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建立 C.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D.埃及华夫脱运动
2.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由此可见,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
A.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的 B.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D.与反法西斯侵略联系在一起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新高潮、伊朗立宪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是其中代表,这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民族解放运动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
A.绝大多数国家取得了独立 B.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目标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D.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相结合
4.19世纪,在墨西哥的食谱中夏多布里昂牛排(一种高级法式牛排)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炖羊肉,同时也将当地土著所吃的玉米馅卷作为“低级”食品排除在外。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法国菜肴开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公共宴席上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阿根廷的大块烤牛肉、秘鲁新鲜的酸橘汁腌鱼、智利的玉米蛋糕。这反映了( )
A.饮食结构具有明显时代特色 B.殖民活动影响了饮食结构
C.拉美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D.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
5.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由此可知( )
A.一战唤醒了欧洲的民族独立意识 B.政治理论上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
C.一战使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一战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6.20世纪初,亚非拉一些国家资产阶级放弃了先前企望通过“上书当道,游说公卿”或少数人密谋发动宫廷政变等途径变革社会的幻想,他们建立了带有近代政党性质的革命组织,进行武装斗争,在一些国家直至推翻了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材料所述状况根源于这些国家( )
A.阶层流动的加速 B.阶级矛盾的缓和 C.传统文化的革新 D.社会经济的发展
7.1912年9月,“伊斯兰联盟”成为印尼最大的民族主义组织,其政纲的第三条是: “提高印尼人的知识水平。”随着印尼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印尼民族教育进入了全盛时期。材料指出了印尼( )
A.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B.国内专制独裁统治遭到重大打击
C.民族解放运动宗教性特色浓厚 D.民族认同与民族独立的内在联系
8.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宪法规定:“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该宪法( )
A.说明资产阶级革命的完全胜利 B.使其资源不再受外国的掠夺
C.实现了墨西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成果
9.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与材料所述现象对应的是( )
A.亚洲的觉醒 B.一战后和平运动的日益高涨
C.非洲独立年 D.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0.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东方战略中指出:“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因为这些国家“除了与革命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除了苏维埃政权战胜帝国主义之外,他们别无生路”。这一战略( )
A.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理论 B.推动了东方国家革命的开展
C.确立了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 D.积极促进国际工人阶级联合
11.下图显示了1500~1975年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其中前一个殖民收缩期出现主要源于( )
A.当地生产力水平低下 B.西方列强的实力削弱
C.无产阶级革命的打击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12.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当时的口号是“教育就是救赎”,教育家们试图救赎孩子、成人、印第安人、妇女、农民、工人和整个国家。救赎计划不仅包括读写算,还有卫生和营养、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道德和自律、良好的艺术和有用的技能。墨西哥教育改革运动( )
A.开启了教育现代化之路 B.意在提升国民素质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呈现社会主义特征
13.一战爆发后,甘地曾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应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了此时甘地( )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B.萌发了民族独立的意识
C.转变了民族独立的斗争策略 D.开创了民族独立新形式
14.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在1918年说到:“这场战争既是尾声也是序幕。世界上的落后民族将再也不会处于它们过去的地位了。迟早,一个独立的中国、一个自治的印度、一个实行代议制的埃及、一个为非洲人而不是仅为商业盘剥而存在的非洲,将会摆脱先前的地位。美国的黑人也会从战争中崛起,他们会拥有选举权,拥有工作的权利,拥有不受侮辱地生活的权利。”杜波依斯的言论旨在说明( )
A.一战有利于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B.一战前后民族解放运动性质的变化
C.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D.民族自决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
15.国大党在1899年党纲中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用宪法手段,促进帝国内印度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在1920年的年会上,国大党通过新党纲,规定了“印度人民用一切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自治”的新目标。这表明,当时的国大党( )
A.民族革命活动受到国际援助 B.深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抛弃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 D.采取和平方式获得了独立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哲学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投入到反英的斗争行列中,他们放弃殖民当局授予的职位和头衔,抵制法庭、学校和英货,开展游行、集会、罢工、罢市和罢课等斗争,甚至抗税、抵制和不服从各种不公正的法律。这些大规模群众行动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给其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在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最后使英国纺织品的进口下降了28%,而印度自产的纺织品却猛增27%。
——摘编自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印度民众对甘地像对待上帝或真理的使者一样,崇拜得五体投地,奉之为“圣雄”。然而,由于甘地指给人民的是一条不现实的非暴力的道路,他对人们的影响愈是深入持久,对印度民族运动的危害也越大,正如尼赫鲁所评述的,“非暴力使得人民的心智受到熏陶,并使他们越来越想采取和平行动”,“正是那个非暴力方式的教义产生了疑虑和踌躇而成为暴力行动的障碍”。
——摘编自柴俊青《甘地非暴力主义评价问题再探讨》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分歧与对立,再加上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印巴分治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崇高敬意,但他却大权旁落,其终身为之奋斗的非暴力思想也被束之高阁。面对分治以后的宗教仇杀与混乱,甘地殚精竭虑,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自己却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品,于1948年初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身亡。
