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桥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6、桥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品味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品味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齐读课题。
2、师:你还知道哪些桥?(生自由说)我们还曾学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是一座什么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桥)。
3、师:本文的桥又有什么含义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本吧。
二、教学生字词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词(幻灯出示,指名读,再全班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师: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里,再读读,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文)
2、生汇报(师相机板书:老汉 小伙子 群众)。
第二课时
一、体会洪水的无情
1、师:课文写了一场山洪,这是一场灾难,课文中是如何描写这场灾难的,请你们找出关于山洪,关于灾难场面的描写(生自由找,读出来)。
2、师出示相关语句(幻灯出示)
3、生再读这些句子,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什么?(生自由读,师归纳句式特点,以及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洪水的肆虐无情。)
二、体会老汉的高尚品质。
1、这哪是洪水,这分明就是一头恶魔,面对这凶残的恶魔,你们怕不怕?面对这如猛兽般的山洪,“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面对死亡,群众们怎么办?我们一起接着往下读。
2、师幻灯出示有关语句。
3、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场面呀!(万分危急)。
4、师:群众们非常恐惧,场面乱哄哄的,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刻,老汉站出来了,老汉一出现,文章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幻灯出示: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5、“拥戴”是什么意思?(拥护、爱戴),老汉是一个党支部书记,怎样做才令被人拥戴呢?(师: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位党支部究竟为人民做了哪些好事,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我们会找到最好的答案。)
6、请同学们读课文第7-23自然段,找出关于老汉的描写,体会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7、学生汇报交流,读句子,谈体会,师适时点拨,感悟朗读“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三、体会“桥”的含义
老汉被洪水吞汉了(黑板擦拭去“老汉”),不伙子,他的儿子也被洪水吞没了(擦去“小伙子”)。可是洪水吞不去老汉作为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板书:共产党员),他们用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搭起了和群众们的一座桥,我们群众也因此拥戴他们,这真是一座伟大的桥,一座用血肉之躯筑成不朽的桥!(带着我们的体会再读课题 桥)。
四、归纳表达特色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在表达特色上也独具匠心,文中直到结尾才点明老汉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这样巧设悬念,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2、另外,文中句式简短,大量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中语言极富韵味,这些表达方法希望大家以后多积累,多尝试运用。
本课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摘录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板书设计
16 桥
拥 戴 共产党员 群众
16、桥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桥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品味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注重情境体验和情感熏陶。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品味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体会洪水的无情
1、师:课文写了一场山洪,这是一场灾难,课文中是如何描写这场灾难的,请你们找出关于山洪,关于灾难场面的描写(生自由找,读出来)。
2、师出示相关语句(幻灯出示)
3、生再读这些句子,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什么?(生自由读,师归纳句式特点,以及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洪水的肆虐无情。)
二、体会老汉的高尚品质。
1、这哪是洪水,这分明就是一头恶魔,面对这凶残的恶魔,你们怕不怕?面对这如猛兽般的山洪,“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面对死亡,群众们怎么办?我们一起接着往下读。
2、师幻灯出示有关语句。
3、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场面呀!(万分危急)。
4、师:群众们非常恐惧,场面乱哄哄的,就在这万分危急时刻,老汉站出来了,老汉一出现,文章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生读第7自然段,师幻灯出示: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5、“拥戴”是什么意思?(拥护、爱戴),老汉是一个党支部书记,怎样做才令被人拥戴呢?(师: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位党支部究竟为人民做了哪些好事,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我们会找到最好的答案。)
6、请同学们读课文第7-23自然段,找出关于老汉的描写,体会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7、学生汇报交流,读句子,谈体会,师适时点拨,感悟朗读“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三、体会“桥”的含义
老汉被洪水吞汉了(黑板擦拭去“老汉”),不伙子,他的儿子也被洪水吞没了(擦去“小伙子”)。可是洪水吞不去老汉作为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板书:共产党员),他们用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搭起了和群众们的一座桥,我们群众也因此拥戴他们,这真是一座伟大的桥,一座用血肉之躯筑成不朽的桥!(带着我们的体会再读课题 桥)。
四、归纳表达特色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在表达特色上也独具匠心,文中直到结尾才点明老汉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这样巧设悬念,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2、另外,文中句式简短,大量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中语言极富韵味,这些表达方法希望大家以后多积累,多尝试运用。
本课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 桥
拥 戴 共产党员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