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 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常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一颗种子到收获的金秋,其中蕴含的是辛勤的劳动。可以说,劳动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生活中无尽的诗意。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让我们通过诗歌,走进古人的劳动现场,感受劳动之美。
诵其诗,解其意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的诵读两首诗,把重要的课下注释标注到原文当中。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两首诗。(学生初读两首诗歌,教师评价,主要强调读音准确。)
对于诗歌中注释之外的字词句的意思,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可以举手。(学生互相质疑答疑)
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大意,现在我们来齐读一下两首诗。
品其诗,入其境
教师:老师想问问大家,知道什么是芣苢吗?了解怎么插秧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PPT芣苢: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散文《车前草》中曾这样写:“车前子的样子很有趣。叶贴地而长,近卵形,有长柄。在自由伸向四面的叶丛中央抽出细长的花梗,顶端有穗形花序,直立着。” 青黄不接之时,古人采幼苗以食之。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与当时“祈子求福”信仰有关。 插秧:李子柒视频 2:23 明确:“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正常语序。
教师:了解了芣苢和插秧的过程,下面让我们走进两首诗歌的内里。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课后“学习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PPT “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来的劳动之美。”由此可知,走进诗歌描写的场景深入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下面请同学们从两首诗中选择你觉得描写最生动精彩的几句诗,用文字描绘出它们展现出来的劳动场景。
提示 PPT:
①紧密结合诗歌中的相关描写:比如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劳动的氛围等等;
②充分借鉴“学习提示”中相关内容;
③描绘场景不等于翻译诗句,要有合理想象;字数为60字左右。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深入理解,把它写在纸上,稍后与同学们分享。②注意:选了那几句,展示你描绘的场景。
投影、同学们之间互评、补充、钩连文本(文字、画面展现的劳动场景特点、人物的心情)。
预设: 《芣苢》六个动词能互换吗?动作变化是心情的变化;性格的不同;甚至一开始慢慢采到后来大把大把的捋,心情的喜悦。
《插秧歌》紧张有序、齐心协力;劳动艰辛,播洒汗水,战士一样,插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板书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描绘,我们感觉到采芣苢的劳动场景是很热闹欢快的,插秧是紧张繁忙的。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声音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自由大声朗诵两首诗,把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热闹欢快、紧张繁忙读出来。
提醒:诗歌在结构上很整齐的,但是我们的诵读应该打破结构的束缚,通过声音的板书 轻重、缓急、长短表达出情感的变化。
(《芣苢》诵读指导:①节奏二二、语调高细上扬、语速稍快,六个动词有变化,体现动作的承接,从发现很多茂盛的芣苢到采摘到收获等)②重章叠句,回环反复。音韵美与画面美。全体男生
《插秧歌》诵读指导:①节奏2221、2212语速稍快,对话感、“唤”字、兜鍪与甲的勇敢②全体男生,模拟场景诵读歌唱。
我们常说诗歌诗歌,诗原本就是可以唱的,下面,我们选择其中一首唱一唱,杭州西湖国学馆演唱视频,咱们大家一起唱一唱。
课下可以给《插秧歌》谱个曲子唱一唱。
板书劳动之美?
通过同学们的描绘和诵读,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采芣苢的热烈欢快和插秧者的辛勤与汗水。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以及“单元学习任务”当中都提到了两首诗歌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劳动之美”。你如何理解两首诗所描绘的劳动之“美”呢?为什么是美的呢?
教师总结:《芣苢》是一首单纯至简的诗歌,它以欢快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者的愉悦之情让我们感觉到劳动之美。而《插秧歌》让我看到了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是美的,春种秋收的期待是美的。只有一粒粒的种,能够一仓一仓的收。除此之外,劳动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他们生命的存在状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的一句话“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劳动中,他们的身体是疲倦的,但内心却有着最踏实最朴素的充实与快乐。这难道不美吗?
所以在我们的古诗词中,才会有那么多歌咏劳动的诗篇。
比如:PPT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意趣横生劳动气氛。
许多诗人赞美劳动,而且更热爱劳动。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宋词里的劳动更是充满美好,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此词把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热气腾腾。
所以,老师觉得,劳动是天底下最美的诗。
结语:第二单元里,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辛勤培育杂交稻的袁隆平、热情周到服务的张秉贵、献身种子事业的钟扬。可以说,勤于劳动、热爱劳动是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在同学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劳动的种子,用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用劳动成就美好未来。
作业:这是老师随手拍到的校园里的劳动者。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少劳动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劳动者。给大家留个作业:选择你身边熟悉的劳动者,用诗意语言描写他们劳动的场景,颂扬劳动之美,不超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