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运动与力复习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45分)
1.(3分)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2.(3分)如图所示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大坝的高度 B.水库中水的体积
C.水库中水的质量 D.水库中水的深度
3.(3分)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 B.人 C.船桨 D.龙舟
4.(3分)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5.(3分)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设计中,主要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车把套紧套在钢管上 B.踏板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坐垫宽大 D.车轴上涂有润滑油
6.(3分)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选项中,能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B. C.D.
7.(3分)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8.(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D.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9.(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两边挂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如图),放手并观察其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A.大小是否要相等 B.方向是否要相反
C.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0.(3分)如图所示,自行车各个部分中,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11.(3分)如图所示,手握水杯,由于杯壁较滑,水杯匀速下滑,当增大握力后,水杯最终处于静止状态,继续增大握力,水杯的静止状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下滑时,重力一定大于摩擦力
B.增大握力的过程中,水杯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该事例说明,水杯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握力大小无关
D.手对杯的握力和杯对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3分)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运动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在2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s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v1>v2 B.F1=F2s1<s2
C.F1>F2v1>v2 D.F1<F2s1=s2
13.(3分)下列估测的数据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图书馆阅览室的声音约为100分贝
B.人耳不能听到频率约为1赫兹的声音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粒西瓜子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
14.(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如图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A.B.C.D.
15.(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7题;共36分)
16.(6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在同一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由图可知:小车乙做 运动;经过4s,甲、乙两车相距 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
=17.(6分)物块A的重力为5N,物块B的重力为8N。将物块A放在物块B上,如图所示,用大小为4ON的水平力F将物块B压在竖直黑板表面保持静止。
(1)(4分)此时物体B在竖直方向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求出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2)(2分)若增大水平压力F,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4分)小嘉坐在列车上用餐时,发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鸡蛋突然向前滚动,而桌上的茶杯却纹丝不动,该列车正在 (选填“启动”或”刹车”),此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前”或”向后”)。
19.(4分)生活用品的设计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酒店中供客人使用的牙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牙膏盖上面的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旋开组盖子。
(2)(2分)牙膏盖中间的尖头是通过 来增大压强,使用时有利于刺破牙膏封口。
20.(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2分)该实验是通过比较不同平面上小车 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2分)实验时小车由同-斜面的相同高度静止释放,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
(3)(2分)如图三次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出了右端,该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作为本次探究的证据。
21.(6分)由相同材料做成的两个实心立方体A和B (表面粗糙程度相同),A与B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两个立方体用两种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1)(4分)甲图中B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乙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为F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则F甲:F乙= ,P甲:P乙= 。
(2)(2分)如果用水平向右的力推动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图推力为F甲,乙图推力为F乙,则F’甲 F‘乙(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22.(4分)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与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如图乙所示,将F2=50N的水平力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图乙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8分)
23.(12分)小金想比较某两种品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⑴将两种品牌的运动鞋各取一只,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它们的重力。小金观察到未悬挂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图乙是测量其中一只鞋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则鞋子的实际重力为 N;
⑵用弹簧测力计挂起较轻的那只鞋子,再向里面缓慢加入细沙,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悬挂较重鞋子时的示数相同;
⑶在跑步机的传送带上按甲图摆放实验用品,将弹簧测力计正确调零后,其一端固定在跑步机上,另一端钩住鞋子;
⑷启动跑步机,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该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鞋子受到的摩擦力;
⑸换另一只鞋子,重复步骤(4),并记录数据:
⑹比较步骤⑷、⑸中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对应示数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鞋子防滑性能好;
