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的构成(2课时课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物质的构成(2课时课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1-26 08:11:4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练习
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
1、物质由微粒构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蔗糖是由 构成的。
水是由 构成的。
2、分子微粒很 :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 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有 。 分子间的空隙最大,一般情况下
分子间的空隙最小。
4、扩散现象:由于 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气体、液体、固体都
会发生 现象。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表现。扩散现象说
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5、分子之间存在 力和 力。
二、我理解了
6、蔗糖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更容易变成糖水,这是因为-----------------( )
A.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慢 B. 在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C.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D. 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7.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 )
A.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B.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
C. 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 D. 氢气被压缩了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9、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10、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 酒精挥发——分子不停地运动
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
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
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
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14、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空隙
15、收集信息探究:物体的热膨胀 (1)晓丽收集到如下的信息:
自行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 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
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 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
从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许多物体,在________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
象叫做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何种状态的物质中(  )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若固体中有一个孔,孔增大的体积就和同等大小的实心固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因此,
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____。
16、用图中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B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
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A瓶装有空气。根据
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 。若实验温度分别
为0℃、4℃、20℃、30℃,则在 时,气体扩散最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各种各样的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
物质具有怎样的特性?
物质存在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重点
物质的构成
密度和比热
晶体的熔化
液体的汽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由分子构成的
以下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蔗糖
橡皮
空气
硬币
粉笔
1、把粉笔或橡皮在桌面上擦写,桌面上能
留下什么?肉眼能看见吗?
粉笔灰、橡皮末。
2、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我们可以看
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小,但肉眼能看见。
有几何形状的蔗糖的小颗粒。
这些蔗糖小颗粒能不能分割得更小些?
3、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我们
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几何形状的蔗糖粉末。
这些蔗糖粉末是不是最小的蔗糖颗粒?
4、将碾碎后的蔗糖粉末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
察糖水,我们发现蔗糖的粉末__________。
肉眼看不见了。
物质都由大量微小粒子(微粒)构成的。
蔗糖粉末为什么在水里不见了?
用手指蘸取一些蔗糖水溶液,
舔一舔,有什么味道?
有甜味。
蔗糖溶液有甜味说明了什么?
蔗糖是以一种更小的微粒存在于水中。
在水中的蔗糖微粒,称为蔗糖分子。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还保持着蔗糖的性质。
是什么结构保持这一性质?
溶解在水中了。
2、水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
3、酒精是由 构成的。
酒精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你知道分子微粒有多大吗?
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放大几百万倍的C60分子
1、蔗糖是由 构成的。
蔗糖分子
二、分子微粒很小
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大约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个
(共有21 个零)
如果让人去数,每秒钟数1 个,
大约需要 年。
30万亿
一个水分子
乒乓球
放大
乒乓球
同样倍数放大
地球
构成物质的众多分子是紧密无间地挤在一起,
还是彼此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呢?
1.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
注入近一半的清水,再沿内
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
上液面距管口约5厘米,标出
酒精上液面的位置。
2.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
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
充分混合。此时混合液的液
面将_____原先所标的液面
位置。
低于
三、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酒精

实验表明: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小于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当水和
酒精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
对方分子的空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酒精和水
的混合液
液体的分子之间有空隙,那么气体和固体分
子之间有空隙吗?
用针筒抽5毫升空气,用手指堵住出口,用
力推针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解释吗?
5毫升的空气被压缩了。
气体的分子之间有空隙
装满小石子的杯子,再装一些沙子,能装得下吗?说明了什么?然后再倒入一些水,能倒入吗?
(模拟实验能说明了什么?)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气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吗。
步骤1:用针筒抽取5毫升空气,前端用手指顶住,使其密封。用另一只手慢慢推活塞,你能将空气压缩到___毫升。
步骤2:将5毫升的空气改为 5毫升水(可将水倒入烧杯便于抽取),其余步骤同上,你能将水压缩到___毫升。
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压缩。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1
5
固体
液体
气体
2、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一般情况下固体
分子间的空隙最小。
你能解释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压缩或固体液体比气体难压缩的道理了吗?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最容易压缩。
物质都由大量微小粒子(微粒)构成的。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二、分子微粒很小
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三、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2、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一般情况下固体
分子间的空隙最小。
A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C.分子与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
2.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D. 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
上是不一样的
C
3.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
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 )
A.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B.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
C. 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
D. 氢气被压缩了
C
4. 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
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C
5.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
是--------------------------------------------( )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A
6.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
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体积增大   B. 质量增大
C. 空隙变大   D. 个数增多
C
7.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隔可以改变的是( )
A(共19张PPT)
第二课时 分子不停的运动
物质都由大量微小粒子(微粒)构成的。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二、分子微粒很小
只有用现代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
三、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2、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一般情况下固体
分子间的空隙最小。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地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还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 如图4-7,两只分别装活动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
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
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将会看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原来红棕色瓶中的红棕色变淡了。
出现了红棕色,
二氧化氮气体由于分子运动,出现了扩散现象。
原来无色瓶中
以上实验说明气体物质能出现扩散现象?
那液体能出现扩散现象吗?
2.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几滴到盛有蒸馏水
的烧杯中,看看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液体分子也在不断运动,也会出现扩散现象。
3. 老师在讲台上压一下香水瓶的喷
嘴,当你闻到香水味时,请马上举
手示意。注意瓶中香水的状态。
瓶里的香水是液体的,是液体在扩
散吗?为什么鼻孔会闻到香水味?
香水气体分子进入鼻孔内。
液体香水蒸发成气体状态,
香水气体分子
不断运动而扩散。
固体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例:有人曾经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 年,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1 毫米深。
人们采用渗碳技术,用固体扩散的方法使低碳钢的表面渗入更多的碳原子,以增大表面的硬度,增强其耐磨性。
气体、液体具有流动性,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没有流动性,能发生扩散现象吗?
煤炭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发现墙的内部也会变黑。为什么?
固体也会发生扩散现象,构成煤炭的粒子在不
停地运动,渗入了墙壁,墙的内部也会变黑。
四、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
的现象。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
气体、液体、
固体都会发
生扩散现象。
热菜总是香味四溢,但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快。
探究液体的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热水
冷水
温度越高,液体扩散的越快。
两杯水都变红色,但热水比冷水红得快
现象:
结论:
控制变量:
①水的质量一样;
②红墨水质量一样;
③红墨水同时注入
及注入速度一样;
2、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气体及液体扩散也越快。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热水
冷水
3、热运动
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既然物质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那么这些分了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不会分散开来呢?
五、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的。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和运动
虽然物质是由大量极其微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但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情况并不相同。
固体分子的间距很小,且呈规则排列,分子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如图4-10甲。所以,固体具有稳固性,它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分子的间距通常比固体略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不断振动的同时做短距离的自由移动,如图4-10乙。所以,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可以在空间到处自由运动,如图4-10丙。所以,气体具有弥散性,能充满所能到达的空间。它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
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取两块铅柱,将它们的端面锉平后,用力将
它们压在一起。把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看重物能否将两块铅块拉开。
正是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的引力,使两块铅柱粘合在一起。
既然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
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
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
当分子之间达到一定距离时,引力与斥力相同。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 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从钢瓶壁渗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固体钢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所以油会从钢瓶壁渗出。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微粒(质量体积)很小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B
3.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晴天比阴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
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5、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长期堆煤的墙角变为黑色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