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准备与排练
新知导入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一切是那么动人,然而台上精彩的表演,都来自于台下精心的排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味这其中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开启戏剧探索之旅!
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相关知识,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
2、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新知讲解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给观众带来特殊的美感享受。
戏剧的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题材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什么是戏剧?
什么是剧本?
剧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戏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的参考语言,也叫脚本、剧作,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可供阅读,但主要目的不是阅读,而是为舞台表演服务或作为未来影视拍摄的依据。
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
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包含话剧剧本、小说剧本、小品剧本等;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等。
剧本的主要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第二,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复习本单元的课文
篇目 分类标准 《屈原》 《天下第一楼》
《枣儿》
表现形式
题材
篇幅
话剧
话剧
话剧
现代剧
现代剧
历史剧
独幕剧
多幕剧
多幕剧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第一:准备剧本,确定本组表演的剧本。
课前每人准备一份剧本。剧本来源:(1)课文。(2)网上下载。(3)自己改编童话、寓言故事等或创作剧本。
可以选择整幕、整场的剧本,也可以选择一个片段。
小组内,每人说说自己准备剧本的来源、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等,举手表决,选出本组最佳剧本。
第二:组内搜集研读相关材料,深入理解剧本。
自主搜集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以备参考。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第三:成立剧组,明确分工
成立剧组。确定每组的导演一至两名,演员若干名,剧务两名,负责服装道具的制作和音乐的准备。(可以和演员重复)。负责服装道具的同学要动手能力强,有一点美术技能。负责配乐的同学对音乐有所了解。
明确分工
主要任务有: 1.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并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
2.讨论准备表演需要的服装、道具、配乐等。
3.明确个人的主要任务:
每组确定好任务之后,上交任务分配表。
剧组成员各司其职
剧组成员分别担任导演、演员和剧务,在排练过程中要各司其职。
导演: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与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
演员: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来。
剧务: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第四:掌握一些具体的表演策略和方法
1)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
2)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
3)表演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4)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
5)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第五:反复合练,准备演出
在导演的组织和剧务的配合下,演员反复合练,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为正式演出做好准备。
排练注意事项
1.面向观众。排练时,应设想观众的位置,并根据观众的方位调整演员的位置。力求演员面向观众。
2.台词熟练度。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一场话剧的好坏以台词的熟练度为基础。
3.肢体语言的表达与音乐的契合。
4.保证无空场存在,同时演员要控制好声音。
5.组织者要与每位演员保持联系,准备得体的服装道具。
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
演员创造角色,虽说主要是体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进程中,能否建立起角色的自信,或曰实现“我就是”的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熟知角色的思想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舞台行为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以此来建立演员对角色的自信。
……我演卢孟实,把小手指甲留长了。我的父辈们多为“勤行”(餐饮业过去统属“勤行”),跑堂的、灶上的不准留指甲,唯独柜上的(也称“学买卖的”)可留指甲。卢孟实是“学买卖的”出身,戏中为“掌柜”,留指甲是可能的。我让卢孟实留了小手指的指甲,虽然此举与戏无关,但对我在心中建立起对角色的自信是有益的。戏中还有卢孟实洗脸的表演,我从捋胳膊、卷袖子、窝领子,到搂头盖脸的一通洗,完全是我父辈洗脸的照搬。我觉得卢孟实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够“味儿”,从而坚定了我对角色的自信。
读了这段文字,你学到了什么表演策略?
演员要建立对角色的自信。
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
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来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强地域时代感。……
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都要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
读了这段文字,你又学到了什么表演策略?
