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2.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的胜利,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
A.强调各国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B.否定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侵略本质
C.表达了对自由主义世界的认可 D.表明二战冲击了构建旧秩序的原则
3.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1933年,66个国家召开世界会议却无功而返。二战后初期,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法西斯公开援助佛朗哥叛军。1936年8月,法、英政府互换照会,声明为避免干涉西班牙内战,将对西班牙及其属地实行武器以及一切战争物资的禁运。这被称为“不干涉”政策。这( )
A.助推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B.促进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反映出英法极力维护欧洲和平 D.推动了西班牙加入法西斯同盟
5.英国外交大臣艾登1936年曾使用过“绥靖(Appeasement)”一词,他说:“我根据的是《牛津英语词典》中该词的第一含义:‘讲和、调解’。直到数年以后,当张伯伦先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后果越看越明显时,人们才更加确定地用这一词典中该词的最后一个含义来理解这一字眼,即‘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下列各项中,体现英国外交“绥靖”内涵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非战公约》 D.《慕尼黑协定》
6.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产生图中波兰领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关注其西部边界安全 B.美国霸权主义的直接作用
C.北约成立后积极对外扩张 D.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变化
7.如图为“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国民收入及防务开支比重表”。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得出的直接认识是( )
四民收入(亿美元) 防务开支比重(%)
美国 680 1.5
英帝国 220 5.7
法国 100 9
德国 170 23.5
意大利 60 14.5
苏联 100 26.4
日本 40 28.2
A.美国已从经济大危机中复苏 B.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军备战
C.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D.英国受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
8.1945年,苏美英签署《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是:外蒙古现状需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优先权;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还苏联。这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 )
A.大国强权政治的盛行 B.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主要方式
C.国际法准则形成共识 D.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受到重视
9.罗斯福和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在这样富有的社会中还有赤贫现象是不合理的,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应是政府和社会的目标。这一观念( )
A.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完善 B.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保证了公民的经济安全 D.缩小了美国的贫富差距
10.“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此规定出自(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九国公约》
11.如图为二战时期美国宣传海报,图中上方的文字意为“单独驾车无异于与希特勒为伴”,下方文字意为“今天加入一个共享汽车俱乐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为保障战略物资进行社会动员 B.战争使美国以希特勒德国为敌
C.美国欲结束中立组建反法西斯同盟 D.美国汽车业发展亟需石油能源
12.东京审判是战后以反法西斯同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罪行的一次总清算。关于这次审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认定了战争罪责,惩办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侵略战争主犯
②其判决是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极大的国际权威性
③整个审判“虎头蛇尾”,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
④此次审判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罪行埋下祸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明确,该协定的任何规定不得被解释为阻止任何缔约国根据《联合国宪章》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采取的行动。之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明确要求依照《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予以登记。这表明《联合国宪章》( )
A.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 B.明确了和平解决争端机制
C.构筑了国际经贸的基础 D.有效预防了经济危机蔓延
14.西方学者对20世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描述:“正义战争的产物”“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中国被允许进入外交大国集团”。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5.下图为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前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图中所标区域被德国占领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欧以新航路开辟为契机,以英国产业革命为起点,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发生更大的变化。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经济秩序中最核心的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当时的世界经济秩序也被英国支配。但19世纪以后,英国面临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战,曾经拥有的强大影响力也渐渐衰退。进入20世纪后,美国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强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巩固了全球最强国的地位,此后,美国成功地把世界经济秩序由从前的英国方式转变成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美国方式,就此,20世纪的以美国为中心的新世界经济秩序得以确立。
——摘编自金炷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涉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秩序由英国方式转变成美国方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建立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瓜分非洲的浪潮掀起后,各种力量的碰撞日趋频繁和激烈,为了平衡利益和避免得不偿失的冲突,相关国家坐到了一起。1884年,14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集会。在非洲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相关欧洲国家把一片片的非洲土地当作博弈的筹码。而实际上,欧洲国家在会议桌上拿来推去的这些土地中,有很大一部分它们还弄不清楚情况也并没有实际占领。于是,柏林会议提出了一条被称作“有效占领”的原则,要求声称对某片土地有所有权的国家应对这片土地有实质性的占有和控制。根据“有效占领”原则,包括商人、探险家、传教士在内的各路人士进入大大小小的非洲酋长或国王的“牛栏”和“王廷”,通过利诱、威逼、欺骗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方式去求取协议。
——摘编自刘伟才《柏林会议与瓜分非洲》
材料二 在19世纪过渡到20世纪的年代中,除了冰冻的极地以外,全世界都被瓜分完毕。从此以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了……但结果却是德国最终将其全部殖民地让给主要的协约国家及其伙伴,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化解,不可避免地又要发生一次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战争。
——【法】雅克·阿尔诺《对殖民主义的审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柏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柏林会议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列强“重新瓜分土地”所引发的国际问题。
