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第三单元课件:第7课《蒙娜丽莎的魅力》(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2)第三单元课件:第7课《蒙娜丽莎的魅力》(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6 15: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蒙娜丽莎的魅力对无法得到的东西,忍痛放弃,那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割舍。必须割舍而不肯割舍,则是疑虑与执迷,对自己有害无益。能在必须割舍时,毅然地割舍,乃是坚强与洒脱。
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实在具有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
苦恼的来源是患得患失。所谓患得患失,也就是对取舍的疑虑不决。
这“舍”有时是有形的,如买东西,置产业,你需付钱。有时是无形的,如要专心争取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舍去许多个人的享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人们最常见的苦恼便是:得到鱼,舍不得熊掌,得到熊掌,舍不得鱼。最大的取舍是对成功与荣誉的取舍。人们追求成功犹如爬山。一个又一个山头的征服过程虽艰苦,但成功在望的鼓励使你提起勇气继续攀援,这是“取”的过程。但当你到达峰顶,备享殊荣之时,也就是你准备功成身退之日。这一番“舍”更需智慧与勇气。
另一种“舍”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舍。尽力而为是“取”的最高原则。发觉此事与己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之道,这也是一种“舍”。 修身名句·追求
1.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汉·无名氏
赏读: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2.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汉·贾谊
赏读: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不足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真理再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赏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4.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赏读: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北史·袁聿脩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写作背景
作者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想象的大门,使无限多样的选择都获得了潜在的艺术生命。在无形中我们被引入一个更为自由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从而拥有了美的感受。3.审美视窗
《傅雷家书》名言
(1)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清无累,真正解脱。
(5)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6)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7)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8)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9)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10)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11)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12)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3.近义辨析
(1)蕴藏·蕴涵·孕育 
蕴藏:着重指没被发现或没被发掘。
蕴涵:侧重于包含。
孕育:着重指怀胎生育,比喻义为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例句:①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眼睛的光觉杆状细胞和视锥细胞位于一层神经细胞的后方,而这些神经细胞负责向大脑传递视觉信息。那么如何防止这些细胞模糊我们的视觉呢?其答案可能________着一项令人惊讶的“高技术”。
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________10亿吨的可开采百年的大油田。
③海洋,是蓝色的国土。海洋,________海权理论之父马汉,海洋成就了七次远航的郑和。海洋包围着中国的南大门,海洋磨砺着一群年轻的海南侦察兵。
(2)姻缘·因缘 
姻缘:特指婚姻的缘分。
因缘:指缘分。
例句:①海淀内引外联,开拓进取,正缔结着旷古________;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②这是一段浪漫奇妙的________:成都妹子邹虹在法国巴黎留学时,偶然结识了法国小伙天海(音译),二人在蓉城携手步入了神圣的婚烟殿堂。结构图示达·芬奇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把自己造就成了世界画坛上的泰斗。1.文本审美
语言朴素而不呆板,典雅而又浅近
本文作者傅雷先生是一位学风严谨的大师,体现在文中是遣词造句精心锤炼;而文章是在原来讲稿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故而又有着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旁征博引,将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这样一个并不容易把握的问题叙述得十分透彻到位,能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语言严谨而颇有文采,庄重而不失活泼。“深入浅出”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本文堪称这方面的典范。2.写作迁移
【角度】 《蒙娜丽莎》这幅画具有神秘的魔力,根据你的了解,请写一段解说词,介绍一下这幅世界名画,300字左右。【示例】 《蒙娜丽莎》这幅名画,又称为《微笑》。画中的蒙娜丽莎确有其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市民。达·芬奇刚开始为她画像时,她年仅二十四岁。据说,在此前不久,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夭折,因此她整天闷闷不乐。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一边为她画像,一边请人在她身边奏乐,如此这般千方百计引出的这位美人的一刹那的微笑,仿佛稍纵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脸部则显示出了刚可察觉的微笑。那微抿的双唇和微挑的嘴角,仿佛有话要跟我们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这微笑似乎是从脸上掠过似的,既显示了她内心的激动,又没有失去安详的表情,显露了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理活动,引人遐想,令人神往。这首词所写是回忆当年和伊人相会相处的情景,字句间一片凄凉。记忆中的美妙,惊心动魄;别后的凄清幽怨,让人不堪承受,辛酸入骨。容若的词和李后主的词有一点相似,就是不过多地借助外景,而选择用白描的手法深入内心,感情恳切,用词清净。融合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和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这些方面,莫扎特更是独一无二的。
莫扎特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他那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他的英勇与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守的信仰,像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像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在布拉格所博得的荣名,并没给他任何物质的保障。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1787年,奥皇约瑟夫终于任命他为宫廷作曲家,年俸还不够他付房租和仆役的工资。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但最可欣幸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他能在精神上创造出来,以不断的创造征服不断的苦难,以永远乐观的心情应付残酷的现实,不就是以光明消灭黑暗的具体实践吗? 有了视患难如无物,超临于一切考验之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就有希望把艺术中美好的天地变为美好的现实。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莫扎特几次说过:“人生多美啊!”这句话就是了解他艺术的钥匙,也是他所以这样伟大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