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五单元基础复习
三年级 下册
基础知识
课文详解
交流平台
考点提示
目 录
CONTENTS
基础知识
01
易读错的字音
汩汩(gǔ) 流淌(tǎng) 一栋(dòng) 思绪(xù) 浩瀚(hàohàn)
栅栏(zhà) 悠闲(yōu) 揉一揉(róu) 发痒(yǎnɡ) 气喘吁吁(xū)
穿梭(suō) 篇目(piān) 尴尬(gāngà) 秘密(mì) 拜访(bài)
纸鸢(yuān) 形状(zhuàng) 丁零(líng) 麻烦(fán) 香肠(cháng)
易写错的字
流淌 秘密 楼梯 铃声 思绪 超越 形状 狐狸 丁零 继续 麻烦
套: 下边部分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撇折、点。
悠:上半部分中间的短竖不要少写。
沫:右边是“末”不要写成“未”。
凌: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撇、捺。
棒:右下部分是两横,不要写成“丰”。
状:右面是“犬”。要写得左窄右宽。
狐:右面是“瓜”,下面的点不要丢掉。
零:上下结构,下面是“令”不是“今”。
肠: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形近字
梯:梯子 淌:流淌 乘:乘车 绪:思绪 秘:秘密
涕:鼻涕 倘:倘若 乖:乖巧 堵:堵住 秋:秋天
状:状况 狐:狐狸 肠:香肠 抬:抬头 栋:栋梁
壮:壮大 孤:孤独 场:广场 拾:拾起 冻:冷冻
近义词
流淌→流动 浩瀚→浩荡 秘密→机密 拜访→拜见 尴尬→难堪
思绪一心绪 发现→发觉 继续→连续 希望→盼望 平时→平常
喜欢→喜爱 担心→担忧 高兴→愉快 失望→绝望 麻烦→费事
奇怪→奇异 想念→思念 好像→仿佛
反义词
开放→封闭 秘密→公开 尴尬→自然 有趣→乏味 拜访→辞别
喜欢→讨厌 担心→放心 容易→困难 高兴→难过 失望→满意
奇怪→平常 继续→中断 香喷喷→臭烘烘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钓)鱼 (挂上)鱼饵 (套)牛 (抹上)香波 (眨)眼睛 (打开)背包
2. 形容词搭配:
(1)形容词+ 动词:
(悠闲)地坐 (卖力)地梳头 (羡慕)地说 (奇怪)地望
(嗵嗵)地跳 (轻轻)地垂下 (啧吧啧吧)地吃 (大口大口)地啃
(2)形容词+ 名词:
(短短)的妹妹头 (暄腾腾)的被子 (大大)的冰激凌
(丁零丁零)的声音 (三角形)的鸟窝 (怪怪)的声音
词语搭配
3.量词搭配:
一(棵)树 一(种)声音 一(块)糖醋排骨 一(丝)乌云一(只)虫子
4.词语归类
(1)ABB 式词语:暄腾腾 咕噜噜 香喷喷 白花花
(2)× 来× 去式词语:荡来荡去 摇来摇去 跑来跑去
(3)ABAB 式词语:丁零丁零 大口大口 啧吧啧吧
5.含“树”字的名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东汉·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课文详解
02
宇宙的
另一边
1.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陈诗哥 幻想在很远很远的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所有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都和宇宙的另一边的事物一一对应。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主要内容
2.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主要内容
(1)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想象】【排比】通过“当……当……当……”的句式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的具体表现。想象合理有趣,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重点句子
(2)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想象】【省略号】这几句话写“我”想象宇宙另一边的加法是怎样的,展现了宇宙另一边下雪时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在雪地上玩耍时的欢乐。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孩子们还会做很多游戏。
重点句子
(3)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想象】【省略号】结合生活实际,“我”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写作文也需要想象,既富有情趣又符合实际,能给人带来自由与畅快的感受。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引起读者的想象。
重点句子
(4)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啊,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去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照应】“我”还要趴在窗台上仰望星空,表明“我”对宇宙的另一边充满向往,与课文第1段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同时,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也是“我”的心愿。
重点句子
(1)请你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写一写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
宇宙另一边的减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减去夏天的酷热等于金秋的硕果,那时,秋高气爽,无数的孩子会来到田野里放风筝、野餐、露营……这样,大地万物减去夏天的酷热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宇宙另一边的除法是这样的:“寒冬腊月”除以“北风吹雁雪纷纷”,再除以“瑞雪兆丰年”,等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又等于“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最后等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问题探究
(2)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重点)
示例:花生是长在空中的吗?长在空中的花生会不会更甜呢?它们挂在空中,就像一辆辆小汽车。如果小汽车真的是用花生做的,该多有趣呀!
