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七年级下册 4.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 七年级下册 4.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14: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到水资源是宝贵的,认识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浪费和污染问题。
2.能结合实例理解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3.树立节水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逐步梳理正确的资源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到人们在用水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和浪费的问题。
2.结合实例理解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3.树立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
1.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水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2.以南水北调为例理解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采取的工程措施。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发现和思考,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场景吗?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生:反映了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师:那么,如果水龙头1小时跑掉1.3立方米的净水,那么24小时跑掉多少净水?
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有1万个这样的现象呢?
中国的水资源经得起这样的浪费呢?要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中国水资源的现状说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1: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非常有限。
板书:现状:人均不足
生2: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板书:空间内分布不均
生3:中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板书:时间分配不均
以上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师补充:随着人口增加,需水量也在增加;而且,我们在用水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
一、水资源现状和问题
师:再回到刚才所看到的照片上的类似的场景,人民网关于星巴克冲洗咖啡冲调餐具的水龙头十几个小时不关的现象做了调查,其中,89.4%网友认为浪费资源,表示声讨,5.6%的网友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卫生,支持星巴克;另有一部分网友认为不好说,暂不表态。对于这一事件和调查,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吗?
生1:我认为这样很浪费水
生2:洗车时用太多水;生3:······
不仅生活中,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水的再利用率低或浪费的现象。观察这两种农业灌溉形式,你觉得有何不同?
生1:农业滴管用水可能更节省,大水漫灌可能造成水资源浪费。
师:观察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2:中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大概在3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70%左右,可以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板书:浪费严重
师:再对比目前我国与世界的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得出哪些结论?
生1: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40%左右,而世界的在75%左右,我国工业用水重复率第,工业废水很多未经处理利用就排放了,浪费也比较严重。
师:我们宝贵的水资源不仅在利用中国存在浪费现象,大家接着看,这则新闻反映了用水的什么问题?老师选取一段视频,一起来看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1:反映了水污染问题
板书:水污染严重
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过,河流水是人类利用的一项重要的淡水的来源,但是这么多河流面临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不能继续利用,污染源头来自哪里?
生:主要是来自生活排放的污水,工厂里排放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饲养牲畜排放的污水等
师:读2010年-2018年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能看出什么变化趋势?
生:排放量逐年增加,可能由于人口增加造成的
师:虽然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平时我们所说的水资源仅仅指陆地上能够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这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有限的。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又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污染、浪费等等。
所以,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了我们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为了我们的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有哪些措施呢?
板书:解决措施
请同学们自主看课本第6至第7页,我国怎么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尤其是怎么解决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的?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生:读课本,讨论ppt呈现的问题
师:接着,我们重点看这幅中国主要跨流域调水工程图,一起解决这几个问题:
板书: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布不均
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把什么流域的水调到什么地区?
生1:从长江流域向华北、西北地区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
问题2:、能从图中找到南水北调的那几条线路?
生2:能找到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调水到黄河上游;还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库调水到北京和天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调水到天津。
师:补充:继续观察这幅图,找一找三条线路中那一条最短?这条线路实施起来工程难度怎么样?
生3:西线最短。但是相比较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大多数在平原上,西线在河流上游,也是我国第一和第二级阶梯,海拔很高,有很多高山,所以施工难度很大。
问题4:引水到北京的是哪条线路,讨论给北京带来那些方面的效益?
呈现资料:中线工程线路图及相关资料
生4:中线工程调水给北京的城市供水安全、改善居民生活用水条件、促进水资源涵养和恢复等方面带来重大效益。
师:因此我们每天的饮用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遥远长江,不得不感慨祖国的强大。
问题5:南水北调工程把我国南方的长江流域的丰富的水资源通过修引水工程调到了北方缺水的黄河流域,除了著名的也是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之外,我国还建设了很多其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你找一找还有哪些?
生5: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工程
过渡:跨流域调水从空间上缓解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让各个地区的水资源更均衡一些。我们还知道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水资源非常丰富,冬季降水少,水资源就更短缺,怎么解决这个大问题?
生:自主读课本第8页上半部分,回答问题:找到水库的作用有哪些?水库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板书:修建水库——解决时间分配不均
生1: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水库是利用人工筑成的大坝拦截径流,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的流量。
观察了解北京最大的水库密云水库和世界主名的三峡水库(水利枢纽)的巨大作用。
中国还修建了很多水利枢纽,如图黄河上著名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上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等。
同学们接着思考,问题1: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有没有增加我国的水资源总量?
生1:没有增加全国水资源总量
问题2:有没有什么措施可以增加水资源总量?
生2:海水淡化技术
问题3:如果一边是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进行跨流域调水,一边是人们不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发生课前我们看到的水龙头无节制流走的现象以及大量净水遭到污染不能再用,能解决水资源问题吗?
生3:不能,根本上需要我们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问题4:同学们家里都有一张中水卡,你知道什么是中水吗,来源于哪里?
请同学们结合图表6,阅读课本第8页,“潜力巨大的再生水”和“北京污水处理及其应用“,了解应对水污染问题的方法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板书:治理水污染,利用中水
通过观察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能看出工艺复杂,比处理污水更节约经济成本的,还应当是减少浪费净水。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上如何节约水资源呢?
板书:节约用水-农业、工业、城市、生活节水
为了减少城市水资源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说一说:你认为如下图片中的节水设备或器具是如何节约水资源的?
生:看图片说一说即可
不仅如此,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来了解一下。
师:其实,节约无小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同学们再次观察国家节水标志,其实节约用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不防想一想我们怎么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生:各抒己见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2020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北京16区都推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在校园、社区、公园等建设中推广海绵工程。右图是“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题目。
1.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巨大
B.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工业需水量巨大
C.受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的影响
D.气候常年干旱,河流的径流量减少
2.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最为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其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B.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C.降低地下水位导致的地下沉降 D.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环境
4.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B.中线引长江干流的水补给京津两地
C.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D.实施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5.至2017年6月,“南水”日均入京量达到370万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 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 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 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 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1.A 2.B 3.A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