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7 0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为九年级第十三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具有能够简历一定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2.本节是探究分子的热运动,而分子非常小,所以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有个大致印象。
3.通过扩散现象的演示,使学生从宏观出发,推理感知微观世界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初步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物质有大量分子、原子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
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演示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感知分子间的作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热运动
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学过程:
新科引入
从了解物质尺度着手,感知分子原子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分子。
新科讲授
物理史话:微课教学,了解科学家探究物质组成的过程,从而认识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介绍物理研究方法:如何了解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分子间存在空隙:教师演示实验:50ml水、50ml酒精混合,由学生读数,体积会是总体积小于100ml; 教师提出:减少的那部分体积到哪里去了?教师演示模拟实验小实验2:大米和小米混合总体积减少。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在通过三幅图片展示是同学们认识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空隙情况。展示电子显微镜下铝合金易拉罐表面、金分子。
认识分子热运动: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观察到?教师创设情境:长喙天蛾闻到花香、妈妈炒菜香味扑鼻,学生猜想我们是闻到气味的原因。
演示实验1:
播放气体扩散现象视频:首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在上空气在下,原因密度大的气体向下运动;其次演示空气在上二氧化氮气体在下,发现一段时间后两瓶颜色一致,得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并且得出扩散现象定义。
演示实验2:
播放液体扩散现象视频。通过技术手段快速播放硫酸铜在水中的扩散现象。得出:液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播放动画:
固体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总结: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通过演示向凉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墨水的实验,学生讨论后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学生解释: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味?
分子间的作用力:
过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为什么铁块不能被轻易的拉断? 为什么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实验观察1: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实验观察2 :压缩液体很难做到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小结: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空隙 。
2.物理方法小结: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练一练:
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小明看到气象播报中提到“雾霾”,可吸入颗粒物非常微小,于是他就想到,用可吸入颗粒物进入空气中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小英,可小英说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你认为小明的想法对吗?若是不对,错在哪里?
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有 。
3.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反思:
学生对分子了解甚少,故还需充分展示生活现象并引导合理推测,让学生有丰富的感知,进而理解分子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