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10: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2024.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
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
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观念极化等社会问
题。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
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
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
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
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
发局限。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田肴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
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
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
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
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因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群体极化”是信息茧房可能产生的一个后果,它指的是在茧房真正形成并已经影响到人的
思想与精神的时候,可能出现由于茧房之间信息差异而导致人与人的争端和纠纷,也就是说,信
息茧房最终可能导致非理性行为。同一茧房中的人往往三观一致,各自形成的信息茧房也基本
大同小异,由此信息茧房中同质化内容的反复传播,会使群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观念深信不
疑,进而产生群体极化。
此外,信息茧房内部的信息完全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部分社会公共议题因不受喜爱而被
隔绝在用户个人茧房之外,无法对用户产生引导的效果,用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就会有所减弱。
消解信息茧房的影响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
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用户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
介素养的提升,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当然,信息茧房也有着自身的优势。由公众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爱好而建构形成的信息茧
【高二期中·语文第1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