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1.复习相关修辞知识,学会在阅读中理解修辞手法的作
用,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2.通过训练内化学会分析修辞手法在句中的作用,熟练
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学习目标
还记得什么是修辞手法吗 现阶段
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 一起先 来回顾一下吧!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
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 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
小学阶段的常用修辞主要有比喻、拟
人、夸张、设问、反问和排比,各种修辞手
法的概念是什么 一起去看看吧~
比喻
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
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 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一般比喻句由 这样几部分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
例句:
(1)在记忆的心扉里,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
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的“长生果”》)
(2)急忙打开书, 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
着。 (《窃读记》)
拟人: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
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
(1)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
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 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
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窃读记》)
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
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
想,加深印象。
例句:
(1)他的心眼比针眼儿还小。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
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
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
(1)数学真的很难吗 我看不是。
(2)你是真的忙得没时间理我吗 未必吧。
(3)你是一个轻易撒谎的人吗 根本不是。
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
不答,问中有答。
是 吗
例句: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
子吗
(2)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明白了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之后,
在阅读中如何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呢 答 这一类题目是否有一定的格式呢 下面我 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人格化,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
例1: “笔直的公路上, 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
的仪仗队。”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灯柱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
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 好在哪里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排比:节奏鲜明,有气势, 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点。
例: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 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
句话好在哪里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
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突出表现了+对象+特点。
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既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在感受 的真实性,又巧妙地写出了诗人深重的愁思,增强了 语言的感染力。
设问:突出强调,引起思考,增强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点的注意和思考。
例: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案: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小船的注
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点)……加强了语气。
例: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
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案:这句话是反问句,意思是:这清白的梅花是
不能玷污的。强调了梅花清白和高洁的特点,加强 了语气。
习题1:根据提示,请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修辞名称。
① ( )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去说明或描写
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② (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等。
③ ( )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
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
的感染力。
④ (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习题1:根据提示,请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修辞名称。
①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去说明或描
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②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等。
③ (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
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
言的感染力。
④ (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习题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式:
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②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④学好语文要背书吗 当然要!
⑤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⑥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⑦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笑盈盈地开着。
⑧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习题2: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式:
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排比)
②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比喻)
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④学好语文要背书吗 当然要! (设问)
⑤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拟人、排比)
⑥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反问)
⑦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笑盈盈地开着。 (拟人、排比)
⑧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反复)
练习1 期末考试 难度:3星
(单选)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 一 项(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
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 (夸张。突出了
“我”遭到诬陷后气愤的程度。)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排比。热情地歌
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比喻。生动地说明了
“语言”没什么了不起。)
答案: B、
分析: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百花争
艳、竞相开放的景象。)
C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 · (反复。强调了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 垂不朽。)
D、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这句话并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期末考试 难度:3星
单元测试 难度:2星
(单选)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作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
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 _o
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答案: B、
分析: B项写出了牡蛎含沙变成珍珠的过程。
单元测试 难度:2星
大家是否已经学会了分析修辞手法在句
中的作用,熟练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呢 一 起来复习一下吧~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
①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赞美了/寄托了/表达了作者……情感。
②拟人:人格化,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
③排比:节奏鲜明,有气势, 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点。
④设问:突出强调,引起思考,增强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点的注意和思考。
⑤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点)……加强了语气。
⑥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突出表现了+对象+特点。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