是红的,但作者不用“红”字,而用“烧”字。这样既表现了晚霞如火焰般的红艳,又避免了与后面的“红通通”一词相重复。
描摹动态“红”只表示色彩,是静态的;“烧”表示动作,给我们一种动态的感觉。“烧”突出云色彩的变化。后文所写的火烧云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都与“烧”相关。
渲染气势“烧”得“红通通”的,天空像“着了火”。这个比喻,写出火烧云的恢宏气势。这是天地间的奇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一幅无比壮丽的图画。
●重点问题
第24课:《火烧云》
(2)“您老人家必要高寿”中的“必要”是什么意思
课文梳理
查词典,“必要”的解释是“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如果把这个意思用来题解课文中的“必要”是不通的。原来,这里的“必要”,是北方民间使用的一个祝颂语,它不是一个词,而是“必”(“一定”的意思)和“要”(“能”或“会”的意思)两个词的合用,是一个短语。意思就是您老人家一定能或必定会长寿。
●重点问题
第24课:《火烧云》
(3)色彩的变化
课文梳理
文中描述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的美丽和形状的奇异变化,反映出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其中,在色彩变化方面,作者不仅抓住景物的特征,遣词造句也很有特色。
用重叠式的词语,写出色彩的浓、深。“红彤彤”形容火烧云很红;“金灿灿”则写出了火烧云颜色之深,犹如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鲜明耀眼,光彩夺目。
●重点问题
第24课:《火烧云》
课文梳理
用并列式的词语,写出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形容火烧云变化的一刹那间,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并且混为一体,非常好看,清晰可辨。
用比喻式的词语,写出火烧云的颜色像某些实物的颜色一样,给人以形象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词语是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前面加上实物名,这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像葡萄一样的灰色,象梨一样的黄色,像茄子一样的紫色,使人感到鲜明清晰,好像亲眼所见一样,而且语言简练、明快。
●重点问题
第24课:《火烧云》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
劝告
1.交际内容
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
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 为什么
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劝他们
◇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口语交际
(1)劝告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对待长辈要多用“您”“麻烦”“请”等敬语。
(2)要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是劝告成功的重要保障。
(3)劝告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告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法等。
(4)劝告小窍门:
在劝告他人时要采用合适的语气,注意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的劝告更容易被接受。
2.学习方法
口语交际
3.交际范例。
(1)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
钉钉:我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告。第一位同学劝告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只关注了对方可能会对别人造成的危险。而且,这位同学的言外之意是指责对方不顾忌别人的安全,这样说对方不一定乐意接受。第二位同学则是直接用指责的口吻,批评对方不该这样做。这样不仅不利于成功劝告,甚至可能会起反作用。第三位同学劝告时站在了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而且用的是关心对方安全的口吻,相比较而言,这位同学的劝告更容易被接受。
口语交际
(2)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劝他们?
◇有在校门口执勤时,看到有同学乱穿马路。
冬冬:同学你不能乱穿马路,这样容易被汽车撞到。
李刚:校门口一辆车也没有,我这样穿马路很安全。
点拨:劝告者要针对他的侥幸心理进行劝告,说清乱穿马路的严重后果。
李华:同学你不能闯红灯,等一会儿没关系的。
王芳:今天我起床晚了,再不快点会迟到的,老师要批评我的,所以我只好闯一次红灯了。
点拨:要针对他害怕迟到的原因进行劝告,说清利害关系,考虑到对方着急的心情,此时劝告的语言要简洁。
口语交际
◇有个同学正在抄别人的作业。
同学,你不要再抄作业了,这样会让你形成依赖心理,自己不再动脑筋,思考问题会越来越慢。
点评:你在劝告时,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讲了一个道理,非常好。
同学,你不要再抄作业了,哪个问题不会我可以教你啊,或者去请教老师也可以啊,这样你既能完成作业,又能学到知识,多好啊!
