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一)
学习目标
1. 明确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2. 通过训练内化,掌握解题技巧。
马克·吐温的妙答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
出于礼貌,说了一声: “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 “可 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 “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 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
头。
问题:你能从这篇短文中获得什么启示
热 身 故 事
怎样归纳文章的中
心思想
什么是文章的中心
思想
归纳中心思想要注
意什么原则
知 识 要 点
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核心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或者内涵。
要弄懂一篇文章的中心,首先要清楚该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为文章的中心必须通过文章的内容这个载体才能体现。
概 念
1.题目分析法。从题目中找出中心词,进而概括出中心思想。
2.主要内容分析法。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领会写作目的,然后归纳出中心思想。
方 法
3.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课文的重点段,理解主要情节包含的
思想感情,从而概括出中心思想。
3.主旨句分析法。理解主旨句所表达的意思,感悟作者索要表达的情感。
方 法
文)通过 … … (这里是主要内容),表达出了作者的 … … (这
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本段文字(本
里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表 达 形 式
语 词 用 常
概括主要内容常用的词语:
“记叙了…..”
“描写了……”
“刻画了……”
“介绍了…...”
“通过……”
常 用 词 语
本文 →
“揭露了 …… ”
揭露了 …… ”
“表达了 …… ”
“歌颂了 …… ”
“说明了 …… ”
“赞扬了 …… ”
表达思想情感常用的词语:
常 用 词 语
本文 →
1. 确切, 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
的思想意义。
2. 完 整 ,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3. 简 要 ,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但是它必须以确 切、完整为前提。
重 要 原 则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
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
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
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 “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 “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
钱 ”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 “哇!我希望 …… ”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
当这样的哥哥。”
题 目 分 析 法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你愿意坐我的车兜
一 圈吗 ”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 “先生,你能
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
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
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
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 “看见了吗 很漂亮,对不对
题 目 分 析 法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
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
了 。 ”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
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问题: 你能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吗
题 目 分 析 法
分析:课题中“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
作出奉献。 “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所以,结合文章主
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可以这样来归纳: 课文记叙了圣诞节前夜,
保罗偶然结识了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
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助
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间真情。
题 目 分 析 法
雅鲁藏布大峡谷
①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一个是世界最高
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 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 壮丽景观。
②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
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 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 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 争高下。
主要内容分析法
③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
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
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
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④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
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
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
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
国”的美誉。
主要内容分析法
⑤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 点。
问题: 请结合全文,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分析法
分析:本文可以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
要写这些内容,领会写作目的,然后归纳出中心思想。课文主要从
“位置” “形状” “景观”3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
色。所以,文章中心思想可以这样归纳: 课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观景色的描写,表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魅力,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要内容分析法
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①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
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②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 “你的作文要印成
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 ”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 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 “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 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③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
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 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重 点 段 落 分 析 法
④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
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
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 “怎么你把
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
书纸去掉了呢 ”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
了。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
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
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⑤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
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
重 点 段 落 分 析 法
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
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⑥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 “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
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⑦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 一墙
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⑧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 一下子让我觉得距
离缩短不少。
⑨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 一个他的老朋友。
重 点 段 落 分 析 法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
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 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 气。
⑩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
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 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
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问题:你能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吗
重 点 段 落 分 析 法
分析:文章第⑩段是重点段落,第⑩段的最后两句照应了文题,也抒
发了作者的感情。从第⑩段可知叶圣陶先生对“我”的教导,让“我”深 受鼓舞,他给予“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由衷地敬佩和感激。再结合 文章具体所写的两件事,可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成:本文通过写叶圣陶 先生给作者修改作文,并请作者前往自己家中做客这两件令人难忘的事,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重 点 段 落 分 析 法
搭石
①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
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 (xùn) 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 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进入秋天,天气变
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
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
石 。
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
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 (qiǎn) 责这里的人懒
惰 (duò)。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
中心句分析法
稳,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③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 (sú) 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
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
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
里。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 (xié) 调有序
(xù)!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 (chuò) 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④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
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
中心句分析法
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总要伏 (fú) 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⑤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
亲们美好的情感。
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句分析法
分析:文章第⑤节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中心句),作者用借物喻人的
写法,借搭石颂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 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结合文
章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成: 本文通过描写摆搭石、走搭石
等几个生活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中 心 句 分 析 法
1.题目分析法
2.主要内容分析法
3.重点段落分析法 4.中心句分析法
知 识 小 结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来归纳文章
的中心思想,都必须结合文章 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因为文章 的中心必须通过文章的内容这 个载体才能体现!