问题探究
(3)你认为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充满好奇心、率真可爱的孩子。
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写“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世界,而且是这一边的倒影,由此引出一个神奇有趣的想象世界,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也让我们感受到想象的大胆、奇特。
课文主题
我变成了
一棵树
(1)《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顾鹰,通过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为森林里的小动物提供住处,使自己快乐,最终又回归于现实。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深深的母爱。
(2)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主要内容
(1)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设问】【破折号】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交代“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重点句子
(2)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想象】【省略号】“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奇特有趣,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鸟窝还有很多形状。
重点句子
(3)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拟人】“跳起了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窝当作人来写,表现了鸟窝摇晃的动态美,表达了“我”此时快乐的心情。
重点句子
(4)回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妈妈把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表明她热情大方,很有爱心,和“我”一样喜欢小动物们。
重点句子
(5)“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小馋猫”是妈妈对“我”的爱称,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疼爱。“眨了一下眼睛”表明妈妈早就知道“我”的秘密,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6)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疑问】以疑问句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重点句子
因为“我”不想回家吃饭,所以“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重点)
问题探究
(2)妈妈真的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妈妈不是真的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妈妈知道“我”是为了继续玩才变成树,所以她故意把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目的是用美食吸引“我”,让“我”主动回家吃饭。我是从倒数第3段中妈妈说的话和“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看出来的。
问题探究
(3)读课文第二部分(3)想一想:“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重点),说说实验的过程。(重点)
让“我”高兴的是:妈妈没有发现“我”变成树,“我”不用回家吃饭,可以尽情玩耍。让“我”失望的是:妈妈竟然认不出“我”,“我”可是她最爱的孩子呀。这句话将一个孩子矛盾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
问题探究
(4)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其他小动物会说些什么。(重点)
示例:“是不是洒水车刚刚把水喷洒到大树上了?”小鸭子问小刺猬。“不对,是大树在流汗。大树背着这么多鸟窝,他太累了。”小刺猬说。
问题探究
(5)从哪里可以看出“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①妈妈知道“我”为了不回家吃饭,能继续玩耍而变成一棵树;
②当“我”饿了,妈妈也知道“我”的想法;
③妈妈没有责备“我”贪玩,也没有强行带“我”回家吃饭,而是一直耐心地陪着“我”。
问题探究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妈妈叫“我”吃饭→想变成树→变成树→妈妈来了→变成树真麻烦→妈妈早就知道秘密
心理变化:不情愿→渴望→激动、兴奋→高兴、失望→无奈、后悔→惊喜、感激、疑惑
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表现了儿童天真而丰富的想象力,歌颂了母爱的包容与伟大。
课文主题
交流平台
03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大胆想象的世界魅力无穷。
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都是怎样大胆想象的。
欢欢: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
乐乐: 在宇宙的另一边,想写关于风的习作,要先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大胆想象,可以让你拥有奇异的经历。
洋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这样的想象很奇特。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大胆想象的世界魅力无穷。
交流平台
2.在写想象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的写法又有哪些特点呢?
立足生活大胆想象和拟人化的写法让想象故事更有吸引力。
初试身手
1.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想得新奇。
示例:我画的是拇指姑娘,你们看,这个小女孩个头特别小,只有拇指那么大。她的头上有一顶小小的帽子,手里拿着一朵小小的野花,穿着一双小小的的鞋子。拇指姑娘因为个子小,没有人愿意和她玩,她很孤独。于是我又给拇指姑娘画了两个小伙伴,她们可以天天在一起玩儿了。
初试身手
2.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一起接龙编写故事!
(1)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2)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
初试身手
(1)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一只最小的瞌睡虫,用力煽动着翅膀向小树林飞去。它一边飞,一边四处张望。
忽然,小瞌睡虫发现一只小松鼠坐在枝头吃松果。它悄悄地飞过去,轻轻落在小松鼠的肩膀上,小松鼠前后左右找了一大圈,才发现落在肩膀上的小瞌睡虫。
小松鼠刚想把手中的松果送给小瞌睡虫吃,不知怎么的眼皮直打架,没等说话,头一歪就睡着了。
小瞌睡虫没办法,只好继续向前飞去找朋友。
初试身手
(2)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
走进村子,他看见村子里住着许多居民,青蛙、蜘蛛、蚂蚁、苍蝇……可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这些村民无论老幼,都是倒着走的。于是,他拦住了一只往后倒着走的蚂蚁,问道:“你好,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倒着走啊?”
蚂蚁愣了愣,似乎对他的这个问题感到奇怪,不过,她还是非常有礼貌地说:“是也字写、话说连就,的路走么这是就来从们我。”一番话把小牧童听得云里雾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恍然大悟,蚂蚁说的话原来是倒着的,他不禁感叹道:“真是名副其实的颠倒村啊!”
又是一阵大风吹来,小牧童再睁眼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岸边,而远处的老黄牛正悠闲地吃着青草。
考点提示
04
1.《宇宙的另一边》:
①考查对本课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③以问答的形式考查想象力:“宇宙的另一边”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考点提示
2.《我变成了一棵树》:
①考查对本课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②考查对拟声词的判断与仿写;
③考查各种句型的变换;
④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⑤考查能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中的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⑥考查如果自己想象的话,你想变成什么,以及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考点提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