——摘编自王钊《试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甘地的悲剧中得到的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派驻国外的个别外交人员以及西方传教士等开始向中国零星传摇社会主义思想。1901年后,赴日留学生转译日本关于社会主义的专著。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赞赏,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运动后,增加了法国、俄国等传入途径,大量报刊开始摘登社会主义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各地陆续成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准确、全面的阐述,马克思研究丛书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单行本陆续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全面引进和翻译。
——摘编自李奕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当代启示》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历程
阶段 内容
阶段一 20世纪20、30年代,与非洲的反帝反殖斗争相交融,马克思主义在北非、南非等地传播。
阶段二 20世纪60年代,在32个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中,有14个国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最实用的意识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
阶段三 20世纪70年代,非洲大陆涌现出一批宣称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
阶段四 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历了独立以来最为广泛而深重的经济危机,非洲社会主义国家也遭遇诸多危机。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倒向资本主义。
阶段五 近年来随着中、非交往的全面深入,中国为广大非洲国家展示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与治理范式,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非洲的复归正在悄然出现。
——据李新烽、李玉洁《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非洲传播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非的传播历程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启示。
18.甘地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对甘地的报道多是翻译外国文章,对甘地以赞同、景仰为主。
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旅居印度的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运动中上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无力抵御英国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只有“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将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报刊指出“中国的不抵抗主义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西安事变时,西北军打出“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国的甘地”的标语。
1938年,中国报纸报道了甘地捐助中国救护车的消息,称其“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1939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甘地同情我抗战》,报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国向“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共产党《新中华报》发表《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一文。
——摘编自唐文权《甘地两次不合作运动在当年中国的反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1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1893——1918)的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犀利地描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节选)他们蹒跚而行,眼里充满了血丝。所有的人都一瘸一拐,所有的人都瞎了;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对身后轻轻落下的毒气弹的呼啸声也充耳不闻。毒气!毒气!快,小伙子们——慌乱中摸索着,刚刚来得及戴上笨重的钢盔;但还有人在喊,在跌跌撞撞地行走挣扎着,像是置身于火里或石灰里。透过泪水模糊的眼镜片和密集的绿光,宛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我看见他在下沉。……他跌向我,摇摆着,窒息着,下沉着。我们把他扔在上面的马车后大步前行,……他垂下的脸,像一个罪恶的魔鬼;如果你能听到,一次震动,都使他腐烂的肺部汩汩流出血沫,如癌症般惹人生厌,像反刍恶心的食物一样痛苦,无辜的舌头上有无法治愈的痛。我的朋友,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这是古老的谎言。注:威尔弗雷德·欧文在1915年入伍并在西线服役,1917年3月,他负伤并被送回家。1918年8月他宣称可以继续服役后,重新返回战场。11月7日,也就是休战前四天,当他试图穿越桑布尔运河时,死在了德国的机枪下。这首诗歌写于1917年,即欧文战死的前一年。
材料二
1914年 弗朗索瓦·斐迪南大公遇刺
1915年 德国潜水艇击沉英国“路西塔尼亚”号;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16年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年 德国重新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对德国宣战;布尔什维克革命。
1918年 《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英国妇女获得普选权。
1919年 巴黎和会
1920年 国际联盟第一次会议
1923年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1928年 英、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 ……
(1)《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描写一战的经典作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研究一战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一战与 ”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完成填空,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及所学可知,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体现了这时期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体现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排除A项;西班牙佛朗哥建立的是独裁政府,且不属于拉美地区,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强烈支持,属于非洲的抗争,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因此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具备了和以往民族解放运动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前提下,还承担起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任务,D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既有民族资产阶级政党也有共产党,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科学理论的内容,排除B项;其他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不是这一时期显著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相结合,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这些国家大部分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为目标不是新特征,排除B项;中国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拉美地区。