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归有光
「课堂导入」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作者的志向,有时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陆游的“老学庵”、沈从文的“窄而霉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归有光的这间小小的书斋,听听他的光阴故事,学习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1.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本,背诵全文。
2.
学习作者善于选取细节表达深挚感情的写法。
3.
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4.
通读文本,概括内容。
本文写了( )破屋,( )情感,( )亲人,( )琐事。
要求:在括号里填上数量词。
一间破屋:项脊轩(书斋)
两种情感:喜、悲
三位亲人:母亲、祖母、亡妻
四件琐事:叔父分家、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作用:收束上文,领起下文。(承上启下)
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速读全文,找出本文的文眼?结构上的作用?
文眼:“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八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知人论世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
知人论世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昏庸腐朽,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他敢于正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归有光的散文多以身边琐事着笔。
「寻背景」
知人论世
书斋名
1.窄小,如在颈脊之间;
2.作者远祖归道降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取此名,有追念祖宗之意。3.“脊梁”,作者自号“项脊生”,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物”,“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迨 异爨
阖门 长号 扃牖 象笏
呱呱 老妪 先妣 中闺
扉 兀坐 庖 栖于
啸歌 万籁 姊妹
xuān
lù
qì
yuán
dài
cuàn
yù
b
guī
fēi
gū
hé
hù
jiōng y u
sh n
y n
háo
wù
páo
qī
xiào
lài
zǐ
读准字音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旧日的,原来的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一丈见方
渗漏
雨水往下倾泻
几案,矮小的长方桌
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
照到阳光
指阁子北面,因为这阁子是“北向”的
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
n v,砌上垣墙
明亮的样子
第一段:
文言翻译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内仅一丈见方,只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上百年的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渗透漏下,雨水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四周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时间一过中午(屋内)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阁子北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栏杆
增加光彩。
胜,美
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
静静地独自端坐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能听到
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树影摇动的样子
第一段:
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歌吟,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了(鸟)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非常喜人。
文言翻译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狭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破漏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昏暗
修缮前后的项脊轩
修缮前
修缮后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不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明亮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幽雅
多可喜
鲜明对比
修 缮
“喜”在何处呢?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好学
醉于书香
善思
怡然(之喜)自得
环境之可喜 (修葺之喜)
景色(赏月)之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读书之可喜
总说:珊珊可爱
由此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深挚的眷恋之情。(多可喜)
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围绕“悲”写了几件事?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第2段
疏通文意,读懂内容
文眼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等到伯、叔分家
等到
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
越过厨房去吃饭
不久后
一共两次
老妇人
去世的祖母
给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喂过奶
内室
在此以前
第二段:
代表将甑放在灶上的双手。
代表甑,泛指锅镬一类炊具
是灶口的象形
下半部则是进柴烧火的缩影:双手(E)把一根根柴火(D)推进灶内
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烧着
爨字始见于战国,古文字的“爨”可以说是一幅生火煮食图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先是用篱笆隔开,不久后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
文言翻译
文中选取了哪些细节来显现家道中落的悲伤?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这三个短句的镜头感很强,把分家后的混乱嘈杂,疏远陌生,家道中落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的悲伤与无奈。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从“篱”到“墙”,空心柔软到实心坚硬,反映出家人的疏远与隔膜,充满了人世的沧桑感;句尾的“矣”字,像一声叹息,无限唏嘘。
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
唯有考取功名
可悲之处一:家道中落
如何重振家族?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
你的
第二段: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 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门说:‘孩子是冷呢? 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答。” 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了起来。
为何不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
1.归有光8岁丧母,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印象。从老妪的角度写,会更真实。
2.细节描写最为动人。娘“扣扉问儿”的姿态、嘘寒问暖的话语,通过老妪之口,寥寥数笔加以勾勒。虽尽是生活日常,但平淡处,最关情,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个温婉慈爱的年轻母亲形象,闪耀着母性的光辉。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文本解析
可悲之处二:幼年失母
母亲16岁嫁过来,七八年孕育了7个孩子,从时间上推断,姊在妪怀,而先妣不方便去照看孩子时,归有光可能在母亲肚子里!
