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课题 《羿射九日》 第一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稼、窜、值、滋、熔、裂、箭”7个字;通过形近字比较、编口诀、结合语境的方式,掌握“庄、射、炎、滋、腾”5个字。 2.通过观察字形结构、关注重点笔画,正确美观地书写出“觉、类、弓、害、值、艰、炎、此”8个生字。 3.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并再此基础上通过抄写的方式加以巩固,积累“觉得、值日、艰难”等生字组成的新词,逐步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评价任务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稼、窜”等7个字;能通过形近字比较、编口诀、结合语境的方式,认识“庄、射”等5个字。(目标1)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出“觉、类”等8个生字。(目标2)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抄写的方式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3)
三、学习内容 《羿射九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8个,“词语表”的词语需要巩固积累。
四、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学词的能力,但由于年龄阶段较小,依然需要老师的引导以及交给学生掌握识字学词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此基础上发现更多的识字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指向目标三)学生活动1 1.观察老师写课题,认识人物。 2.认真读好人名。 3.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羿的资料。 4.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5.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1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羿。播放视频《羿射九日》。 2.教师板书,指导学生读好名字。 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羿的资料。 4.板书完整课题,指导学生朗读。 5.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质疑。 通过视频的方式认识羿,能根据拼音读准名字、题目。通过分享资料,初步认识“羿”。 能对课题进行质疑。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指向目标一、三)学生活动2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故事的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百姓日子艰难——故事的经过:神箭手羿不畏艰辛,一心为民,勇射九日;故事的结果——最后炎热退去,大地重现生机。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3.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读生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纠正。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学生读词语。 4.学生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读断句子。 5.查字典完成理解词语。 6.齐读课文。教师活动2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羿是怎样射日的? 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5.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词语。 炙烤 熔化 炎热 7.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通过圈画、借助拼音、小组交流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活动意图说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学词,加强学生记忆,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有条理。环节三: 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指向目标二)学生活动3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教师活动3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再次认读,并进行扩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重点讲解左右结构的字“艰、此”,上下结构的字“炎”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活动意图说明: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字形结构、关注重点笔画,正确美观地书写出“觉、类、弓、害、值、艰、炎、此”8个生字,积累更多生字。环节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指向目标一)学生活动4 1.领会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活动4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 总结本课的识字方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总结、回顾、检测的方式,巩固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增强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觉、类、弓、害 值、艰、炎、此
七、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课题 《羿射九日》 第二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格的提示,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默读课文,学会在默读中提取信息。 2.通过观察插图、借助关键语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二、评价任务 1.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目标2) 2.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三、学习内容 《羿射九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神箭手羿射下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故事,表达了上古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这篇文章故事性强,也容易理解。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充满了想象力,对外界充满好奇,但科技的发展使他们对于神话故事知之甚少,对于《羿射九日》这篇课文的深刻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指向目标一)学生活动1 学生朗读生词语。要求读准确。 2.明确学习目标走进课文的学习中。 教师活动1 1.复习检查生字词。朗读本课词语。 2.提出本课目标:羿为什么要射日?他是怎样射日的,结果怎样? 能把词语读准确,能感知课文大意。活动意图说明: 复习回顾,掌握本课生字词,为理解课文打好坚实的基础。环节二: 读中感悟,对话文本 (指向目标二)学生活动2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思考目标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 (1)因为十个太阳不高兴轮流值日,一起到了天上,炙烤着大地,百姓日子艰难。 (2)羿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东海边,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3)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默读课文,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桌交流,说说神奇在哪儿。 (1)起因神奇:天上有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会站在扶桑树上。每天轮流值日。有一天十个太阳一起到了天上,很任性。老百姓就受苦了。 理解“炙烤”,想象感受“艰难”。 (2)经过神奇:羿翻过九十九座山,蹚过九十九条河。 通过“九十九”这个表示多的数字,感受羿的不容易。 羿射日的动作很连贯,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力大无穷。最后一个太阳吓坏了躲到了大海里。 (3)结果神奇:留下了一个太阳,大地上重现生机。 3.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4.想象老百姓会对羿说什么,做什么,体会人们对羿的敬仰之情。教师活动2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回答学习目标中的三个问题。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不指读。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哪里神奇。 3.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十日炙烤,百姓艰难;羿射九日,为民造福;炎热退去,重现生机。”引导学生感受人们的痛苦。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画出来,进行交流。 5.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想象、对比,感受羿射日的艰辛,体会羿的不畏艰辛、一心为民的精神。 6.指导学生想象大地恢复生机后,人们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人们对羿的敬仰之情。 能通过找的关键句,回答学习目标中的三个问题。 能在默读中,找到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并能和同学分享交流。 能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想象、对比,体会羿的人物形象。 能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朗读、讨论、交流、想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能力,增强对神话故事的想象力、感受力。环节三:梳理顺序,复述故事 (指向目标一)学生活动3 1.根据提供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小组中交流羿射九日的故事。 2.学生互相点评。教师活动3 1.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按照提示,指导学生讲讲羿射九日的故事。 (1)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 (2)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3)结果: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能根据提示、抓住“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 通过互评,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达到复述故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环节四:总结深化 (指向目标二)学生活动4 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回答。 2. 交流自己知道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教师活动4 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英雄的故事?能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之后的神话故事阅读中。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能力,在阅读中能提取关键信息,感知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起因——艰难、炙烤
经过——登、搭、拉
结果——勃 勃 生 机
作业设计
1.选一选,填一填,并根据所填内容,讲讲这个故事。
结果 起因 经过
(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 ):羿射下来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阅读对对碰】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 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 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 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选段共有 句话。
(2)请你用“ △”在选段中画出表示羿射日的动词。
(3)羿为了射日经历了哪些困难?用“ ”在选段中画出来。
(4)想象一下,羿射九日后,大地会有哪些景象?
