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乘减混合运算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乘减混合运算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7 05:2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练习题
课题 6.1 乘减混合运算
内容 教科书第59页红点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多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意义,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列乘减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 学生1: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 学生2:葡萄、柿子、苹果、石榴等。 教师:同学们,这一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 (板书课题:乘减混合运算) 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学习红点 (出示:情境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1:一共有60只篮子。我们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学生2:还剩几只篮子? 教师:你能帮杨阳算一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的情况) 教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列式的? 课堂预设:学生列分步算式。 18×3=54(只) 60-54=6(只) (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做法。看谁听得最认真! 课堂预设:学生思路正确。 教师:刚才我们列出两个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 试试看! (学生自主列综合算式) 课堂预设:相同的算式,出现不同的结果。 学生1:60-18×3 =60-54 =6(只) 学生2:60-18×3 =42×3 =126(只) 教师:同样的算式,不同的计算结果,大家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为什么? 学生:第一种方法对,因为18×3求的是已分的篮子数。 (老师板演计算过程) 教师:这两种正确的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学生:这两种做法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一共分了多少只篮子,再求还剩下多少只篮子。不同的是,第一种是两个算式,第二种是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了一个算式。 教师:同学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列了两个算式,他这种方法是分步计算;另外一位同学呢,是合成了一个算式,这种算式叫综合算式。 课堂小结: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当堂训练 出示教科书P61“自主练习”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谈一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也可以通过复习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导入新课。 这部分内容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脱式计算,要求学生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用递等式表示。 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数量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60页自主练习1题、2题中的乘减算式。
板书设计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对学生既要放手,又不能放任。所谓放手就是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不要编许多例题一类一类地教。所谓不放任就是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