也许正是因为多子,归有光能和母亲相处的时光本就很少,而这项脊轩,母亲曾来过一次问候孩子,在这读书的阁子里,这个细节让归有光感受到与母亲共处的珍贵时光,更让人感受到母亲的慈爱,所以,提及便“泣"。
8岁,是最需要母亲关爱的年纪,可母亲却骤然离世;8岁,还是一个不能领会生死的年纪,所以年少的他竟以为母亲是睡着了。写下这些文字时,归有光18岁。从8岁到18岁,“母亲”二字,也许他早已在心中千百次的咀嚼回味;从8岁到18岁,十年冷暖无人知;从8岁到18岁,夜半衾寒有谁问。而今听到老妪之言,对母亲的记忆从茫然无着变得渐次清晰。娘以指叩门扉,娘对儿嘘寒问暖,娘曾承受失语之痛,可自己已十年不曾见得娘亲容颜,也再不能得见。内心该是何等的悲痛!
古代男孩诚通束发为髻。因此以“束发:代指儿童。
到我(这里来)意思是过来看我
很像
等到离开的时候
关闭
没有效果
象牙制的手板
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襁褓(qiǎnɡ bǎo)赤子 :
周晬(zuì):
孩提:
垂髫(tiáo)髫年 :
总角、始龀(chèn):
金钗之年、豆蔻之年:
及笄(jī) :
束发、舞象之年:
碧玉年华:
未满周岁的婴儿
两三岁的儿童
幼年的儿童(7、8岁左右)
十二、十三四岁的少女
十五岁的少女(女子成年)
男子十五岁
女子十六岁
「年龄相关的文化常识」
三四岁到七八岁
婴儿周岁或满百日
「年龄相关的文化常识」
加冠,弱冠 桃李之年:
花信年华:
而立;不惑;知天命:
花甲、耳顺:
耆(qí) :
古稀:
耋(dié) :
耄(mào ):
期颐:
男子30、40、50岁
六十岁
六十岁以上
七十岁
七十到八十岁
八十岁到九十岁
一百岁
男子刚成年20岁 女子20岁
女子二十四岁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 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 不一会儿,拿着一个象牙制的手板走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觐见皇帝用的,日后你会用到它!” 贍视回顾这些物,(这些事) 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文言翻译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嗔怪中是心疼是欣慰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自语中是赞许是期待
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自豪中是信任是鼓励
祖母
三个细节,三种语气,三个层次
依次如实道来,不饰雕琢,但感人至深,读之欲泪。
怜爱期望
文本解析
在文章的第二段中,归有光回忆先妣时,是“泣”,而回忆大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虽然都是哭,但是程度却有所差别,为何产生如此差异呢?
作者为辜负祖母的期望,为无法改变“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状而深深自责。古代读书人,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是职责,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更是儒生的追求,当初偃仰啸歌 ,如今一事无成,由此,前者之悲是有泪无声,有节制的,而后者是如潮水汹涌,无法克制。
可悲之处三:期待成空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异爨—— 家道中落之悲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思亲之悲,失母之痛
令人长号不自禁
自伤身世,科举失利之愧
情感表达极有层次
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
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
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关上窗户
时间长了
介词,按照,依照
能够
恐怕,可能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户待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脚步声辨别经过的人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明护佑着它吧。
文言翻译
第三段:
本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事情:“以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
作用: 1. 结构上,“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
2.内容上,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
情感: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已经
写作
指本篇中这一句之上的内容,从这句以下时后来补写的。
指嫁到我家来
靠着几案学写字
出家的女子回家省亲
(回我家后)转述她小妹们的话
助词,用于句首
形制,规制
比
第四段: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 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是阁子呀?”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感到无聊,就让人再次修葺南阁子,形制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地,不常住在这里。
文言翻译
第四段
作者写了哪些与妻子有关的事情,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事情:①婚后来项脊轩:“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回娘家探望,转述话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③妻子离世:“吾妻死 ”。
④妻子栽种枇杷。“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感情:睹物思人,追忆往事,流露了对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之情。
可悲之处四:爱妻亡故
妻子的天真无邪,夫妻的和谐恩爱。
1.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有何动人的地方?