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合作探究】
要将剧本搬上舞台,最初的导演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表演的起点与蓝本。“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项目 内容 如何表演
戏剧冲突 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 1
戏剧主题 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人物关系 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
二人对话整体氛围是温馨、温暖的
人物形象特点 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
老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2
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 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情感也是有变化的:
3
建议揣摩角色时,用设身处地体验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体会父亲不在身边的感受,入情入境化身男孩
剧务 布景 4 道具 5 服装 西北地区农民装束,老人扎头巾,男孩外衣下穿红肚兜 配乐 开场、结尾播放西北口音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项目 内容 如何表演
戏剧冲突 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 1
戏剧主题 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人物关系 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
二人对话整体氛围是温馨、温暖的
人物形象特点 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 老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2
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 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情感也是有变化的:
3
建议揣摩角色时,用设身处地体验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体会父亲不在身边的感受,入情入境化身男孩
剧务 布景 4 道具 5 服装 西北地区农民装束,老人扎头巾,男孩外衣下穿红肚兜 配乐 开场、结尾播放西北口音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演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势等方式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冲突。
演员可以通过语调、声音的变化来凸显角色心理的不稳定和内心的冲突。可以利用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变化等手法来表达冲突。
演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更加直观地传达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演员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展示角色之间的合作。
演员可以通过对舞台道具、音效等的利用来展示角色与环境的合作
与男孩对话时:孤独,慈爱,思念儿子,语言有沧桑感、充满淡淡的哀伤;
回忆时:讲给儿子取名、儿子撒尿的往事时,语言比较轻快;
讲三个关于枣儿的故事时,有欢笑有悲伤,这是表演的难点,需要拿捏好分寸。
调皮天真→好奇→思念父亲,充满淡淡的哀伤→听故事入迷、关心老人→坦陈父亲不会回来时的悲伤。
舞台中央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竹匾子、枣儿
课堂总结
一场精彩戏剧的呈现,背后一定是每一个人辛苦认真的付出。无论是剧本的选择,导演、演员、剧务人员的设计,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次活动中,彼此配合,不惧怕挑战,准备排练出属于自己的一场“大戏”。
课堂练习
根据【】里的舞台提示,练习排练:
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表演出男孩大喜的神态】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语调应高昂,且充满自豪】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表演出男孩的好奇、活泼可爱】
老人: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老人沉浸在回忆的幸福和盼子归来的伤感中,语调低缓】
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要表演出男孩装枣儿,急于回家的动作,以此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表演出老人的假装生气而又慈祥和蔼】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表演出老人对孩子的怜爱之情】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拓展提高
初学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在小说学习中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剧本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是,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同时还有舞台提示的辅助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也是基本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我们运用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来丰富下列场景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十句左右的小对话
1.搬入新的教学楼,面对初三崭新的开始,你和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呢?
2.清晨,当你迟到时,推开教室的门,你与老师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3.面对检测,无论是怎样的成绩,你和你的任课老师会有怎样的交流呢?
作业布置
完成本小组的剧本准备与排练方案。
板书设计
准备与排练
戏剧知识,牢记在心
选定剧本,搜集资料
理解剧本,掌握策略
分工合作,认真排练
反复合练,准备演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准备与排练》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难点】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一切是那么动人,然而台上精彩的表演,都来自于台下精心的排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味这其中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开启戏剧探索之旅!
【有关资料】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给观众带来特殊的美感享受。
戏剧的类型:
戏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按照题材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什么是剧本?
剧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戏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的参考语言,也叫脚本、剧作,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可供阅读,但主要目的不是阅读,而是为舞台表演服务或作为未来影视拍摄的依据。
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
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包含话剧剧本、小说剧本、小品剧本等;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等。
剧本与小说在文体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
不同点:
小说涵盖的内容比剧本更广更大。
小说的人物塑造可以通过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而剧本的人物塑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少量的动作或神态描写。
剧本的主体是台词,有舞台说明,受制于演出时间和场地,情节冲突比小说集中,环境设置简单。
剧本的主要特点: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关于话剧:
话剧,又是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剧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的艺术特点
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两个,一是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是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装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表演策略
1)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
2)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
3)表演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4)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
5)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演员必备的7大表演技巧:
说话 演员首先要有洪亮、有穿透力的声音,才能让全场观众听得明白,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动作?舞台表演动作幅度要大,需要夸张才能让全场观众看明白。同时,动作也要自然、优美、得体,符合人物性格。
表情?演员表情要丰富且转变快,有意识地控制才能让观众跟随演员的情绪变化融入到剧情中去。
信念感?演员要具备信念感,要让自己和观众感受到这不是在演戏,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和事件,让自己沉浸,让观众融入。
想象力?演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在研究角色还是在再现角色,都离不开丰富而又特殊的艺术想象。
交流?舞台上的表演除了基础的语言交流,眼神交流、心的交流也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关键。
肢体语言?演员要通过丰富的眼神、目光、脸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和统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剧本搬上舞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选择剧本,并搜集研读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剧本。
2)导演、演员和剧务做好分工。
导演是剧本的诠释者,排练演出的指挥者,艺术风格的创造者。主要职责在于: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与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
演员需要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并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来。
剧务负责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
3)掌握具体的表演策略与方法。
一个剧组需要哪些成员?各有什么作用?