点评:你还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直接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自然就更愿意接受你的劝告。
语文园地
先读一读交流平台,说一说在《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这几篇课文中,你觉得最奇妙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总结出童话故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说一说:王葆、巨人、小人鱼,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总结:阅读童话时,不仅要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还要体会童话中塑造的真善美的人物形象。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在习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
交流平台
●交流内容
先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在习作中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然后根据教材中所出示的两个例子进行交流。
例一: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先想想“没精打采”在《鹿角和鹿腿》一课中和在例句中的意思,体会一下词语运用准确的好处。
“没精打采”的意思是一点儿精神都没有,所以他才会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符合句子的情境。
我觉得也可以用“垂头丧气”一词。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例二: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句话把“群星闪烁”比作“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读着句子,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星光闪耀、烛光点点的画面,感受到星空的迷人。
这句话出自《我们奇妙的世界》,有位小朋友学习之后,照这样子,自己也仿写了一句,我们来读读吧!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远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比较一下原句与仿写句的相同之处,感受一下仿写的好处。最后,交流自己平时习作中有意识地用上了哪些积累的词语,仿写了哪些句式同学间可以互相评一评词语用得是否合适,仿写得是否恰当。在习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生动形象。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交流平台
叮叮: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子,并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和仿写。
当当:读了“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句话,我积累了“翩翩起舞”这个词,并且用这个词造了一个句子:一阵微风吹来,桃花的花瓣一片片地落下来,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只只轻盈飞舞的蝴蝶。
阳阳:“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水滴比作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水滴圆润、晶莹的特点。我把它摘抄到了我的积累本上,并仿照这句话又造了个句子: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弯弯的七彩桥,高高地挂在雨后的天空中。
●交流范例
词句段运用
(1)“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
理解:这是一个问句,用问句作为文章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句话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这篇文章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写的。
◇你是否听说过……
示例: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石头有多么奇妙?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让人难以相信。有的像宠物狗,睁着水灵灵的眼睛,吐着长长的舌头,好像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有的像青蛙,沉浸在清凉的溪水中,享受着日光浴;有的像一个娃娃,体形巨大;有些石头小如橡皮,而有些石头却大如房屋。一块块,一条条,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迷人的颜色……
词句段运用
(2)读读下面的寻物启事,注意格式,照样子写一写。
方法指导
观察范文,写寻物启事时,格式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寻物启事一般包含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词句段运用
标题:标题居中。标题除“寻物启事”外还可以把“物”字换成丢失物品的名称,如“寻泰迪狗启事”“寻钥匙启事”“寻红色钱包启事”等。
正文:正文开头空两格。正文一般包括三层内容:(1)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数量、形状、质地和丢失的时间、地点等;(2)交代清楚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联系方式等;(3)寻物启事是恳求别人协助寻找失物的,所以文中应写上表达谢意的话。
落款:落款靠右下方写,署上发文者的姓名和发文日期。
要注意的是,老师提供的事例,因为是在学校这个特殊情境中发生的,所以在正文中没有写联系方式,但一般的寻物启事要写上联系方式,比如电话号码。
词句段运用
范例一: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做课间操时,我把一串钥匙落在了操场附近。钥匙串上有三把钥匙,另带有一个白色的小猪挂件。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2)班王王晓辉
4月15日
词句段运用
范例二:
5月15日中午,三年级(2)班的王大壮同学将一本书落在了阅览室里,书名为《小王子》,是蓝色封面的。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吧!
寻物启事
昨天中午,我把一本书落在了阅览室里,书名为《小王子》,是蓝色的封面。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2)班 王大壮
5月16日
评价标准:
内容要完整,交代要清楚,不仅要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主要特征和丢失时间、地点,也要写明交给谁或交到什么地方。
书写提示
方法指导:
笔画较少的字,结构和位置比较难把握,容易写得比例失调,所以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写舒展一些,这样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看起来才美观、大方。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这样整个字才紧凑、协调,在田字格中也大小适中。
日积月累
提示:我们平时接触的成语大部分都是四个字的,其实,在成语世界里,不都是四字成语。
有三字成语,如“马前卒”“门外汉”;
有五字成语,如“小巫见大巫”“一去不复返”;
还有的成语有十多个字呢,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日积月累
这些都是8个字的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释义:战争发生了,有将领率兵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释义:耳朵听到的不足为凭,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释义:靠近朱砂容易染上红色,靠近墨容易染上黑色。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日积月累
拓展练习
①( ),再麻烦的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没有什么可怕的。
②自从和他成为朋友,我整个人不自觉地受他影响,开始喜欢看书学习了。古人说( ),就是这个道理。
③( ),不深入到大山深处,就很难找到珍贵的药材。
④( ),哪怕你说得再好,也不如自己亲眼见到让人信服。
答案: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