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法国菜肴逐渐从拉美地区公共宴席上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拉美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菜品,这主要是由于拉美地区民族独立意识的增强导致的,C项正确;材料强调20世纪30年代拉美地区饮食特色受民族独立意识的影响,与时代特色无关,排除A项;殖民活动对饮食结构有影响,但题干主旨强调的是民族独立意识对拉美饮食的影响,排除B项;饮食结构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非洲、欧洲)。据题干“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 17.5 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非洲士兵参与一战的经历,使他们对自身的地位和权益有了新的认识,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非洲的影响,而非欧洲,排除A 项;题干未体现政治理论上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排除B 项;一战只是对非洲殖民体系产生了冲击,并未使其彻底崩溃,排除C 项。故选 D 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亚非拉一些国家资产阶级放弃了先前企望通过“上书当道,游说公卿”或少数人密谋发动宫廷政变等途径变革社会的幻想,他们建立了带有近代政党性质的革命组织,进行武装斗争,在一些国家直至推翻了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材料所述状况根源于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所述状况并非根源于阶层流动的加速,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现象没有直接逻辑关系,排除B项;传统文化的革新并不是材料状况的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印尼)。据材料可知,伊斯兰联盟发展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是为了产生民族认同,从而为民族独立做准备,D项正确;据材料“‘伊斯兰联盟’成为印尼最大的民族主义组织,发展民族教育,并不是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国内专制独裁统治遭到重大打击,排除B项;材料讲述伊斯兰联盟发展教育,并没有讲述民族解放运动宗教性特色浓厚,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17年的墨西哥。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墨西哥宪法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宪法中“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体现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宪法中限制私产和大地产有利于限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要求。由此可见,1917年墨西哥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成果,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完全胜利”其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资源不再受外国掠夺”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17年墨西哥宪法本质上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中国)。依据材料“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战促进了亚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D项正确;“亚洲的觉醒”为20世纪初中国辛亥革命、伊朗立宪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等,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解放运动,与一战后和平运动的日益高涨无关,排除B项;非洲独立年是1960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列宁东方战略主张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并且指出这是这些国家战胜帝国主义的重要手段,这些主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指明道路,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展民族革命争取民族解放,B项正确;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理论夸大了列宁主张的作用,排除A 项;确立了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说法错误,排除C项;列宁的主张主要是针对这些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没有涉及到工人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分析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0-1875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800-1875年这个时间段,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殖民地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不断进行反抗斗争,这使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受到了严重挑战,从而导致殖民收缩,D项正确;当地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这一时期西方列强的实力并没有削弱,反而在不断增强,排除B项;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据材料“救赎计划不仅包括读写算,还有卫生和营养、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道德和自律、良好的艺术和有用的技能”,可知墨西哥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措施意在提升国民身体、智力等方面素质,B项正确;“开启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墨西哥民族意识在教育改革之前已经觉醒,排除C项;墨西哥教育改革并非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印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一战爆发后,甘地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取得自治,但一战结束后,面对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甘地认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必须通过人民的争取,这体现了甘地的民族独立的斗争策略转变,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地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没有放弃该方式,排除A项;材料主要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的策略”,没有体现“民族独立意识的萌发”,排除B项;“民族独立新形式”夸大了甘地思想转变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世界)。依据题干材料“1918年”“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一战后,中国、印度、埃及等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战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并未涉及一战前后民族解放运动性质的对比,排除B项;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一战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没有涉及民族自决,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度。由材料可知,相较于1899年国大党党纲规定的目标是用宪法手段来实现,1920年国大党新党纲规定的目标则是印度人民用和平与合法手段取得自治,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由此可知,当时的国大党深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际社会并未援助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国大党规定印度人民用一切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自治,这是在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排除C项;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1)评价: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任答2点即可)另一方面,限制了印度民族斗争的发展;迟滞了印度人民以暴力手段争取民族解放的进程。
