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复习目标】
1.总体目标:认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表格等史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以及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两个凡是”的方针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2.过程:1978 年5 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志)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新华社全文转发,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随后大多数省时自治区陆续转载,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
(1) 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知识拓展】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历史背景
(1)思想解放: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观念,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2)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召开:1978 年12 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主要内容
(1)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4)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原则: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2.表现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
(3)国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
(4)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5)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重申侨务政策。
3.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⑴内容: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
⑵意义:对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发正的胜利完成。
(四)修订宪法:1982年宪法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
①开始: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②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③意义: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知识拓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⑴概念:是指在 土地公有制 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所有制形式不变;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
⑵试点:首先实行的是安徽省 和 四川省,后逐渐推广。邓小平及时予以充分肯定。
⑶主要特征: 包产到户 。
⑷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 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知识拓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农村改革的推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评价:利:增强了 企业 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弊:存在一定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应对弊端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作用: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理论突破
①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P171历史纵横)
(4)深化经济改革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意义: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了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②经济体制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纵深发展: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格局
项目 表现 特点
创办经 济特区 1980 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
沿海港 口城市 1984 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经济 技术区 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
开放 战略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融入 世界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使中国更深层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知识拓展】1.经济特区:
⑴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 和 经济体制的地区。
“特”在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 和 经济管理方法 。
⑵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⑶创办: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⑷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 或重要 海运港口 ,是著名 侨乡 ,离 香港 、 澳门 、 台湾 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
⑸地位和影响: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知识拓展】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⑵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_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制
【知识拓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构成
①建立经济特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模式。
②确定沿海沿江沿边和省会开放城市,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和经济效益,逐步加强向内地进行技术和管理的辐射作用。
③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使对外开放向区域经济方面延伸,将开放格局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④在设立和确定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和省会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三个开放层次的基础上,作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最后一个层次就是将开放辐射和延伸到内陆地区。
(2)意义
①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为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③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发展目标与成果
(1)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2)成果: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拓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央政府在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如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实行独立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等,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香港、澳门回归
(1)过程
①1984 年12 月和1987 年4 月,中国政府分别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分别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②1997年7月1 日零时,中英两国政府完成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是“一国两制” 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自我测试
1.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2.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深圳、珠海等地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加快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
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先后恢复和建立了一些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了过去那种政企不分、由人民银行一家包金融和信货的组织形式,新设了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还重建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金融系统向多样性方向发展 B.建立了完善的金融运行体系
C.国际金融业务交往十分活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1992年夏,北京某名牌大学的教授在校内卖馅饼,被新闻界公之于世,自此,“练摊热、下海热、第二职业热在短期内便弥漫整个华夏山川”。上述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对外开放战略开始实施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5.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
A.对外开放已经起航 B.邓小平理论正式面世
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D.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
6.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法律按颁布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