怀念亡妻,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
以当年夫妻唱和相随的欢乐来反衬今日丧偶的悲哀。
可悲之处四:爱妻亡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表明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看似写树,实则“言有尽而意无穷”睹物思人,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怅惘之情。
翻译
第五段:
——以景结情
不言情而情无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
透过那郁郁葱葱的枇杷树就知道它承载了多少思念,简单几笔,就“让思念变得可数,让时间有了度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①暗示时光流逝。“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发生了变化。同时以以乐景衬哀情,树愈繁茂,人离去愈久。时间愈久,思念愈深。
②借物抒情,融情于景,抒发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伤。作者看到树,自然想到种树之人,想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作者明写树,实则借物抒情,化无形的相思为有形之物,寄托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③以景结情。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悲何事? 悲何情?
一悲 诸父异爨
二悲 先妣问儿
三悲 大母赠笏
四悲 回忆亡妻
家道中落
幼年失母
科举不利
爱妻亡故
归有光一生有哪几悲?
母亲——扣扉问食——温婉慈爱——不曾享受
祖母——至轩过余——怜爱期望——不及报答
妻子——凭几学书——恩爱情深——不共白头
归宁妹语
三个女人
补序丧妻前后
项脊轩志
修葺前:漏雨、昏暗——悲
修葺后:幽静、美好——喜
诸父异爨
母亲及祖母往事
闭门苦读
遭火未焚
问古事,学书———喜
枇杷如盖————— 悲
悲
「梳理结构」
环境
人事变迁
作者通过描写项脊轩这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的兴废,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深厚的怀念。
主旨归纳
1.项脊轩与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①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他们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尤其是对妻子“时至轩中”的叙述,抒发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感情的载体
②项脊轩牵系着作者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项脊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暗示着家道的衰微。
「探究问题」
③修葺项脊轩,反映作者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他的不得志;项脊轩是他喜悦与悲伤、希望与梦想的见证者。此文处处写项脊轩,实际上处处在写作者的感情,项脊轩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中心,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①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通全篇的脉络,让那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②善于用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抒发感情。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叩门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写祖母,则只抓住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我”的期望。写亡妻,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移情于物。
写作特色
③语言清淡,不事雕饰。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主。如在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十分真实感人。语气亲切而又诙谐,真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之情。临去,祖母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欣慰、以及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④善用叠字,更富美感。本文善用叠字,如“寂寂”“呱呱”等,使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朗读起来,音韵和谐,更富美感。
写作特色
《项脊轩志》与《陈情表》是两篇传情佳作,比较两篇文章异同。
同: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亲人、家庭、家族的重视。李密不愿为官而要奉养祖母,体现的是感人至深的孝道;归有光体现的是对家庭,家族的珍视。
异: 《陈情表》感人因为作者的孝心本来感人,也因为作者精心撰写文章而感人。
《项脊轩志》是“志”,是作者自抒情意之文,虽然不无法度,但毕竟可以随性落笔,写景物,绘细节,记言语,不求感人自有动人之处。
选材方面: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往事和亲人的生死离合,写平凡人,平常事,字里行间充满生活气息。
抒情方面:借写项脊轩及枇杷树,抒发自己对母亲、祖母及妻子的深切怀念。句句平淡无奇,却句句动人心弦,感情真挚深厚,对亲人的无限眷念和缅怀,流淌于字里行间。
语言方面:语言质朴凝练,叙述典雅化,描写口语化。
选材方面:直接陈述自己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祖母年迈的实情。
抒情方面:借写自己的凄凉身世、祖母的年迈多病及朝廷的征召之殷来抒发对祖母的感激之情及对朝廷的忠诚。情感自然真切,生动感人,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语言方面:骈散结合,善用四言。使文章整齐、紧凑而不急促,读来既典雅又有气势。
(1)《陈情表》
(2)《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