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85年撒切尔政府着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内容为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原则”,实施选择性原则,进一步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改革主要是基于( )
A.社会阶级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B.全球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日益加剧
C.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D.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2.下表是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变化情况表。据下表可知,美国( )
1950—1990年美国社会福利支出变化情况统计表
平均增速 增长倍数
1950—1960 11.83% 2.06
1960—1970 10.88% 1.81
1970—1980 12.94% 2.38
1980—1990 7.84% 1.13
A.在二战后社会经济稳定增长 B.参加对外战争影响了社会福利
C.政府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支出 D.“滞胀”危机后加大干预力度
3.联邦德国建国初期,国家用货币政策手段将企业的资金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以迫使企业加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还对加班工资采取零税收的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联邦德国( )
A.运用宏观调控增强市场活力 B.发展综合实力应对两极格局
C.建立福利国家提高生活水平 D.加强金融管控缓解滞胀危机
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提出走“新中间道路”,即在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在凯恩斯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表明英美( )
A.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 B.已经摆脱冷战的影响
C.仍然处于经济“滞胀” D.加速建设区域集团化
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为大学各个学科的基础研究提供支持,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这些具有特殊使命的机构,也从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出发支持大学的发展,不仅支持基础研究,也对应用研究和工程系提供支持,包括材料、电子和核技术的前沿。材料反映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 )
A.政府政策的支持 B.基础教育的发展
C.通信网络的升级 D.高端人才的引进
6.如表为1993~1994年纽约市工资和就业增长率,据如表可知,纽约( )
部门 工资 就业
制造业 4.3% —2.7%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 9.4% 8.5%
所有行业 5.7% 0.8%
A.民众就业存在地域差异 B.技术革命成果显著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D.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7.二战以后,许多白人青年通过摇滚乐了解黑人的音乐和文化,并对其认同和接受,以致在后来的黑人民权运动中有很多白人青年与黑人并肩作战。这一现象( )
A.有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B.说明美国实现了种族的平等
C.弥合了美国社会的种族分裂 D.反映了美国本土文化的没落
8.如图为西方七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 )
A.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B.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瓦解
C.深受“滞胀危机”的影响 D.国家干预政策的效果显著
9.1960年,新奥尔良6岁的黑人小女孩鲁比·布里奇斯在警察的护送下,入学曾经只允许白人学生就读的学校。她的妈妈说:“她为所有非裔美国人的孩子迈出了这一步。”这反映出( )
A.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已结束 B.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效
C.美国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公平 D.美国人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10.《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1979年到1997年间,英国和美国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收入增长了140%。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英美经济显著发展 ②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③南北差距日益明显 ④社会不平等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美国外贸政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由“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总统有权反对“非公平贸易”,甚至对贸易逆差等问题,可以进行报复性贸易制裁。据此推知( )
A.滞胀危机因此化解 B.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C.世界贸易极其混乱 D.两极格局面临解体
12.《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中提及:“1945年以后,美国的兴起,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急剧膨胀,使得全球化常常表现为美国化……美国引领了一场迅速的——但是局部的——经济重新全球化的潮流。”这主要表现在( )
A.适当减少了政府对经济进行的相应干预
B.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利用政治的手段来巩固西欧社会的秩序
D.开启了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13.1974-1979年,美国国会共通过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外贸法案70多项。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积极促进多边贸易、地区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通过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开创一个全球经济的新时代”作为战略目标。这一过程反映了( )
A.美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下降 B.国际贸易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C.美国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D.贸易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14.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国家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甲 1.90 1.19 2.93 2.00
乙 3.94 2.84 3.93 2.99
丙 2.40 2.15 4.48 -1.15
丁 2.44 2.21 9.29 2.79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 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 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15.皮伦尼(1862—1935)在概述资本主义社会史时注意到“经济自由”和“经济调节”两个阶段反复轮回的“惊人的规律性”。这种“反复轮回”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如图为据此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据此可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市场自由竞争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经济政策适时调整 D.国家垄断宏观调控
二、材料分析题
16.交通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机械、钢铁、煤炭、蒸汽。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式交通工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
(4)请你提炼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
17.科技与人类社会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利益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
材料二 如果你们想使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1931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比较培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技的认识,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运用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简评爱因斯坦的观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29年的全部工业投资比1928年增加了39.1%,但主要用于重工业,重工业占全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81%,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轻工业投资比重最高不超过7%。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早期的许多重要的工业和工程都是在外国资本的支持下建立的,如:德国人建立了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美国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汽车厂,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开始走向封闭,不仅废除了与西方公司的特许条约,最后一批外国专家也于1934年离开了苏联。
——摘编自杨敏敏《前苏联工业化(1926一1938)研究》