导演:仔细阅读剧本和相关材料,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协调好剧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表演过程出现的问题。
演员: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熟悉有关的舞台说明,服从导演的指挥。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 通过想象,进入角色,不断深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
剧务:要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准备表演时的服装、道具、布景(可以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在黑板上绘制粉笔画)、音乐等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新课学习】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读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和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
思考:你学到了哪些表演策略?
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
演员创造角色,虽说主要是体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进程中,能否建立起角色的自信,或曰实现“我就是”的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熟知角色的思想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舞台行为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以此来建立演员对角色的自信。
……我演卢孟实,把小手指甲留长了。我的父辈们多为“勤行”(餐饮业过去统属“勤行”),跑堂的、灶上的不准留指甲,唯独柜上的(也称“学买卖的”)可留指甲。卢孟实是“学买卖的”出身,戏中为“掌柜”,留指甲是可能的。我让卢孟实留了小手指的指甲,虽然此举与戏无关,但对我在心中建立起对角色的自信是有益的。戏中还有卢孟实洗脸的表演,我从捋胳膊、卷袖子、窝领子,到搂头盖脸的一通洗,完全是我父辈洗脸的照搬。我觉得卢孟实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够“味儿”,从而坚定了我对角色的自信。
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
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来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强地域时代感。……
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都要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
【合作探究】
要将剧本搬上舞台,最初的导演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表演的起点与蓝本。“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项目 内容 如何表演
戏剧冲突 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 1
戏剧主题 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人物关系 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 二人对话整体氛围是温馨、温暖的
人物形象特点 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 老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2
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 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情感也是有变化的:3建议揣摩角色时,用设身处地体验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体会父亲不在身边的感受,入情入境化身男孩
剧务 布景 4
道具 5
服装 西北地区农民装束,老人扎头巾,男孩外衣下穿红肚兜
配乐 开场、结尾播放西北口音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扩展延伸】
初学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在小说学习中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剧本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是,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同时还有舞台提示的辅助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也是基本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我们运用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来丰富下列场景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要求:十句左右的小对话
1.搬入新的教学楼,面对初三崭新的开始,你和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呢?
2.清晨,当你迟到时,推开教室的门,你与老师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3.面对检测,无论是怎样的成绩,你和你的任课老师会有怎样的交流呢?
【课堂检测】
根据【】里的舞台提示,练习排练:
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表演出男孩大喜的神态】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语调应高昂,且充满自豪】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表演出男孩的好奇、活泼可爱】
老人: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老人沉浸在回忆的幸福和盼子归来的伤感中,语调低缓】
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要表演出男孩装枣儿,急于回家的动作,以此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表演出老人的假装生气而又慈祥和蔼】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表演出老人对孩子的怜爱之情】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作业布置】
完成本小组的剧本准备与排练方案。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准备与排练》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难点】
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
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一切是那么动人,然而台上精彩的表演,都来自于台下精心的排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味这其中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开启戏剧探索之旅!
【有关资料】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给观众带来特殊的美感享受。
戏剧的类型:
戏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按照题材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什么是剧本?
剧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戏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的参考语言,也叫脚本、剧作,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可供阅读,但主要目的不是阅读,而是为舞台表演服务或作为未来影视拍摄的依据。
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
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包含话剧剧本、小说剧本、小品剧本等;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等。
剧本与小说在文体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
不同点:
小说涵盖的内容比剧本更广更大。
小说的人物塑造可以通过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而剧本的人物塑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少量的动作或神态描写。
剧本的主体是台词,有舞台说明,受制于演出时间和场地,情节冲突比小说集中,环境设置简单。
剧本的主要特点: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关于话剧:
话剧,又是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剧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的艺术特点
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两个,一是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是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装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表演策略
1)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
2)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
3)表演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4)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
5)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演员必备的7大表演技巧:
说话 演员首先要有洪亮、有穿透力的声音,才能让全场观众听得明白,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动作?舞台表演动作幅度要大,需要夸张才能让全场观众看明白。同时,动作也要自然、优美、得体,符合人物性格。
表情?演员表情要丰富且转变快,有意识地控制才能让观众跟随演员的情绪变化融入到剧情中去。
信念感?演员要具备信念感,要让自己和观众感受到这不是在演戏,而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和事件,让自己沉浸,让观众融入。
想象力?演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在研究角色还是在再现角色,都离不开丰富而又特殊的艺术想象。
交流?舞台上的表演除了基础的语言交流,眼神交流、心的交流也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关键。
肢体语言?演员要通过丰富的眼神、目光、脸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和统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剧本搬上舞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选择剧本,并搜集研读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剧本。
2)导演、演员和剧务做好分工。
导演是剧本的诠释者,排练演出的指挥者,艺术风格的创造者。主要职责在于: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与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
演员需要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并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来。
剧务负责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
3)掌握具体的表演策略与方法。
一个剧组需要哪些成员?各有什么作用?