注 意 事 项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中, 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担任助手,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
专家的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
专家说: “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您只取出11块。”“我已经都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
“手术已经一整天了,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准备了12块纱布。”
外科大夫毫不理睬她,命令道: “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出来: “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
这时外科大夫冷漠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人
宣布: “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女护士以自己正直的品格,不仅赢得了外科专家的信任,而且以“最合格的助手”名扬于瑞
典医护界。
正直的品格
练习
说明女护士是一名合格的助手
说明正直的品格是最可贵的
说明外科专家考验女护士的办法高明
(单选)给短文选择恰当的中心思想。 ()
答案: 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心思想。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中心,点出了中心是赞扬女护士正直的品格。
追求不同
①海洋水族万米游泳比赛结束了。比目鱼惋惜地对飞鱼说: “真可惜,你的时速达每小时72
公里,如果再游快点,你一定会战胜金枪鱼而获得冠军!”
②飞鱼傲慢地回答: “不,我的成绩已相当不错了,你看海豚,它的时速只有每小时60多公
里。”
③比目鱼又不解地问海豚: “你为什么不再游快点 否则,你也会超过飞鱼的。”
④海豚也自负地回答: “难道我的速度还不快吗 你看看海龟、企鹅,它们的时速只有
.39
⑤比目鱼感到很失望,正巧碰到了金枪鱼。比目鱼高兴地说: “祝贺你,游泳冠军!”
⑥金枪鱼不好意思地回答: “不,我的成绩还不理想!”
⑦比目鱼又困惑地问: “你的时速已达每小时90公里,难道还不满足 ”
⑧金枪鱼诚恳地回答: “真正的游泳冠军是剑鱼,它的时速达每小时110公里,我离它还差
①海洋水族万米游泳比赛结束了。比目鱼惋惜地对飞鱼说:“真可惜,你的时速达每小时72
公里,如果再游快点,你一定会战胜金枪鱼而获得冠军!”
②飞鱼傲慢地回答: “不,我的成绩已相当不错了,你看海豚,它的时速只有每小时60多公
里 。 ”
③比目鱼又不解地问海豚: “你为什么不再游快点 否则,你也会超过飞鱼的。”
④海豚也自负地回答: “难道我的速度还不快吗 你看看海龟、企鹅,它们的时速只有······”
⑤比目鱼感到很失望,正巧碰到了金枪鱼。比目鱼高兴地说: “祝贺你,游泳冠军!”
⑥金枪鱼不好意思地回答: “不,我的成绩还不理想!”
⑦比目鱼又困惑地问: “你的时速已达每小时90公里,难道还不满足 ”
⑧金枪鱼诚恳地回答: “真正的游泳冠军是剑鱼,它的时速达每小时110公里,我离它还差
得远呢!”
⑨比目鱼听后,若有所悟地说: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你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分析:文中主要讲述在比赛之后比目鱼和其他鱼的对话,发现飞鱼和海豚很傲慢,没有上进心,而得了冠军的金枪鱼 却非常谦虚,还在不断地努力。从中我们就可以来总结学到的道理了。
知识的价值
①卡尔·斯坦麦茨 (cí) 出生在瑞典,生下来就腿瘸 (qué) 背驼,没人瞧得起他。但是他在
逆境中顽强奋斗,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
②有一年,卡尔·斯坦麦茨移居美国纽约市,由于得到一个同学的帮助,这个驼背人才没有
被纽约海关遣送回国。这一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经理为了一台修了两三个月也没修理好的大
电机而伤透脑筋。后来有人提议请卡尔·斯坦麦茨去修理。
③卡尔·斯坦麦茨只在电机旁观察计算了一会儿,就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做记号,说只
要把画线处里面的线圈减去16圈就行了。技术员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果然,这台大电机给修
好了。电气公司的人问他要多少钱 他回答说: “用粉笔画一条线顶多值1美元,要知道在哪个
部位画线,这得值9999美元。”在场的人听了大吃一惊。但是公司的经理却如数给了他1万美
元,并且用重金聘请卡尔·斯坦麦茨到公司工作。
读完这个故事,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大电机,赚得1万美元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无价的, 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
分析:略
答案: 本文通过讲述卡尔·斯坦麦茨只用粉笔画一条线就轻松修好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台修了两三个月也没修理好的