(2)启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而且充满艰辛的过程;革命者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魄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注重策略的灵活性。(任答2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印度。根据所学知识,评价应该从积极与积极等。积极角度,根据材料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哲学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投入到反英的斗争行列中”可知,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根据材料一“这些大规模群众行动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可知,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一“ 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消极角度看,根据材料一“在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可知,限制了印度民族斗争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甘地殚精竭虑,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自己却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迟滞了印度人民以暴力手段争取民族解放的进程。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印度。根据材料二“甘地殚精竭虑,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自己却成为教派冲突的牺牲品,于1948年初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身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而且充满艰辛的过程;根据材料一“在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者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魄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注重策略的灵活性。
17.(1)变化:传入途径从以日本为主到增加了法国、俄国等;传播主体从多元到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主;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从翻译转译到创办报刊、成立研究和宣传团体等;传播内容从碎片化到准确、全面和丰富。
(2)因素: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反帝反殖斗争相交融;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60年代非洲社会主义道路融合了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受经济危机影响,80年代非洲社会主义国家遭遇诸多危机;国际局势的变化,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社会主义国家的榜样作用,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影响巨大。
(3)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与国情、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培根铸魂;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增强实力,抵御国际上不利因素的影响。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后,增加了法国、俄国等传入途径”与“1901年后,赴日留学生转译日本关于社会主义的专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入途径从以日本为主到增加了法国、俄国等;根据材料一“清政府派驻国外的个别外交人员以及西方传教士等开始向中国零星传摇社会主义思想”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准确、全面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主体从多元到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主;根据材料一“大量报刊开始摘登社会主义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各地陆续成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可知,播方式逐渐多样化,从翻译转译到创办报刊、成立研究和宣传团体等;根据材料一“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准确、全面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内容从碎片化到准确、全面和丰富。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与非洲的反帝反殖斗争相交融,马克思主义在北非、南非等地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反帝反殖斗争相交融;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最实用的意识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60年代非洲社会主义道路融合了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根据材料而“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历了独立以来最为广泛而深重的经济危机,非洲社会主义国家也遭遇诸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受经济危机影响,80年代非洲社会主义国家遭遇诸多危机;根据材料二“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倒向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局势的变化,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根据材料二“中国为广大非洲国家展示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与治理范式,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非洲的复归正在悄然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国家的榜样作用,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影响巨大。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马克思研究丛书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单行本陆续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全面引进和翻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最实用的意识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必须与国情、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培根铸魂;根据材料二“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倒向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增强实力,抵御国际上不利因素的影响。
18.(1)以印度自产棉布,抵制英国棉布的倾销;在手工纺织中恢复传统美德,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道德沦丧;提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印度的民族自治。
(2)示例:1930年,中国学者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武装斗争,反对甘地的斗争方式。在这一阶段,甘地不再被中国视为反帝斗争的榜样,甚至被视为革命的阻碍,折射出国人对救亡道路的思考和探索。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民众和爱国官兵要求抗日,把甘地的非暴力等同为不抵抗。在这一阶段,甘地在中国被视为妥协投降的代表,借此批判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积极寻求国际援助。甘地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受到赞誉。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两党对甘地的态度趋向一致。在这一阶段,国人视甘地为中国抗战的同情者、支持者,以此增强抗战的信心。