导演:仔细阅读剧本和相关材料,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协调好剧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表演过程出现的问题。
演员: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熟悉有关的舞台说明,服从导演的指挥。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 通过想象,进入角色,不断深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
剧务:要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准备表演时的服装、道具、布景(可以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在黑板上绘制粉笔画)、音乐等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新课学习】
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
【答案】
准备剧本,确定本组表演的剧本。
课前每人准备一份剧本。剧本来源:(1)课文。(2)网上下载。(3)自己改编童话、寓言故事等或创作剧本。
小组内,每人说说自己准备剧本的来源、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等,举手表决,选出本组最佳剧本。
搜集研读相关材料,深入理解剧本。
自主搜集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以备参考。
成立剧组,明确分工
成立剧组。确定每组的导演一至两名,演员若干名,剧务两名,负责服装道具的制作和音乐的准备。(可以和演员重复)。负责服装道具的同学要动手能力强,有一点美术技能。负责配乐的同学对音乐有所了解。
明确分工
主要任务有: 1.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并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 2.讨论准备表演需要的服装、道具、配乐等。
3.明确个人的主要任务:
每组确定好任务之后,上交任务分配表。
掌握一些具体的表演策略和方法
1)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
2)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
3)表演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4)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
5)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反复合练,准备演出
在导演的组织和剧务的配合下,演员反复合练,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为正式演出做好准备。
排练注意事项
1)面向观众。排练时,应设想观众的位置,并根据观众的方位调整演员的位置。力求演员面向观众。
2)台词熟练度。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一场话剧的好坏以台词的熟练度为基础。
3)肢体语言的表达与音乐的契合。
4)保证无空场存在,同时演员要控制好声音。
5)组织者要与每位演员保持联系,准备得体的服装道具。
读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和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
思考:你学到了哪些表演策略?
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
演员创造角色,虽说主要是体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进程中,能否建立起角色的自信,或曰实现“我就是”的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熟知角色的思想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舞台行为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以此来建立演员对角色的自信。
……我演卢孟实,把小手指甲留长了。我的父辈们多为“勤行”(餐饮业过去统属“勤行”),跑堂的、灶上的不准留指甲,唯独柜上的(也称“学买卖的”)可留指甲。卢孟实是“学买卖的”出身,戏中为“掌柜”,留指甲是可能的。我让卢孟实留了小手指的指甲,虽然此举与戏无关,但对我在心中建立起对角色的自信是有益的。戏中还有卢孟实洗脸的表演,我从捋胳膊、卷袖子、窝领子,到搂头盖脸的一通洗,完全是我父辈洗脸的照搬。我觉得卢孟实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够“味儿”,从而坚定了我对角色的自信。
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
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来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强地域时代感。……
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都要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
【答案】
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演员要建立对角色的自信。
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合作探究】
要将剧本搬上舞台,最初的导演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表演的起点与蓝本。“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项目 内容 如何表演
戏剧冲突 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 1
戏剧主题 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人物关系 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 二人对话整体氛围是温馨、温暖的
人物形象特点 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 老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2
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 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情感也是有变化的:3建议揣摩角色时,用设身处地体验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体会父亲不在身边的感受,入情入境化身男孩
剧务 布景 4
道具 5
服装 西北地区农民装束,老人扎头巾,男孩外衣下穿红肚兜
配乐 开场、结尾播放西北口音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答案】
1处:演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势等方式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冲突。
演员可以通过语调、声音的变化来凸显角色心理的不稳定和内心的冲突。可以利用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变化等手法来表达冲突。
演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更加直观地传达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演员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展示角色之间的合作。
演员可以通过对舞台道具、音效等的利用来展示角色与环境的合作
2处:与男孩对话时:孤独,慈爱,思念儿子,语言有沧桑感、充满淡淡的哀伤;
回忆时:讲给儿子取名、儿子撒尿的往事时,语言比较轻快;
讲三个关于枣儿的故事时,有欢笑有悲伤,这是表演的难点,需要拿捏好分寸。
3处:调皮天真→好奇→思念父亲,充满淡淡的哀伤→听故事入迷、关心老人→坦陈父亲不会回来时的悲伤。
4舞台中央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5竹匾子、枣儿
【扩展延伸】
初学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在小说学习中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剧本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是,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同时还有舞台提示的辅助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也是基本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我们运用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来丰富下列场景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要求:十句左右的小对话
1.搬入新的教学楼,面对初三崭新的开始,你和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呢?