材料二:从1933到1940年,罗斯福进行了美国史无前例的政府主导改革项目,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进行规划、支出、干预,甚至尝试公有制。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在所有制方面进行改革,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是对新型所有制的大胆尝试,该机构成为实施区域计划经济和商业管理的重要机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摘编自王晓东《罗斯福新政——一场自由派主导的保守改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简要评价苏联工业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罗斯福新政内容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越来越复杂,科学活动愈加需要正规训练,因而到19世纪末时,科学家成为全职的专业人员。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机构被合并到大学系统,他们在大学、科学和军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盟;民间和(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成为有同样观念的知识生产机构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曾经在大学内部盛行的规范和价值。到19世纪下半期,交通的便利增进了个人间的接触,科学期刊与学会会议使一切研究者随时都可以得知新的成果。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科学再度国际化。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英、法、德等科技强国充分发挥科学传统浓厚和基础研究扎实健全的优势,不断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这些科技强国积极推动科学和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强化竞争优势。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
——摘编自白春礼《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后西方科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英国。据材料“改变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性原则’”、“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等信息可知,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因为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以及容易助长懒惰行为,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没有涉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英国的改革,而非全球,排除B项;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包括英国在内都适当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信息,1961—1975年,美国因参加越南战争,社会福利开支的平均增速和增长倍数有所变化,这说明美国参加对外战争影响了社会福利,B项正确;仅根据材料表格不能推断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稳定增长,排除A项;表格中仅涉及社会福利支出,并不涉及政府的其他财政支出,排除C项;“滞胀”危机后,美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根据材料“国家用货币政策手段将企业的资金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以迫使企业加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还对加班工资采取零税收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邦德国加强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力度,运用宏观调控增强市场活力,发展本国经济,A项正确;联邦德国做法是为了发展经济,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福利制度及措施,与福利国家无关,排除C项;材料做法是针对企业,而不是金融业,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据本题材料可知,“新中间道路”主要强调的是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也兼顾社会公平,强调民主的重要性等,是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等路线的全新发展模式,A项正确;已经摆脱冷战的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抑制通货膨胀,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不是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美国国家……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为……提供支持”概括得出结论是: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础教育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通信网络的升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高端人才的引进,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据表格信息可知,1993—1994年的纽约市中,传统制造业的工资增长不仅远远低于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新兴产业,甚至要低于所有行业的工资水平,而且失业率较高,说明传统制造业走向衰落,这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纽约市,无法体现地域差异,排除A项;仅根据工资水平和就业率无法体现技术革命成果显著,排除B项;工资水平存在差异不代表社会贫富差异日益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根据材料“以致在后来的黑人民权运动中有很多白人青年与黑人井肩作战”可知,摇滚乐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摇滚乐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没有体现种族平等,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摇滚乐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弥合了美国社会的种族分裂”夸大了摇滚乐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摇滚乐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没有体现美国本土文化的没落,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图表信息,1978-1982年消费品价格增长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整体上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失业率则逐渐攀升,这受到了“滞胀危机”的影响,C项正确;二战结束后的20年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期,排除A项;1978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排除B项;国家干预政策效果显著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美国。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材料中黑人小女孩进入曾经只允许白人学生就读的学校学习,就是黑人民权运动斗争的结果,B项正确;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才确认了种族隔离政策违法,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成效,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黑人民权运动,选项中“美国人民”范围过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1979年到1997年间,英国和美国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可知,英美经济显著发展,①正确,据材料“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收入增长了140%”可知,这反映了贫富分化,④正确,①④正确,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间阶层的变化,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材料反映都是英国和美国的经济情况,南北差距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与材料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据材料“美国外贸政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由‘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总统有权反对‘非公平贸易’,甚至对贸易逆差等问题,可以进行报复性贸易制裁”,可得出,美国外贸政策的变化,体现了国际竞争的激烈,B项正确;材料强调国际竞争激烈,美国外贸政策调整,与滞胀危机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贸易混乱,排除C项;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45年(美国)。材料体现的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世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美国的经济模式主要表现在二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B项正确;二战后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C项属于政治举措,而非经济举措,排除C项;开启西欧国家一体化的并非美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美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危机,采取了强化贸易保护的举措;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积极推行多边贸易、地区贸易和双边贸易的措施,强化自由贸易。由此可见,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下降的相关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贸易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国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末(美、苏/俄、英、日)。 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3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经济增长迅速,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增长放缓,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现代化进程。1913-1950年,涵盖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大萧条时期,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冲击,但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施工业化,经济增长显著。1950-1973年,西方国家经历战后重建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而苏联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保持了较高增长率。1973-1998年,西方国家遭遇石油危机,经济增长放缓,而日本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奇迹后的稳定增长,苏联经济则在80年代末开始衰退。 结合上述分析:甲国符合英国的特点;乙国与美国发展相匹配;丙国与苏联(俄国)经济发展相符;丁国符合日本发展情况,故四国分别为: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类。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世纪-20世纪70年代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自由(市场)与经济调节(计划)不断调整,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自由市场自由竞争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手段,排除A项;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二战后到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的调节手段,排除B项;国家垄断宏观调控是二战后到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使用的调节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或轮船)。
