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9《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9《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11:2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9《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2、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偶遇桃花林——“行”的密码
师:“世外桃源”,一个令人神往之地,源自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之处我们一起交流。
生自学。
师:这个渔人是干什么的?
生:捕鱼。
师:他此时在干什么?
生:在捕鱼。
生:在行走。
生:“行”是“行船”,应该是在船上,可能是捕鱼,也可能是随意行船。
师:如果是捕鱼,我们可以用“缘溪捕”,那这里的“行船”是为了捕鱼,还是随意的行船?
生:应该是随意行船,因为后面有“忘路之远近”,这个“忘”是“忘我”的意思,渔人沉醉在沿岸的风景里了,所以他不知道自己此时的船在哪里了。
师:那我们可以用《与朱元思书》的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渔人此时的心境,哪个句子?
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所以,第一句话是平淡的叙述,第二句话就有了情感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感觉去读这句话?
生:那是一种悠然闲适的心情,读得时候应该是舒缓的,慢节奏的。
生:就像水波荡漾一样。
师:我们试试。
生读:缘(稍上扬,声音延长)溪行(“行”字以平滑的声音拖延,不知不觉消失),忘路(“路”字声音拉长,然后稍顿收音)之远近(稍顿)。
师:此时的渔人是悠然的,闲适的。但“忽逢”二字却打破了这一心境。你能读出“忽逢”里的味道吗?
生:这里有一种惊喜,渔人之前是悠然的、闲适的,但此时他就没那么平静了,面对眼前的桃林美景,他的内心开始澎湃了。
师:文章是怎样写桃林的?
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桃林的面积如何?
生:“夹岸数百步”,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感觉。
师:有其它树吗?
生:中无杂树
师:给你的感觉是?
生:有点夸张。
师:大家想一想渔人站在船上,他会看到哪些颜色?
生:桃花的粉色,芳草的青色,天空的蓝色。
师:还有吗?
生:还有溪水的碧色,两岸岩石上青苔的青黑斑驳之色。
师:好一派迷人的色彩。刚有人说“忽逢”里就露出的是渔人的惊喜,现在请大家关注语言。写桃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
生:遇见桃林前的语言有点散乱随性,但写桃林的语言比较整齐。
师:语言不同的背后透露着什么?
生:应该是人物的内心。一开始渔人的心境是随性的,悠然的,这和文字的错落刚好一致。而后面渔人见到桃林美景之后,他很惊喜,而整齐的语言节奏感很强,很有力量,与渔人的惊喜是一致的。
师:文章的语言与人物的心境合二为一。让我们读一读这个“惊喜”,该如何读呢?
生:“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三个句子的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生读。
师:接下来渔人的内心感受我们可以怎样形容?
生:兴奋的,急切的。这从“甚异”“复”“欲穷”三词可见。前面已是惊异,后文用了“甚异”,更进一层,而“穷”字则将渔人探寻桃林的愿望推到了极点。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渔人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从“行船”的悠闲,到“忽逢”桃林的惊喜,再到欲探究竟的“穷”的兴奋与急切,情感的变化可谓跌宕起伏。
评析:沿“行”而下,在“忽”“甚”“穷”这些文字缝隙处,甚至于整散错综的句式中理出情脉,再现意境,深入寻绎人物的内心景致,将抒情上的春秋笔法点染得不露声色,也使语文审美教学中的“增润”(enrichments)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地。
不过,桃花林奇景反衬理想社会虚幻的艺术表现功能,渔人惊艳而忘渔的细节中所折射的隐逸、游仙的时代风貌,教学中是可以相机开示的。纵览教学全程,教者没有涉及,不知是有意的过滤,还是无意的遗忘?
二、访问桃花源——言语形式的密码
师: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桃花源,从文字出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为核心,说说你读出的桃花源的印象。
生:这是一个神秘的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有光又好像没有,这种似有似无带给人一种神秘感。
师:“仿佛”的意思是?
生:好像。
师:课文注解是“隐隐约约”,比较下,“隐隐约约”与“好像”有区别吗?
生:一个是若隐若现,讲的是事实,一个是个人的感觉。
师:你觉得哪个更好?
生:“隐隐约约”更好。它带给人很强烈的神秘感。这和下文的“初极狭”“豁然开朗”的变化有着一致性。
师:好的。继续我们的核心话题。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才通人”的“极狭”通道有几十歩之长,给人一种恐慌感、神秘感,怀疑前无去路,但之后的“豁然开朗”却给人柳暗花明之感。
生:这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桃花源。“平旷”可见视野开阔,“良田”可见土地肥沃,“美池”里可能有莲花,有采莲少女,有蛙鸣阵阵,还有蓝天的倒影,溪流的清澈,而“桑竹”则让人想起了陶渊明的“桑竹垂馀荫”“春蚕收长丝”与“良田”以及后文的“往来种作”组合成一起,则可见出此地居民生活的富足。
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之前入选教材的版本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哪一种更适合?