2.清晨,当你迟到时,推开教室的门,你与老师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3.面对检测,无论是怎样的成绩,你和你的任课老师会有怎样的交流呢?
【答案】
情景一:
生:老师您好!我是小杰,很高兴认识您
师:小杰你好!我是你们初三一班的班主任王老师,你能跟我说说你班的一些事情吗?你知道的都说
生:我们班共32人,班长是小锡,我是纪律委员
师:劳动委员、文娱委员是谁?
生:小谭和美琪,他们都很称职的,学习都还好
师:初三了,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最后一年了,肯定希望成绩好,争取考上普高
师:有志气,从今天开始,加油
生:谢谢老师!我走了
师:好!请帮我把班长叫过来。
情景二:
生.:老师,对不起我来晚了!
师:又来晚了?今天又是什么理由啊?
生:老师昨晚我睡晚了!
师:是不是玩游戏过了头啊?
生:不是的老师,我昨晚辅导弟弟功课了,因为他今天要考试!
师: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也应该保证休息呀!
生:好的,老师,下回我注意
情景三:
生:老师,我想知道我的分数,可否告诉我?
师:(翻翻成绩册,寻找名字)63
生:啊?63?我对自己的成绩有些担心,想和您讨论一下,不知道现在方便吗?
师:(抬手腕,看看手表)10分钟,够不?
生:够了。昨晚我认真思考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日常学习安排,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师:说说看
生:我做作业的时候有时想着游戏,作业马虎,遇到难题就只想抄答案,;特别是回家后,看书时间又比较少。
师:都知道问题所在,那么你准备如何改进呢?
生:老师,您在教学经验丰富,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帮助我提高学习效率?
师:课堂上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前先复习,再独立完成,记住:一定要独立完成
生:“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来帮助我,我会努力按照您的建议去做
【课堂检测】
根据【】里的舞台提示,练习排练:
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表演出男孩大喜的神态】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语调应高昂,且充满自豪】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表演出男孩的好奇、活泼可爱】
老人: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老人沉浸在回忆的幸福和盼子归来的伤感中,语调低缓】
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要表演出男孩装枣儿,急于回家的动作,以此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表演出老人的假装生气而又慈祥和蔼】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表演出老人对孩子的怜爱之情】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作业布置】
完成本小组的剧本准备与排练方案。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准备与排练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2、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 1、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2、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难点 1、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2、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一切是那么动人,然而台上精彩的表演,都来自于台下精心的排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味这其中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开启戏剧探索之旅!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选择剧本,搜集相关赏析,研究资料2、学习如何将自己的体会、感受、理解运用切身的表演或设计再现剧本内容。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学习】什么是戏剧?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的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给观众带来特殊的美感享受。戏剧的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题材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什么叫剧本?剧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戏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剧中人物进行对话的参考语言,也叫脚本、剧作,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可供阅读,但主要目的不是阅读,而是为舞台表演服务或作为未来影视拍摄的依据。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剧本主要分为文学剧本与摄影剧本:文学剧本是比较突出文学性的剧本,包含话剧剧本、小说剧本、小品剧本等;摄影剧本是比较突出拍摄感的剧本,包含分景剧本、分镜剧本等。剧本的主要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准备和排练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第一:准备剧本,确定本组表演的剧本。课前每人准备一份剧本。剧本来源:(1)课文。(2)网上下载。(3)自己改编童话、寓言故事等或创作剧本。可以选择整幕、整场的剧本,也可以选择一个片段。 小组内,每人说说自己准备剧本的来源、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等,举手表决,选出本组最佳剧本。第二:组内搜集研读相关材料,深入理解剧本。自主搜集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图片、资料等,以备参考。第三:成立剧组,明确分工成立剧组。确定每组的导演一至两名,演员若干名,剧务两名,负责服装道具的制作和音乐的准备。(可以和演员重复)。负责服装道具的同学要动手能力强,有一点美术技能。负责配乐的同学对音乐有所了解。 明确分工主要任务有: 1.深入理解剧本的主题,并对表演做出整体设计。2.讨论准备表演需要的服装、道具、配乐等。3.明确个人的主要任务: 每组确定好任务之后,上交任务分配表。剧组成员各司其职剧组成员分别担任导演、演员和剧务,在排练过程中要各司其职。导演: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与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演员: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来。