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优秀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优秀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14:5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图片、文字材料,掌握四大地理区域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征,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2.通过比较和看图的方法,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造成的生产、生活上的差异。
3.通过比较,理解各地区生产、生活产生差异的客观原因,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采用比较法比较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生活的差异。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片段,感受中国巨大的地理差异影响下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
(板书)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四大区域的位置
复习上节课所学,中国根据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将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读图回答:四个地理区域的海陆位置有何差异?
生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临近海洋,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青藏地区位于西部内陆。从纬度上看,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大体相当,南方地区纬度最低。
(板书)2.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
师:四幅景观图中体现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哪些特征?
体现了四地的哪些差异?
生(可能的回答):第1幅图能看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远处有树木,可能此地比较干旱,最可能位于西北地区;第2幅图片中有望不尽的茂密林木,地势起伏不大,最可能出现在南方地区;第3幅图片有高高的雪山,山下有成群的牛羊,天空湛蓝如洗,最可能出现在青藏地区;第4幅图片能看出是收割小麦的场景,地势平坦,发展了种植业,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对比四幅景观图,可见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形、植被、气候的差异当中。
师:回顾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总结出四地的差异。
师:观察右图,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环境,说说自然环境如何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生产的?
生答(可能的答案):以地形气候水为最主要要素的自然环境,首先影响人类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土地类型不同,农业在长期适应自然的发展中形成了东——种植业和西——畜牧业的总体格局。
(板书)二、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1.土地利用
阅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四大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有什么差异?
生(可能的答案):从图中看出,我国东部以耕地为主,其中,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林地多、耕地多水田;西北地区多草地、沙漠等难利用地,耕地少;青藏地区草地为主,耕地面积也不大。
(板书)2.四大区域的农业部门
人类农业活动的差异有哪些?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生(可能的答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作物只在绿洲中可以种植,青藏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板书)3.四大区域的种植业
师:(1) 主要作物
生答: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西北地区的绿洲或其他有水源的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种植小麦、棉花;青藏地区在地势相对低洼处发展河谷农业,主要作物有青稞、大麦、豌豆等。
同时,四大区域的农作物的熟制也有很大不同,读图,说一说四大区域的作物分别是一年几熟呢?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2)作物熟制
生:北方有一年一熟,也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青藏地区因为是高原气候区,作物生长慢;西北地区是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原因是热量不同。
(板书)4.畜牧业
师:思考,西北和青藏的畜牧业有何区别?
生(可能的回答):青藏地区的地形是平均海拔超过4千米的高原,气候相对寒冷,为全国的高寒牧场;西北地区夏季高温,西部牧场多在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为山地牧场;西北地区东部属于内蒙古高原,水草肥美,是我国著名的草原牧场。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三河牛是内蒙古草原的优良畜种。
补充: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板书)5.其他农作物
四大地理区域都有着种类丰富的经济作物,你能说出来哪些?
生答:北方地区以温带水果为主,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和热带水果为主,西北地区也有大量温带水果、适应干旱的环境。
师:猜一猜:它们产自北方还是南方?
学生回答。
小结: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差异。
(板书)三、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1.对饮食的影响
人类的饮食习惯的喜好是长期受到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通过前面学习的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来猜测四大区域的人们分别喜欢吃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居民喜欢吃小麦加工成的水饺、馒头等面食;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因此人们喜欢食用水稻的果实大米饭及米粉等;西北和青藏地区畜牧业为主,多食用牛羊肉;藏族同胞的主要食材来自青稞和牦牛等。
师:以南方地区人们喜食鱼虾为例,说说当地饮食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生: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产养殖很多,鱼虾蟹类食物来源非常丰富。
(板书)2.对民居的影响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不仅影响饮食,也影响着民居、交通、各种艺术形式。阅读课本第54页探索部分,猜猜以下十幅邮票分别反映哪个区域的民居?
生回答问题。
师:1.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民居的?
从全国降水分布图中看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冬季温和,因此南方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墙体薄,利于散热。
师:2.窑洞墙壁较厚,向阳的一面门窗较大,适应当地什么自然环境?
生答:墙壁厚,隔热功能好,冬暖夏凉;向阳门窗大利于室内采光。是因为,黄土高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窑洞墙壁厚,冬暖夏凉。
(板书)3.对民歌、戏曲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歌、戏曲、语言等的影响也很明显。 听一听,比较思考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民歌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可能的答案):北方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安塞腰鼓,唱腔高亢,而南方的一些剧种,如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藏族民歌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
(板书)4.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猜猜这是哪个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如何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的?
生(可能的回答):马车是北方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因北方多旱路,现代交通步不发达时,北方地区离西北地区近,马被换来当劳动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骆驼耐旱,且耐力较强。青藏地区生长着耐高寒的牦牛,是当地主要牲畜。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水网密布,船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活动探究:四组同学分别去旅游,拍摄了一些照片,但是照片弄混了,你能否按四个大区分出来?
活动探究:填字游戏
生:积极思考,踊跃参加到游戏中来。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大兴安岭以东,淮河以北,且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理区域是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东北地区传统农业耕作制度是 (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4.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B.气温高,降水丰富
C.灌溉条件好 D.沙质土壤肥沃
5.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地区居民以米食为主
B.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以砖瓦为主,墙壁厚实,防风保暖
C.青藏地区牧民喜吃糌粑,喝酥油茶
D.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以四合院最为典型
6.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 南方地区是小麦和甜菜的集中产区
C. 青藏地区适合放牧马、牛和羊等牲畜
D. 西北地区盛产柑橘、苹果、哈密瓜等瓜果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