1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西洋宪章》签订时,英美就提出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美国国务院使开始制定全面的战后计划方案。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国际主义浪潮席卷全美。罗斯福急于抢在1944年选举年的其他候选人之前,宣布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张。1943年10月19~30日,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与会代表就美国拟定了四强宣言草案进行修正,终稿更尊重小国的意愿,降低了轴心国及其盟国在战后国际组织的地位,放宽了对苏联行动自由的限制。10月30日,中美英苏外长共同签署《四强宣言》。大致确定战后国际组织的“普遍性”的基本性质、成员构成范围和主权平等原则,为联合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与<四强宣言》的出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战后两强变为四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强宣言》出台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说:“战争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战争既毁灭文明,又能孕育文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 战争结果 文化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欧霸权衰落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民族自决原则确立 殖民主义盛行民族主义传播 社会主义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霸权丧失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法西斯主义被摧毁殖民主义衰落 民族民主意识传播
冷战 美国和苏联冷战争霸新兴民族国家兴起 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成新文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表中三个时期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战争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认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中的“善良的软弱”指的是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的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使得“强化了邪恶的刻毒”,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没有必然性”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表述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善良的软弱”指的是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的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而捷克斯洛伐克则是绥靖政策的牺牲品,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迅速将‘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说明二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冲击了构建旧秩序的原则,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构建旧秩序的言责的冲击,不是二战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材料并未否定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排除B项;材料为表达对自由世界的认可,表达的是对机油秩序的否定,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题。时空是20世纪初期的世界。本题可从各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及目的角度出发来回答问题。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②关贸总协定以及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①②正确;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1995年,③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④错误。由此可知,①②正确,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欧洲)。根据材料可知,英法对待德、意法西斯公开援助佛朗哥叛军的行为采取不干涉政策,这进一步助推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A项正确;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是1936年德意结成轴心国为标志,排除B项;英法不干涉政策实质是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维护自身利益的绥靖政策的体现,排除C项;西班牙未加入法西斯同盟,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根据材料“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及所学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D项正确;《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排除A项;《九国公约》是根据美国提出的在华“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的侵略原则而缔结的。它在表面上虽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来代替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排除B项;《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 资本主义世界内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从图示信息看出,波兰版图东缩西扩,东部领土被苏占领,西部由战败国德国补偿,说明对波兰领土划定主要是苏美斗争妥协的结果,体现了苏联关注其西部边界安全,A项正确;波兰领土变迁主要受苏联的影响,与美国霸权主义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波兰领土西扩,且波兰不属于北约成员国,说明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国的分裂,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国、日本、意大利的防务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较高,结合二战的史实可知,轴心国集团正在疯狂扩军备战,B项正确;材料体现防务开支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1937年苏联实现工业化,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防务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排除C项;仅凭防务开支所占比重无法断定英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破坏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世界)。根据材料“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是:外蒙古现状需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优先权;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还苏联”可知,苏联借助着出兵日本的有利时机在为自身攫取大量的权益,这反映出大国强权政治在当时大行其道,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国家社会就国际法准则形成共识,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不是尊重国家主权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和他的“新政”谋士们认为政府对群众福祉的关注以及消除赤贫现象是政府和社会目标,这会促使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A项正确;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观念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直接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缩小了”表述不准确,实际情况中贫富差距的变化是复杂的,选项夸大了这一观念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45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需要九个理事国投票表决才能生效,这体现了“大国一致”原则,C项正确;《国际联盟盟约》于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排除A项;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正式形成,排除B项;美、英、法、意、日、葡、比、荷和中国北洋政府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实质上为美帝国主义用“机会均等”的名义压倒对手,进而独占中国准备了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二战时期的美国。英文"WhenyourideALONEyouridewithHitler!"意思是单独驾车无异于与希特勒为伴,强调节约国内的战略能源,服务战争,因此海报反映的是美国为保障战略物资进行社会动员,A项正确;并非战争使美国以希特勒德国为敌,排除B项;海报信息不能体现美国要组建反法西斯同盟,排除C项;美国汽车业发展需石油能源的说法不符合美国的国情及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后(日本)。此次审判经过两年半漫长的审讯,共开庭818次,审讯记录达4.8万多页。