生:我觉得是有顿号的更符合。顿号加入之后,朗读时在相应处有一个停顿,而这个停顿让语速减慢了。
师:语速慢了就好吗?
生:渔人刚进入桃花源时,面对眼前怡人的美景应该是欣赏与陶醉的,他的眼光应该是慢慢欣赏的,而语速的减慢正符合这种心境。
师:好,标点流露的是渔人欣赏时的心境。
生: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桃花源。“鸡犬相闻”以声写静,突出此地的宁静祥和。
生:这是一个怡然自乐的桃花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
师:老人在干嘛?
生:和小孩一起玩耍。
师:可以描述一下具体的场景吗?
生:有的老人在晒太阳,有的老人在一起聊天,还有的老人在给小孩子讲故事。
师:他们不干活吗?
生:前文说“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说明不需要老人了。
师:老人不是男人?
生迟疑。
师:我们能否从句子的结构去考虑下?“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并列。他们之间用了句号,说明作者有意要把“黄发垂髫”与前面的“往来种作”之人区分开来。说明这里的老人是不需要“种作”的。
师:有道理。
师:老人与小孩一起“怡然自乐”,让你想到哪个成语?
生:天伦之乐。
生: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桃花源。当渔人回答了村人的问题后,村人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一个“便”字体现了其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村人的好客感就出来了。
师:“设酒杀鸡做食”这句话能否再深入一点?
生:这里连用了三个动词,画面感很强。
师:可否这样说:设酒、杀鸡、做食。
生:这样动作之间断开了,没有那么紧凑 ,好像速度放慢了。与不加标点比起来,似乎热情的程度有点减弱。所以还是不加的好。
师:有道理。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读一下这个句子。(生读)还有能够体现村人热情的句子吗?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可以看出。
师:可以抓住重点字词分析下吗?
生:“各复”是“各自又”的意思。你想,每一户人家都要邀请渔人,而且“皆出酒食”,那渔人要吃到什么时候啊?我们甚至可以想见村人排队邀请的场面。
生:这是一个热爱安宁的桃花源。这从村人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嘱咐里可以看出,还可以从他们为躲避秦朝战乱,不再从这里出去也可以看出。
生: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它的所处非常神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不易被人发觉。
师:这个句子让我们想起一个故事的开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它很像一个传说,但凡传说都具有一点神秘感。刚才我们从内容的角度探讨了桃花源。现在让我们把思维转向“作者是怎样写桃花源的?”
出示幻灯片——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请根据语境思考,括号处应填入什么?
生:应该填入“渔人”。
师:那我们在不可以去掉的地方加入“渔人”行不行?
生:加进去后,觉得句子读起来很啰嗦。
生:还有,如果加入之后,句子的美感好像打破了。本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都是四个字的,加了后就乱了。比如“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都是三个字的,但加进去后节奏感就不强了。
师:从音韵美的角度去思考,很有道理。按照现在的语言表达习惯,加横线的部分可以省略吗?
生:在现代汉语中加横线的省略部分一般不能省略,不然句子就不通了。
师: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陶渊明写作时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
生:古文讲究简洁,省略后可以让语言更简洁。因为省略后我们还是能够读懂省略部分的。
师:这个理由可以成立。倘若如此,是否所有的古文都为了追求简洁应该把人称都略去了呢?所以这个理由还是有点不够全面。
生迟疑。
师:请大家试着在每一个括号里填入“我”字,你再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生读)
生:句子比较通顺。
师:除了通顺之外呢?还有什么感觉?
生迟疑。
师:现在请在括号里填入“渔人”或“他”读一读,再比较填入“我”字,看看两者之间有何不同?
