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风景如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风景如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17 15: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风景如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综述】
内容简介:
本单元主题鲜明,歌曲旋律富于歌唱性,歌词主要描绘了大自然声色交融的
美丽赋予了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在本课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森林里的
虫鸣蛙声、秋日里的红叶莲蓬、小溪流水的叮咚声以及五指山的雄伟、万泉河
的美丽。让学生领略音乐所创造的诗情画意并进行这方面的命题编创,丰富他
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陕北绿了,百姓笑了》旋律轻快活泼,节奏明快有力,充分展现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旋律中多次出现的上扬音调,仿佛是在表达陕北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心。同时,歌曲的旋律还借鉴了陕北民歌的风格调式,使歌曲更加贴近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传统,增强了歌曲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歌曲《西风的话》,这是一首一段体抒情性儿童歌曲,歌曲为四四拍,大
调式。该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曲调典雅、抒情柔美,歌词含蓄而富有诗
意。全曲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 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歌曲旋律
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
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
“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
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
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 的美好,抒发了对
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第 1——16小节)节奏和旋
律明快,尤其是第 3、4 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及第 11小节的切分节奏运用、更
使音乐富有动感,生动地描绘了小溪流水欢乐奔流的 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
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情绪转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的结尾
处的“啦.......” 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
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景。
歌曲《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
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
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
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 3+3+4+4 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
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
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歌曲的中段
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
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
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作品联系:
本单元围绕“风景如画”这一人文主题,四首作品都与我国大好河山息息相关。从音乐要素上看四首作品都设及针对乐句和乐段的理解,同时复习了上个单元重点强调的对力度记号的理解与运用。从旋律上看,其中四首都具有婉转深情的特点,速度都为中速,涵盖了一字多音委婉抒情的唱法。
教学价值:
本单元包含四首与风景相关的作品,通过欣赏与演唱,学生在感受我国大好河山、美丽风景的同时,体会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音乐风采与魅力。此外单元内作品都设及乐句和乐段的知识点,从大单元概念的角度来看,本单元重点放在对乐句、乐段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分辨上,同时在上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同力度记号在演唱时的表现方法,本单元继续加深同学们对力度记号的运用,增加了对基础知识点的熟练度。
二、【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评价工具
用自然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聆听出作品的情感,分辨乐乐曲段落;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音乐记号。 聆听分辨出乐句与乐段。(欣赏) 课堂观察诊断式评价 1. 聆听的准确性。2.能用语音进行表达和评价。 叙述性评价
对乐谱进行识读、对歌曲进行演唱与表演。(表现) 形成性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2.能识读乐谱,并进行演唱。3.对歌曲进行演唱与表演。 叙述性评价课堂评价
对歌曲乐段进行律动创编(创造) 形成性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能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2.动作设计具有创意。 课堂评价
结合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歌曲,进行对比分析。(联系)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 叙述与理解的完整性。 叙述性评价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我国不同地方的歌曲,在感受我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景象的同时,体会不同地方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2.能用甜美、流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的进行和力度的变化。(艺术表现)
3、能运用情景教学,听赏讨论,以及创编律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乐句、乐段的理解。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乐句进行划分。(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4、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之情。(文化理解)
四、【单元教学安排】
《风景如画》 课时一:《西风的话》+《陕北绿了,百姓笑了》 要点一: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和作词家。(《西风的话》)
要点二: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西风的话》)
要点三:准确掌握已经学过的力度记号。(《西风的话》)
要点四:能用律动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西风的话》)
要点五:找到乐句特点,区分乐曲段落。(《西风的话》《陕北绿了,百姓笑了》)
课时二:《小溪流水想叮咚》+《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要点一: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要点二: 对歌曲进行理解,演唱时可以通过理解加入力度记号。
要点三: 通过歌曲旋律和情绪的变化,划分乐段
要点四:了解歌曲背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