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1-27 20:25:41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课时)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课前讨论: 食物中的营养被人体吸收后,如何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中去?——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流向全身——是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下层:深红色 占血总量约50%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占血总量约50%血 液 的 组 成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浆血细胞血浆:成份作用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的组成 红细胞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电镜下的白细胞白细胞有何作用呢? 如果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多,可能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而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 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呢?血液的保护神——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思考: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做“流动的组织”。你能概括血液的作用吗?运输、防御保护的功能。此外,血液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怎样会引起贫血?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少于每立方毫米300万个或血红蛋白低于每毫升10克时,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就会应县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出现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贫血。献血会引起贫血吗?猜一猜 国内外血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献血后可因血液粘滞度和比重适当降低,脑血流量增加而感到头脑清醒,轻松灵活,记忆力增强;有的人献血后食欲增强,睡眠安稳,精神焕发,感冒次数明显减少。长期坚持适量的献血,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动脉硬化、脑梗塞、脑溢血及心肌梗塞等症的发病率。坚持经常适量献血的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和骨髓造血系统在外界因素的促进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强劲的免疫能力。因此,经常献血的人的血细胞要比不献血者年轻。这种质量上的优势,对人体健康是很有裨益的,不但使人延缓衰老,还可使人增长寿命,而且一旦遇到外伤出血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 小视窗适量献血 有益健康从上文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人体内血细胞时刻经历衰老、死去和再生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练一练1.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和红细胞 B.血清和血细胞
C.血清和血浆 D.血浆和血细胞D练一练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B.运输废物
C.运载血细胞 D运载血细胞与运输养料和废物
D练一练
3.红细胞的功能是( )
A.只运输氧 B.只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D.运输氧和全部二氧化碳 C练一练
4.血小板的功能是( )
A.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B.运输氧 C.保卫作用 D.运输废物A解读血液化验单:血液是健康的窗口[小结]血液的成分血浆血细胞化学分析水 91—92%无机盐 0.9%葡萄糖 0.1%废物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淡黄色液体运输血细胞、养料、废物蛋白质7%左右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抗传染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阻止细菌入侵血液的功能为综上可知:1、血液有运输、保护和防御的功能。2、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 体会?再见谢谢大家课件40张PPT。(第2课时)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课前回顾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一、血流的管道——血 管血 管动 脉:静 脉:毛细血管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练习 1.心脏由哪四个腔组成?
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3.哪些部位有瓣膜?达些瓣膜有什么作用?
4.根据瓣膜的作用,推测心脏内以及心脏与相邻血管间血流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自学课本(P132-133页)心 脏心 脏位 置:结 构: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有本人拳头大小由心肌隔成左右两部分,左右又被房室瓣隔成上下两个腔。这样共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 脏房室瓣的功能: 什么是血液循环呢?心脏的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防止心室的血倒流向心房BacK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全身毛
细血管上、下腔静脉体循环肺动脉肺部毛
细血管肺静脉肺循环人体的血液循环路线归纳:1.体循环是“左出右回”,肺循环是“右出左回” 。2.血液流动方向是“室—动—毛—静—房” 。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心 脏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 练习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动 脉 的 特 点它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
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桡骨的内侧会感到搏动,这就是桡动脉在搏动。BacK特点: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特 点:数量大、分布广管径小,几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1、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练 习A2、下列有关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B、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C、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D、它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练 习3、心脏肌肉最发达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4、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CD练 习5、与心脏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A、肺静脉 B上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6、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 )
A、动脉瓣 B、静脉瓣
C、房室瓣 D、心壁BC练 习7、在血液循环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
A、血液的惯性作用
B、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C、血管壁的弹性作用
D、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B练 习思考:两个循环中的血液一样么?介绍: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1、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2、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注意: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是动脉血。反之,右心房和右心室里是静脉血。心率和脉搏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为75次。脉搏:心脏收缩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动脉受到压力从而跳动脉搏和心率每分钟的次数是相同的血 压血压的概念: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1、人的血压是在不断的变化的2、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正常范围在12~18.7千帕之间3、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正常范围在8~12千帕之间想一想 小明的父亲血压值为21.3/13.3kpa(千帕) 。
这些数值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说明了什么?他父亲是高血压患者吗?为什么?调查与交流高 血 压 你的亲人中有患高血压的吗?他(她)
有什么感觉?你能不能用所学的预防高血
压的知识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改变不
合适的生活习惯? 预防高血压要注意体育锻炼,控制糖
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清淡食物,多吃新
鲜的蔬菜和水果,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保
持心情愉快等。二、血型的发现
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奥地利科学家
卡尔.兰德斯坦纳(K.Landsteiner,1868—1943)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 B型 AB型 O型.问5: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答:是以红细胞上的抗原和
血清中抗体的种类定型的。 现在最常用的血型系统也就是ABO血型,是沿用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分类方法,即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Mn、Rh血型系统等。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为什么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因为献血者的血浆中虽然可能含有与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但是这些对抗性的凝集素进入受血者的循环系统后,可以为受血者的血浆所稀释,而不致于造成不良后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同型输血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 ) 循环和( )循环两部分。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 )进行的,它们在( )汇合,组成( )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体肺同时心脏1
2、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
细血管网,血液中的( )
进入肺泡内,肺泡内的( )
进入血液,血液由( )血
变为( )。
3、填写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共同
的规律是( )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 )。心室心房二氧化碳氧气静脉动脉血二、 判断题
1、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 )
2、肺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 ×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