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上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26张PPT+2份视频素材)(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上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26张PPT+2份视频素材)(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6 18:29:14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屈原司马迁  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创立
“楚辞”文体(“词赋”),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
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其中有《离骚》1篇,《九歌》11篇(《东皇太一》《云中
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
《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1篇等。约前340~约前278
芈姓屈氏 名平 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中国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屈原屈原祠(湖北秭[zǐ]归县城东)1.大诗人屈原  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力。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屈原
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楚辞》书影 楚辞是屈原汲南方民歌之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创作出了《离骚》、《九歌》等名篇.
《离骚》是一篇优秀的抒情长诗。它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楚国和人民的深切爱恋。“虽九死其犹未悔”,决不与那帮小人同流合污。
鲁迅评价《离骚》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的鸿篇巨作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流传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作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故里的龙舟赛粽子  屈原深受人民敬仰和热爱,据载,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就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纪念屈原。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屈原;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之一。  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史学家和天文学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炎,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字子长
前145~前90
西汉夏阳县(今韩城)龙门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2.司马迁与《史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明初抄本《史记》《史记》书影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后专心致志写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开通古今的变化,写出自成一家的著作。)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前句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后句是说其文学成就。总之,《史记》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朝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诏定二十四部史书为正史,称二
十四史。即:《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
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除
《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二十四史《史记》中有《项羽本纪》,《孔子世家》,《商鞅列传》等篇章共130篇,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人物各有什么事迹?
《史记》叙述了黄帝——汉武帝时期的史事。黄帝,汉武帝有什么事迹?
司马迁首创的这种写史书的新体裁叫什么?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乡的太史祠古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古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的古印度(天竺)。其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6~前486),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逐渐流行起来,对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3.佛教的传入字子丽
东汉明帝
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
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  东汉明帝(57年~75年在位)派人到天竺(古印度)去取佛像,为安置用白马驮回来的佛像和佛经,特地在都城洛阳城郊修建了一座寺庙。刘庄白马寺(河南省洛阳市)
始建于东汉
中国内地第一座佛寺白马寺香炉白马寺钟楼山西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道教创立时间 老子东汉时期道教教主道祖老子
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八卦  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 gèn)代表山,巽( 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64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相传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4.道教的兴起张角残石(山东曲阜出土)道教所绘祖天师
张道陵像  东汉后期,道教中形成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两大支派。太平道由张角创
立,主要在今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传播。张角曾利用它组织发动黄巾起义。五斗米道由张陵(创教后称张道陵)创立,在巴蜀、汉中地区流行。道教圣地青城山(四川成都)易学大家袁天罡袁天罡和李淳风  袁天罡(gāng):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风鉴,累验不爽,曾仕于隋,为盐官令。唐时,为火山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等。曾预言武则天为女皇。传说为李淳风(602~670 陕西岐山人 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之师。道教石刻——老君像(福建泉州清源山)1.屈原的主要诗歌代表作品
2.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伟大的
诗人屈原1.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2.《史记》的内容、体例
3.《史记》的价值司马迁与
《史记》1.佛教传入
2.佛教盛行的原因
3.佛教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入1.道教创立的时间及创始人
2.东汉后期道教的发展道教的兴起1. 前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
A.文天祥 B.司马迁 C.孔子 D.屈原D2. 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A3.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