通过审判,法庭查明并揭露了大量的日本军国主义预谋、策划和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事实,以及在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认定了战争罪责,惩办了一批罪大恶极的侵略战争主犯,①正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极大的国际权威性,也体现了国际正义和人类尊严,②正确;但是整个审判“虎头蛇尾”,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③正确;没有起诉进行细菌战的日本战犯,没有追究更多的甲级战犯以及日本使用生化武器的战争罪责等。这为战后日本政治埋下隐患,为日本右翼势力至今否认侵略行为、政府不愿认真反省战争责任,埋下祸根,④正确。故本题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都明确规定依照《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进行活动,说明《联合国宪章》构筑了国际经贸的基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联合国宪章》的约束作用,没有描述其参与经济规则制定,以及和平解决争端机制,也没有体现预防了经济危机蔓延的作用,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正义战争的产物”“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中国被允许进入外交大国集团”及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其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被允许进入外交大国集团,B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体现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没有改变亚欧国家版图,排除B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是两大阵营的对抗,不是正义战争的产物,排除C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没有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本题是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段的史实,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莱茵非军事区,被德国于1936年占领;②为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德国于1938年10月占领;③为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于1939年3月吞并;④为奥地利,被德国于1938年3月占领,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④②③。故本题选C项。
16.(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冲击;美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2)影响:维护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经济格局;加剧了两种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的对立。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
原因:根据材料中“英国面临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战,曾经拥有的强大影响力也渐渐衰退”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根据材料“美国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强大国家”可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巩固了全球最强国的地位”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美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
影响:根据材料中“确立了20世纪的以美国为中心的新世界经济秩序”并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战后美国经济地位及美元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强化等知识进行作答。如:维护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经济格局;加剧了两种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的对立。
17.(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海外殖民地市场的需要;列强之间的因瓜分而引起冲突矛盾。评价: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2)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非洲)。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根据材料“瓜分非洲的浪潮掀起后,各种力量的碰撞日趋频繁和激烈,为了平衡利益和避免得不偿失的冲突,相关国家坐到了一起。”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海外殖民地市场的需要;列强之间的因瓜分而引起冲突矛盾。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所学可知,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从此以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了……但结果却是德国最终将其全部殖民地让给主要的协约国家及其伙伴,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化解,不可避免地又要发生一次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战争。”可知,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18.(1)美苏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规划;反法西斯过程中需要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配合;中国、苏联在抵抗日本、德国法西斯侵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推动。
(2)有利于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有利于反法西斯作战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战后国际秩序;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时期(世界)。据材料“《大西洋宪章》签订时,英美就提出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可知,美苏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规划;据材料“《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美国国务院使开始制定全面的战后计划方案。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国际主义浪潮席卷全美”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的开展,需要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配合;中国、苏联在抵抗日本、德国法西斯侵略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材料“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与会代表就美国拟定了四强宣言草案进行修正”“中美英苏外长共同签署《四强宣言》”可知,中、美、英、苏四国推动。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时期(世界)。据材料“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外长共同签署《四强宣言》”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二战期间,有利于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有利于反法西斯作战的配合;据材料“终稿更尊重小国的意愿,降低了轴心国及其盟国在战后国际组织的地位,放宽了对苏联行动自由的限制”可知,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战后国际秩序;据材料“大致确定战后国际组织的‘普遍性’的基本性质、成员构成范围和主权平等原则,为联合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可知,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1)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殖民文化盛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衰落;民族民主文化盛行。冷战: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发展。
(2)认识:西方自由、民主与独立思想在亚非拉更广泛传播;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被反法西斯联盟确认;新兴民族国家融合了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根据材料“殖民主义盛行、民族主义传播、社会主义兴起”,可得出殖民文化盛行与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法西斯主义被摧毁、殖民主义衰落、民族民主意识传播”,可得出帝国主义衰落和民族民主文化盛行。冷战:根据材料“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成新文化”,可得出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和多元文化发展。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促进西方自由、民主与独立思想在亚非拉更广泛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促使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被反法西斯联盟确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促使新兴民族国家融合了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