⑺如果在步骤(4)中提高传送带速度,那么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其示数与低速时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8分)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橡皮筋进行自制简易测力计项目。在橡皮筋下悬挂一枚回形针作为挂钩,并依据此时指针位置标上零刻度,如图甲。
(1)(3分)项目一:标明刻度。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克的钩码,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F逐渐增大过程的F~L图像,如图乙中曲线①所示。该自制测力计刻度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 ;
(2)(3分)项目二:检验作品。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F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乙中曲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曲线①不重合。小金用此测力计先后连续测量F1和F2(F1>F2),根据检验结果可知,F2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2分)项目三:改进完善:换用伸长长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的材料重新制作简易测力计。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改进后的简易测力计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自制简易测力计”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刻度均匀,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测量精确度高 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小,测量精确度差 刻度不均匀
根据评价表,该测力计的”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测力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5.(8分)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3分)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3分)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小科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某一深度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观察∪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3)(2分)小科用盐水和水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得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结果,则图 中所用液体是盐水。
26.(10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3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与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3分)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小车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物体”或“直线”) 上, 物体才能平衡;
(3)(1分)小车在桌面上受到 (填“1”、“2”、“3”或“4")对平 衡力的作用;
(4)(3分)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解答题(共5题;共41分)
27.(6分)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
(1)(2分)用1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弹簧。
(2)(2分)用200牛的力提水桶。
(3)(2分)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50牛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28.(8分)如图所示为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2分)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与水平线的夹角 (填“变化”或“不变”)。
(2)(2分)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的方向,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3)(4分)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 就是应用了该原理。
29.(10分)为充分利用时间锻炼身体,小明同学坚持每天步.行上学。已知小明的质量为50千克,每只球鞋接触地面的面积约为200厘米2,书包的质量为5千克。试求:(g取10N/kg)
(1)(4分)小明同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4分)当小明背起书包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3)(2分)当小明背起书包开始步行时,脚对地面的压强将 。(填“增大”或“减小”
30.(6分)转椅舒适、便捷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周末小科来到爸爸的办公室,坐上垫有海绵的转椅,感觉比硬板凳舒服。兴奋的他用脚向后蹬地面,随后马上拍起脚,人和转椅便快速地向前运动。快到墙边时他又用脚用力踩住地面,转椅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险些撞到墙。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小科的感受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1.(11分)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围绕”互联网+体育”这个概念,”智能亚运”有望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无人机部分参数
质量 12千克
最大飞行半径 5千米
最大航速 50千米/时
拍摄速度 11000帧/秒
(1)(2分)当无人机下降时,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5分)该无人机静止在公路的水平地面时,假设无人机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0.012米2,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4分)某段高速公路上小轿车限速120千米/时。一辆小轿车在通行0.4米的过程中,该无人机拍摄小轿车的帧数为110帧,请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是否超速。
答案解析部分
1.B2.D3.A4.C5.C6.A7.C8.D9.D10.C11.C12.B13.B14.D15.B
16.匀速直线;0;丙小车在4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6m
17.(1)3;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3N(2)不变
18.刹车;向后
19.(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受力面积
20.(1)运动的距离(2)速度相同(或速度大小相同)(3)能
21.(1)1:1;1:4 2)等于
22.30;等于
23.2.2;等于;较大;不变
24.(1)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长度与拉力不成正比
(2)偏大
(3)换用受到相同拉力时形变更大的弹性材料
25.(1)高度差
(2)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或转动金属盒)
(3)甲
26.(1)静止(2)直线(3)2(4)摩擦力
27.(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28.(1)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垂线
29.(1)小明同学受到的重力:G1=m1g=50kg×10N/kg=500N。
(2)书包受到的重力:G2=m2g=5kg×10N/kg=500N;
当小明背起书包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力:F=G1+G2=500N+50N=550N,
受力面积:S=200cm2×2=400cm2=0.04m2,
当小明背起书包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
(3)增大
30.①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
31.(1)运动
(2)F=G=mg=12千克×10牛/千克=120牛
S=0.012米2
p=F/S=120牛÷0.012米2
=1.0×104帕
(3)t=110帧÷11000帧/秒=0.01秒
v=S/t=0.4米÷0.01秒=40米/秒=144千米/时
因为144千米/时>120千米/时,所以小轿车超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