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科:数学
学段:初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八年级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作者:海南省实验中学 刘岱君
教学设计: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
海南省实验中学 刘岱君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
2.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初步掌握运用ASA、A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验用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解决问题:会运用ASA、AA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体会多种方法证明结论
情感态度:1.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的良好思维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得许多数学知识,并学会把这些数学知识应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设想
本节案例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观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使用的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观察,
在上课之初,教师就抓住了初一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的特点,利用flash动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经历画——剪——叠的操作过程,对全等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又在小组讨论中用语言将发现的结论进行概括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特别是在探索“AAS”条件时教师设置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问题上的开放到解决问题方法上的开放,(例如:有些学生将探究ASA的方法迁移过来,利用画图探索结论。也有的学生会利用推理的方法直接推得结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增加了数学课堂的活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了发展。
在三角形全等条件AAS的探索中。教师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发现的结论,还让代表说说本组讨论交流的情况及哪位组员表现的最好。体现出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关注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和态度。但在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独立思考的重要学习方式。比如。在小组合作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才与其他组员交流。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直接合作通常会出现组长代替组员思考的局面,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先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就会有一些想法或疑问,这时再进行交流才真正起到合作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学生在参与了SSS的探究后,对探究问题的方法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本节课不仅上节内容的补充,更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四、重点、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的探索
五、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
六、教具准备
Flash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多媒体flash动画演示): 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成两块,为了省事,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成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回答的结果:A:无法判断。B:带第一块去(其他同学马上提出了反对理由)C:能说出带第2块去,却说不清理由。
探索性质 一、三角形全等条件ASA的探索。1、如果现在知道第2块模具中两角及夹边的大小你能画出和模具一样大小的三角形么? 学生独立画三角形,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在自己的白纸板上画出三角形并剪下来。交流内容:(1)、交流三角形的画法(2)、比较所画三角形的大小)
2、在上述条件下,我们所画的三角形全等,那是不是在所有的三角形中只要确定两个角及夹边的大小,画出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呢? 小组同学合作;(合作要求:1、各小组自行规定三角形中两角和夹边的大小,并画出三角形加以比较。2、说说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师生共同概括ASA判定条件
二、三角形全等条件AAS的探索。1、如果我们将“两角及夹边”条件中的边改为其中一角的对边,情况会怎样? 2、归纳概括三角形全等条件AAS 小组同学再次合作(小组派1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交流的情况,说说哪位组员表现的最好以及得到怎样的结论。)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和△DEF中∠A=∠D, AC=DF请你添加条件 ,使△ABC≌ △DEF.2.如图,AB=DB,BC=BE,请补充一个条件 ,使△ABC ≌△DBE. 3、因铺设电线的需要,要在池塘两侧A、B处各埋设一根电线杆(如图),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现有一足够的米尺.怎样测出A、B两杆之间的距离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完成
作业 1.每小组合作写一篇学习心得《三角形全等条件之我探》.2.小组合作完成11.2第1、2、3题,你能规范格式,并选择不同方法吗?
A
C
B
D
F
E
E
B
C
D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