综上所述,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化,折射出不同关注者目的和立场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变迁。同时,中印国情的差异也影响了国人对甘地的认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印度)。据材料“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可知,以印度自产棉布,抵制英国棉布的倾销;据材料“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知,在手工纺织中恢复传统美德,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道德沦丧;据材料“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可知,提供就业和解决贫困问题;结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知识可知,甘地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印度的民族自治。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印度、中国)。设问要求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据材料“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不做亡国的甘地”可知,20世纪30年代前期,甘地的形象以负面为主,据材料“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和“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可知,20世纪后期,甘地形象变为积极正面的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定形象的变化与中国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前期,甘地的形象以负面为主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思想:1930年,中国学者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武装斗争,反对甘地的斗争方式。在这一阶段,甘地不再被中国视为反帝斗争的榜样,甚至被视为革命的阻碍,折射出国人对救亡道路的思考和探索。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民众和爱国官兵要求抗日,把甘地的非暴力等同为不抵抗。在这一阶段,甘地在中国被视为妥协投降的代表,借此批判国民党不抵抗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甘地形象转变为正面形象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说明: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积极寻求国际援助。甘地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受到赞誉。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两党对甘地的态度趋向一致。在这一阶段,国人视甘地为中国抗战的同情者、支持者,以此增强抗战的信心。
最后进行总结: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化,折射出不同关注者目的和立场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形势的变迁。同时,中印国情的差异也影响了国人对甘地的认识。
19.(1)《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就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属于一手文献史料,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诗歌揭示了一战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虚伪面目;可以用来研究作为文学家的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战争文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目的、科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等问题。但作品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需谨慎辨析。
(2)示例一主题:“一战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论题:一战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经济上,列强忙于战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上,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传播。因此,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入新高潮。在亚洲,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非洲,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领导下坚持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在拉丁美洲,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国撤出尼 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对内进行民主改革,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如一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科技的应用、和平运动、苏俄革命、妇女地位的提升、战后寻求 集体安全的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威尔弗雷德·欧文在1915年入伍并在西线服役,1917年3月,他负伤并被送回家。1918年8月他宣称可以继续服役后,重新返回战场”与题干“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1893——1918)的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犀利地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就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属于一手文献史料,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他们蹒跚而行,眼里充满了血丝。所有的人都一瘸一拐,所有的人都瞎了;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对身后轻轻落下的毒气弹的呼啸声也充耳不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揭示了一战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虚伪面目;根据材料一“毒气!毒气!快,小伙子们”,“他垂下的脸,像一个罪恶的魔鬼;如果你能听到,一次震动,都使他腐烂的肺部汩汩流出血沫,如癌症般惹人生厌,像反刍恶心的食物一样痛苦,无辜的舌头上有无法治愈的痛。”与“‘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这是古老的谎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用来研究作为文学家的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战争文学的发 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目的、科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等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作品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需谨慎辨析。
(2)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二“1923年:‘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题是主题:“一战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其论题是一战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证明,根据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根据材料二“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列强忙于战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上,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传播因此,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入新高潮。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等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说明,从亚洲角度看,在亚洲,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从非洲角度看,在非洲,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 华夫脱党领导下坚持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再拉丁美洲角度看,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国撤出尼 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对内进行民主改革,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
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 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如一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科技的应用、和平运动、苏俄革命、妇女地位的提升、战后寻求 集体安全的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