(2)因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的推动;垂直交通的突破。
(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现代人格特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4)信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横向交通——垂直交通(或纵向交通)——网络交通(或信息交通)
【解析】【小题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和轮船。
【小题2】本题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电梯出现”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所以高层建筑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电梯”的出现,即垂直升降机的突破
【小题3】本题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三“网上通信……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现代人格特征以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小题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可知,交通发展为横向交通——垂直交通(或纵向交通)——网络交通(或信息交通);根据材料二“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与“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发展线索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17.(1)认识:培根认为科技发明可以创造巨大利益,可以改善人类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技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同时技术和生产项结合成为剥削工人的手段。二者对科技的认识不同是因为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随着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出现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革,社会渴求科技发明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无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对科技的发展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刻。
(2)爱因斯坦认识到了科技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其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助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也从两次世界大战中看出,新的武器设备虽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投入战场,如飞机、坦克、化学武器、原子弹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故爱因斯坦认为仅关注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应关注科技是否促进人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对人类造成灾难。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7世纪的欧洲。认识:根据材料“最伟大的莫过于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可得出培根认为科技发明可以创造巨大利益,可以改善人类生活;根据材料“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和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可得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技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同时技术和生产项结合成为剥削工人的手段。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对科技的认识不同是因为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随着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出现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革,社会渴求科技发明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无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对科技的发展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刻。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如果你们想使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分析爱因斯坦的观点,可整理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产生消极影响的史实,如:爱因斯坦认识到了科技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其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助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也从两次世界大战中看出,新的武器设备虽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投入战场,如飞机、坦克、化学武器、原子弹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故爱因斯坦认为仅关注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应关注科技是否促进人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对人类造成灾难。
18.(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发展速度;突出国家的领导力量;开放走向封闭。
评价:促使苏联从一个小农国家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影响苏联的发展。
(2)内容: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苏联。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1929年的全部工业投资比1928年增加了39.1%,但主要用于重工业,重工业占全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81%,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轻工业投资比重最高不超过7%”可分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可分析出强调发展速度,突出国家的领导力量;根据材料“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开始走向封闭”可分析出从开放走向封闭。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苏联工业化特点结合所学,苏联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促使苏联从一个小农国家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但苏联工业化也存在一些弊端,即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影响苏联的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3到1940年(美国)。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进行规划、支出、干预,甚至尝试公有制。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保证存款安全;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小问影响,从对美国的积极影响考虑,直接和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直接影响是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逐渐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深远影响,使大多数美国人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19.(1)特点:科学活动的正规化;科研人员的专业化;科研机构的系统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多元化;科学研究成果的市场化。
(2)新趋势: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建立高新产业创新集群基地。影响: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催化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客观上助推了美苏冷战升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特点:依据材料“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越来越复杂,科学活动愈加需要正规训练,因而到19世纪末时,科学家成为全职的专业人员”可知,科学活动的正规化和科研人员的专业化;依据材料“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机构被合并到大学系统,他们在大学、科学和军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盟”可知,科研机构的系统化;依据材料“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科学再度国际化”可知,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多元化;依据材料“民间和(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成为有同样观念的知识生产机构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曾经在大学内部盛行的规范和价值”可知,科学研究成果的市场化。
(2)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趋势:依据材料“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可知,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依据材料“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可知,建立高新产业创新集群基地。
影响:依据材料“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可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依据材料“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可知,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发展;二战后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发展,催化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科研能力,客观上助推了美苏冷战升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