剧务: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第四:掌握一些具体的表演策略和方法1)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2)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3)表演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4)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5)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第五:反复合练,准备演出在导演的组织和剧务的配合下,演员反复合练,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为正式演出做好准备。排练注意事项1.面向观众。排练时,应设想观众的位置,并根据观众的方位调整演员的位置。力求演员面向观众。2.台词熟练度。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一场话剧的好坏以台词的熟练度为基础。3.肢体语言的表达与音乐的契合。4.保证无空场存在,同时演员要控制好声音。5.组织者要与每位演员保持联系,准备得体的服装道具。读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和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思考:你学到了哪些表演策略? 谭宗尧《<天下第一楼>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演员创造角色,虽说主要是体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进程中,能否建立起角色的自信,或曰实现“我就是”的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熟知角色的思想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舞台行为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以此来建立演员对角色的自信。……我演卢孟实,把小手指甲留长了。我的父辈们多为“勤行”(餐饮业过去统属“勤行”),跑堂的、灶上的不准留指甲,唯独柜上的(也称“学买卖的”)可留指甲。卢孟实是“学买卖的”出身,戏中为“掌柜”,留指甲是可能的。我让卢孟实留了小手指的指甲,虽然此举与戏无关,但对我在心中建立起对角色的自信是有益的。戏中还有卢孟实洗脸的表演,我从捋胳膊、卷袖子、窝领子,到搂头盖脸的一通洗,完全是我父辈洗脸的照搬。我觉得卢孟实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够“味儿”,从而坚定了我对角色的自信。演员要建立对角色的自信。黄清泽《<天下第一楼>设计随想》文段: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来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强地域时代感。……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都要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合作探究】要将剧本搬上舞台,最初的导演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表演的起点与蓝本。“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1处:演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势等方式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冲突。演员可以通过语调、声音的变化来凸显角色心理的不稳定和内心的冲突。可以利用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变化等手法来表达冲突。演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更加直观地传达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演员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展示角色之间的合作。演员可以通过对舞台道具、音效等的利用来展示角色与环境的合作2处:与男孩对话时:孤独,慈爱,思念儿子,语言有沧桑感、充满淡淡的哀伤;回忆时:讲给儿子取名、儿子撒尿的往事时,语言比较轻快;讲三个关于枣儿的故事时,有欢笑有悲伤,这是表演的难点,需要拿捏好分寸。3处:调皮天真→好奇→思念父亲,充满淡淡的哀伤→听故事入迷、关心老人→坦陈父亲不会回来时的悲伤。4舞台中央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5竹匾子、枣儿 读读笔记读读写写注音释义读课文勾画概括笔记笔记读思考合作讨论 明确目标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1目标2目标2目标3
根据【】里的舞台提示,练习排练: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枣儿真大。【表演出男孩大喜的神态】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语调应高昂,且充满自豪】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表演出男孩的好奇、活泼可爱】老人: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老人沉浸在回忆的幸福和盼子归来的伤感中,语调低缓】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要表演出男孩装枣儿,急于回家的动作,以此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思念】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表演出老人的假装生气而又慈祥和蔼】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表演出老人对孩子的怜爱之情】男孩默默地接过。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扩展延伸】初学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并不陌生,在小说学习中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剧本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是,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同时还有舞台提示的辅助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也是基本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我们运用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来丰富下列场景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要求:十句左右的小对话
1.搬入新的教学楼,面对初三崭新的开始,你和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呢?
2.清晨,当你迟到时,推开教室的门,你与老师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景呢?
3.面对检测,无论是怎样的成绩,你和你的任课老师会有怎样的交流呢?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一场精彩戏剧的呈现,背后一定是每一个人辛苦认真的付出。无论是剧本的选择,导演、演员、剧务人员的设计,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次活动中,彼此配合,不惧怕挑战,准备排练出属于自己的一场“大戏”。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