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通过珠三角洲自然条件分析农业特征。
3.归纳珠三角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概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体会每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不足,辩证看待区域的发展。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深圳30年的巨变。1979年前深圳的渔村面貌,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街道,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工业区。2000年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深圳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人口的涌入,现在的深圳正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引起了深圳如此大的巨变?深圳又是如何发展的?深圳在哪个位置呢?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出示图片“珠江三角洲地区”。
师:读图思考:找出特殊纬线、临近的省份、特别行政区和海域,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生:(可能答案)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
相对位置: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板书)1.地理位置
出示图片“珠江三角洲的地形”。
师:读图思考:描述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生:(可能答案)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
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2.地形特征
出示表格“珠江三角洲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师:读表思考:描述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点。
提示:分别比较夏季、冬季气温和降水量。
生:(可能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板书)3.气候特征
师:读图思考: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河流特征。
生:(可能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可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汛期长。
(板书)4.河流特征
(板书)二、农业与外向型的经济
师:结合气候、地形、河流思考珠江三角洲适合发展哪些农业类型呢?
出示图片(商品作物和热带水果)
生:种植业。
出示图片(渔业)
生:渔业。
师:展示视频与文字材料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 ,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生:基塘农业。
师: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出口花卉、水果、蔬菜、水产、家禽、瘦肉型猪等。
师:活动探究1,小组合作讨论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方面考虑。
生:终年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纵横。
(板书)1.农业
师:思考:你身边有哪些产品是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出示图片
师:这些产品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呢?
生:轻工业。
师:我们把提供生活资料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把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钢铁工业、冶金、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化学、建筑材料等。
出示材料:珠江三角洲的轻工业产品不仅销往我国其他省市,还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日本甚至全世界,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因此,本区经济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特点。
师:讨论:阅读图文材料,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示:从地理位置、交通、人口、政策、能源、资源等方面分析。
生:(可能答案)
师:不利条件如何解决呢?
生:依靠大亚湾核电站。
师:知识拓展: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中国目前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两座核电站共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约450亿千瓦时。其中,大亚湾核电站所生产的电力70%输往香港,约占香港社会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30%输往南方电网;岭澳核电站所生产的电力全部输往南方电网。据2011年统计数据,两座核电站输往南方电网的电力约占广东省社会用电总量的9%。
师:阅读课本P105,思考: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如何发展?为什么?
生:将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省,本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智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在上涨。
师:这种变化叫产业转型升级
师:活动探究2: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东莞不同年份主要出口产品有哪些?出口额变化是什么?
生:(可能答案)
出口额变化为:大幅度增长。
(板书)2.工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热充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生产基地
B.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发展“基塘农业”
C.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D.蔬菜种类多,四季均可上市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以轻工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全国性工业基地。下列条件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水能丰富 B. 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
C. 紧靠港澳,临近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 D. 位于珠江口,面向南海,水运便利
4.珠江三角洲区域曾发生“民工潮”现象,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这里( )
A. 旅游资源丰富 B. 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 农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D. 加工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参考答案】
1. C 2. B 3.A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