生:加入“我”字,感觉好像是自己在桃花源里,与那里的人交流着。加入“渔人”,我们没有这种“自我”感。
生:对,加入“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师:简洁的语言里有着丰富的内涵。
出示幻灯片——
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闻,却尽可能省略了渔人的称谓,让读者在读文字呈现的一切时,产生自居的幻觉感——“我”和渔人融为一体。
评析:提供思维支架——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汨汨而出:神秘→山重水复→美丽富足→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热情好客→热爱安宁→与世隔绝叙,且能结合文本进行个性化地阐释,实属不易。随机渗透标点使用、动词连用、人称省略的秘妙,更是匠心独具。加上文本间的打通(如由“桑竹之属”想到陶渊明的“桑竹垂馀荫”),师生间的思维博弈,此环节的教学充满了审美的理趣。
但是,让学生在人称省略处添加“我”,以体验“身临其境之感”,似有不妥,因为这破坏了文本的全知视角。省略“渔人”和“村人”,整体看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叙述节奏中的“春秋笔法”——集中体现双方“发现”的惊奇,还有村人的爽直、热情、欢愉,渔人的陶醉、贪婪和心机。渔人虽被留白,但是联系他后来的处处志之,还有迫不及待的告密,其贪婪、算计之心呼之欲出,且是在古道热肠的村人热情招待他之际,人性的丑陋令人惊悚,作者的鞭挞含而不露。这与杜甫《石壕吏》对话中人称的省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主要是为了凸显官吏的咄咄逼人,志在必得,老妇人的满腹辛酸和忍痛奉献。
三、离寻桃花源——“遂”中的悲凉与火焰
师:这样一来,谁读了这篇文章似乎自己都是文中的那个渔人,似乎自己就身处在桃花源中。这个桃花源中的美景真的那么令人向往吗?在我们当下的环境里,这样的地方多不多?
生:挺多的。比如三清山、黄山、杭州的西湖等等风景名胜都很优美。
师:既然如此,为什么陶渊明要在文章的结尾把它写得那么神秘而不可追?
出示幻灯片
太守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生:我想这样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可能是不存在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战争实在是太平凡了。
师:文章也已经涉及到了战争,是哪个句子?
生:自云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师:那是很久前的事情了,陶渊明写作此文的时候还是战乱年代吗?
生沉思。
师:文章有一个点,看似无足轻重,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劲道,它点出了时局,能找出来吗?
生:晋太元中。
师:对,“晋太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呢?
出示幻灯片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共21年。其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的21年里就爆发了数十场大小战争。
师:战乱让这个世界不得安宁,战争的结果就是:
出示幻灯片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师:那个年代,何处有清净地?何处有家园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只是一个梦想啊!
所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那时那刻是无法寻求到的。所以俗世之人难以寻到:
出示幻灯片
太熟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请生读)
师:即便“高尚”如刘子骥,也难以追寻到: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请生读)
师:先生留给我们的梦是灰色的:
出示幻灯片
——后遂无问津者。
师:这个句子我们该怎样读?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先生在写下此句时,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感受?
生:是无奈的。
生:是悲痛的。因为他觉得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只是一个理想而已。
师:理想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是理想吗?说什么更好?
生:梦想,或者说痴心妄想。在这里有着凄凉之感:此后,就再也没有寻找桃花源的人了。他是多么想有人再继续追寻啊!但是,再也没有了。
师:请以悲痛、无奈、凄凉的感觉读一下此句。
生:(读)后——,遂无-问津者。
师:现实虽然凄凉,先生的心虽然伤感,但是,他内心的火焰却依然不息,他在他的《桃花源诗》里说:“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评析:既然桃花源那么令人神往,为什么作者在结尾还把它写得那么神秘而不可追?这一问触及了篇性的核心部位——游记只是“肉身”,对理想社会愿景的勾勒、憧憬和无望才是“灵魂”。从这个角度说,教者引领学生体味陶渊明悲痛、无奈、凄凉而又内心火焰不灭的内心世界,的确是将陶渊明丰富的内心情致再现出来了,也真正上出了陶文“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
不过,用唐代杜甫、陈陶的诗句证晋太元中的战乱史实有些轻率。群文教学,即使要纵向会通,也应聚焦相同的议题——晋太元中的史实,呈示该历史时期的相关史料更为妥当。
四、桃源遗梦——精神、文化的寄寓体
师:现在,《桃花源记》呈现的那个和平安宁的世界已然成为一个现实,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方依然争着做“桃花源”呢?北方的坞壁说它是桃花源的原型,南方的武陵说它自己是桃花源,江西的庐山也说它是桃花源。
出示幻灯片
“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生:桃花源应该是一个象征。人们看中的不是现实美不美,而在它上面寄寓了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生:比如杭州的断桥,从外观而言也不漂亮,但就是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因为在它上面有着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有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师:对的。一处风景也好,一篇文章也罢。因为它的身上有着人文的色彩,是人们寄寓的凭借,就显得不一般了。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已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课堂小结:
感谢陶渊明,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神圣之地,得以延续我们的桃源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