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秦岭—淮河线图及中国地图,找到秦岭—淮河,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2.通过多种地图,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自然地理差异,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习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播放视频:《晏子使楚》
(板书)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与淮河
想一想,视屏中提到的淮河在哪里?
1.请你从中国水系图中找出视频中提到的淮河。
教师:如果这幅图的范围太大导致淮河不详细,请同学们你打开课本第48页,解决以
下问题:2. 淮河发源地在哪里?淮河的流向是什么?又注入哪里?
学生(可能的回答):2.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自西向东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大部分水流经三江营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水流向东注入黄海。
教师出示淮河相关资料,
播放视频: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千米。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流域东西长约70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400千米,面积27万平方千米。
(板书)1.淮河概况
(过渡)提到淮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座山——秦岭,这座山脉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找到秦岭,并说说秦岭的走向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是东西走向
教师出示秦岭名片,学生阅读,了解秦岭概况。
师:秦岭横亘于华夏大地中部,雄姿巍峨,沟壑众多,素有“天下之大阻”的称谓,它西起甘肃,东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南部与四川交界处,长约1500千米,是昆仑山脉的延伸。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板书)2.秦岭概况
出示秦岭—淮河区域地图。
师:读图,寻找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并圈出。
讲授: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出示中国地图和资料“秦岭的贡献”。
师: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距。
(板书)3.秦岭—淮河线
板书: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师:1.1月平均气温
师生: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得知全国冬季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线,1月平均气温秦岭—淮河线以北低于0℃,以南高于0℃。
师:2.年降水量
师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得知全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线,通过读图例看出,秦岭—淮河线以北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主要在400至800毫米之间;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超过了800毫米,主要在800至1600毫米之间。
师:3.气候类型
师生:秦岭—淮河线南北的气候类型不同,以北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教师点拨:通过气候类型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都是季风气候,这是为什么呢?
生(可能的回答):都处于中国东部,比较容易受到来自陆地以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的影响。
师:4.河流水文
教师提问:气候深刻地影响河流的流量等水文特征,我们以黄河和长江为例来说明,分别获取黄河上的花园口和长江沿岸的武汉的流量资料,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能看出黄河流经花园口的流量明显小于长江流经武汉时的流量。受冬季气温的影响,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没有结冰期。受降水的影响,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汛期短、以南汛期长;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流量较小、以南的河流流量较大。
过渡:那么,气候最直观地反映在植被景观上,出示资料图片,秦岭—淮河线南北有何差异?
师:5.植被类型
师生:秦岭—淮河线以北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师:6.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
师生:受自然环境影响,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土地利用类型(或者是耕地类型)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土地利用类型(或者是耕地类型)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
师:7.干湿地区
师生:从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上,看出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以北主要是半湿润区、以南是湿润区。
师:8.温度带
师生:从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上看出,秦岭—淮河线大致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以北是暖温带、以南主要是亚热带,
小结: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如表格所示,请学生将表格填写完整。
活动探究:造成秦岭—淮河南、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师: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讨论:秦岭—淮河线以南和以北的自然环境有很多不同,但植被的不同、干湿地区的差异、温度带、河流水文的差异都受到气温、降水的差异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或者说是气候。
出示阅读材料“秦岭-上帝送给地球的礼物”,预留课后思考的任务:如果没有秦岭,中国的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大胆设想,提出大概可能的自然环境的变化。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地利篇》)。据此完成1~2题。
1.“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
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2.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 )
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 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
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 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这段文字表明( )
A.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C.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4.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 )
A.一切不拘农时,获得更大效益
B.通过改良品种,实施多种经营
C.提高农业技术,改变自然环境
D.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5.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1)冬季气温多在0℃以上 (2)冬季气温多在 0℃以下
(3)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5)河湖数量少,水量小 (6)河湖数量多,水量大
(7)水资源丰富 (8)水资源不足
(9)水稻集中产区 (10)小麦集中产区
描述北方地区的有哪些?
描述南方地区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 北方地区:(2)(3)(5)(8)(10)
南方地区:(1)(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