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复习】
请说出年代尺上的发生的史实
祖国统一: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民族团结:
1979年
1987年
1992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提出“一国两制”构思
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达成“九二共识”
提出八项主张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复习】
1949年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90年
20世纪50年代
和平解放台湾方针
“两会”成立
2005年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
两岸举行“三通”
习马会
2008年
2015年
知
识
速
递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知识点
1
民族大团结
素养要求: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及表现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点拨:“自治”区别于港澳的“高度自治。”民族自治区自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法律下的政策上的特别照顾如:经济上的援助等。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独立的各种制度,除了外交和军事,国家不过多进行干涉。
(2)确立:
①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被载入宪法。
②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地位: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提示:区别于基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
识
速
递
知识点
1
民族大团结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 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2)对 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
[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4)实施情况:
(5)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①
②
③
④
⑤
平等自由
知
识
速
递
知识点
1
民族大团结
2. 共同繁荣发展
主要措施 意义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2)采取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3)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4)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批项目,如青藏铁路等。
(5)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主加快发展。
考
点
梳
理
知
识
速
递
知识点
1
民族大团结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素养目标: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认识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1. “一国两制”
(1)背景:
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者:
(4)含义:
即在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邓小平
(3)出发点:
从 出发。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5)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知识点
2
知
识
速
递
一个中国
社会主义
2.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①1997年6月30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 1999年12月19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实现了内陆与港澳的互利共赢。
(1)概况:
纵向联系点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知识点
2
知
识
速
递
(2)社会制度不同:
(3)各自权限不同: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是资本主义制度。
设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区别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
(1)设立目的不同:
海南岛
汕头
厦门
珠海
深圳
图说历史:图中“ ”和“ ”的地方分别叫什么,它们有何不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知识点
2
知
识
速
递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海峡两岸的交往
素养目标:了解各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努力以及新时期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
(3)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提示:“一国两制”解决的是港澳问题,对台基本方针在前面加”和平统一“,成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纵向联系点拨:
①三国时,吴国的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1885年台湾建省;④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占领台湾。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⑤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两岸分离。
知识点
3
知
识
速
递
(1)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中央人民政府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隔绝状态打破: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3)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①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
②“海基会” 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2.两岸关系的缓和:
热点背景:
2023年以来人民解放军军机多批次绕台进行出海活动,配合执行联合战备警巡。
焦点背景:
自2022年8月美前众议长佩洛西窜台后,美高官无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方的谴责,频繁公开率团窜台。
海峡两岸的交往
知识点
3
知
识
速
递
(1)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表明党和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3)2005年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2008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新闻背景:
2024年3月27日至4月7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团到大陆上海、南京、武汉、长沙、重庆等地。
海峡两岸的交往
知识点
3
知
识
速
递
马英九拜谒南京中山陵 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
(1)2015年,习近平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2)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的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海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3)2022年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阐述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4)2022年中共二十大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新闻背景:
近年来,解放军多艘军舰、多架次军机频繁进入台湾岛周边海域空域开展巡航活动。
海峡两岸的交往
知识点
3
知
识
速
递
新闻背景:
2022年8月。
2022年8月3日,国家安全机关首次以涉嫌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依法追究“台独”分子刑事责任
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
②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
③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⑤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⑥“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
⑦《反分裂国家法》的保障。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补充延伸:
1.(历史解释 2023·吉林长春中考)如图示①处应填入( )
A. 从严治党 B. 生态建设 C. 科教兴国 D. 民主政治
素养演练
D
2.( 唯物史观 2023·江西中考)分析表格,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 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素养演练
B
3.(历史解释 2023·辽宁中考)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它的回归得益于“ ” ( )
“九二共识”的达成
B. “一国两制”的方针
C. “汪辜会谈”的举行
D. “海协会”的成立
素养演练
B
4.( 唯物史观 2023·吉林长春中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 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素养演练
D
5.(历史解释 2023·江苏镇江中考)“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我们采取这个政策解决香港问题,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材料中的“这个政策”是(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素养演练
A
6.(历史解释 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素养演练
B
7.( 唯物史观 2023·湖南邵阳中考)2023年3月,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宣读祭文。其祭文写道:“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这体现马英九等台湾同胞( )
①有浓厚民族认同感 ②主张两岸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③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④倡导两岸和平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素养演练
C
共筑升学路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