(5)选段中的哪个情节让你感到很神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课题 《羿射九日》 第三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逐步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复述故事,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 3.拓展神话故事,升华理解,开阔视野及思维。
二、评价任务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 (目标1) 2.能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复述故事。(目标2) 3.能自主阅读神话故事,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目标3)
三、学习内容 《羿射九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神箭手羿射下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故事,表达了上古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这篇文章故事性强,也容易理解。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在生字词语的学习上,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自主拼读识字。教师需在新字、难字以及需掌握的新部件上着力,教给学生新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自主独立识字能力。 朗读方面,二年级学生容易出现唱读的情况,教师需要及时予以提醒纠正。对文中出现的关键语言,教师需要进行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模仿和朗读中体会。自主表达方面,教师需调动学生鲜活的生活体验,先做到敢说,进而做到想说,不断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指向目标一)学生活动1 学生朗读下列生字词,要求读准确。 射 值 熔 艰 箭 裂 窜 炎 东边 光明 觉得 值日 火球 沙石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东方 西方 花草树木 重新 生机
聆听老师的纠正。 3.齐读词语。 教师活动1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抽学生读音。 会认字:射 值 熔 艰 箭 裂 窜 炎 会写字:觉 值 类 艰 弓 炎 害 此 2.教师指导学生读错的字读音:稼读四声,不能读成一声。 3.开火车读词语。 出示词语:东边 光明 觉得 值日 火球 沙石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东方 西方 花草树木 重新 生机
(全班齐读,老师相机纠正。) 能借助拼音、运用已有积累正确流利地读准要求会认的字。 能正确、流利地读准本课词语。活动意图说明: 复习回顾,掌握本课生字词,为理解课文打好坚实的基础。环节二: 复习课文,复述故事 (指向目标二)学生活动2 生回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对照板书,小组内学生讲故事,若一个同学讲不完整,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3、生上台讲故事,并配上动画教师活动2 1.多媒体整体回顾课文内容,抽生回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师相机板书
2.根据板书,小组内同学相互讲这个故事,若一个同学讲不完整,其余同学进行补充。
3.指名讲故事。
4.配上动画讲故事。 能借助提示,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能借助动画把故事讲得更清楚、生动。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达到复述故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环节三:再读课文,感悟神奇 (指向目标一)学生活动3 1.默读课文,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桌交流,说说神奇在哪儿。 (1)起因神奇:天上有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会站在扶桑树上。每天轮流值日。有一天十个太阳一起到了天上,很任性。老百姓就受苦了。 理解“炙烤”,想象感受“艰难”。 (2)经过神奇:羿翻过九十九座山,蹚过九十九条河。 通过“九十九”这个表示多的数字,感受羿的不容易。 羿射日的动作很连贯,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力大无穷。最后一个太阳吓坏了躲到了大海里。 (3)结果神奇:留下了一个太阳,大地上重现生机。 3.分享课外的“神奇”。教师活动3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回顾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并把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哪里神奇。 2.指导学生齐读课文,读出羿射日的艰辛,体会羿的不畏艰辛、一心为民的精神。 3.指导学生交流:在读过的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神奇? 4.请生分享。 能通过默读,再次体会感悟课文中觉得神奇的地方,并和同桌交流分享。 能运用习得的方法感悟其他神话故事中的神奇地方,并相互交流、分享,做到学以致用。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朗读、讨论、交流、想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能力,增强对神话故事的想象力、感受力。
六、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起因——艰难、炙烤
经过——登、搭、拉
结果——勃 勃 生 机
作业设计
一、连字成词。
二、读拼音,写词语。
jué de ( ) zhǒnɡ lèi( )
cónɡ cǐ( ) hài pà( )
yán rè ( )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秋风吹起,天气变得凉爽了。 ( )
2.这段马路没有路灯,晚上一片黑暗。 ( )
四、根据课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 ) 经 过 结 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后羿射下了( ),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 )。
五、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 )过九十九座高山,( )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 )上一座大山,( )上神箭,( )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1.选词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
①登 ②拉 ③翻 ④搭 ⑤蹚
2.后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经历了哪些艰辛?用“____”画出来。
3.文段描写后羿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后羿________的本领和_________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